“现代武侠”理念下梅花拳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18-06-23 10:54张懿周建东燕子杰
武术研究 2018年3期

张懿 周建东 燕子杰

摘要:“现代武侠”理念的核心是以武治心,不仅重视技能的习得,更注重武术文化的培养。文章选取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瑰宝之一的梅花拳为例,通过文献梳理、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将传统梅花拳与“现代武侠”理念糅为一体,指出梅花拳中“梅花傲雪”的精神实质。而对种类繁多样态各异的中国传统武术文化,应当恪守以武治心的精神内核,基于“现代武侠”的理念筛选出其中的文化精髓进行传承。研究指出:推动中国传统优秀武术文化的发展,需要在恪守传承者“匠心”的基础上,借力国家在体育、文化、教育等领域的最新政策,采用“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宣传媒介,搭建“社会健身”和“校园推广”两大平台,扶持和培养中国传统武术的优秀人才,从而使中国传统武术实现多维发展。

关键词:现代武侠 中国传统武术 梅花拳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3—0010—05

1梅花拳与“现代武侠”理念

有谓治致之世而武可以不练,此言者迂也,盖武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备。梅花拳五代祖师杨炳在《习武序》当中论述了武术在和平年间存在的必要性,但是在如今枪炮等热兵器盛行的时代,武术该如何传承,有何意义成为了一个问题。而梅花拳以其独特的练法,文理对人的教化,在当今时代中,有利于培养文武双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

为继承和发扬这门优秀的传统文化,燕教授在全国各大高校传播梅花拳,培养现代武侠。但笔者认为,不仅高校梅花拳有其优秀文化,在小学,中学当中都有积极意义,在当今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过程中,有利于提高国民的文化自信,以及开发学生的智慧,培养文武双全的现代武侠。然如今学校体育当中武术课只注重套路,武术套路确实具有强身健体,培养坚韧不拔的意志等功能,但是与传统文化的思想并没有进行有效融合。

武术作为传统文化的精华,应当合理利用武术来教化人,使人变得意志坚定,身体轻灵,头脑灵活,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当中,能够更加的轻松,感受生活的美好。现在,传统文化的娱乐节目遍地都是,但基本上都是古文的背诵,成语之类。不可否认,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传统文化当中的优秀思想却没有被传承,多数浮于形式。但是梅花拳有自己的文场,将传统文化当中“不二”“变化”等优秀思想进行传承,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思考宇宙,集佛、道、儒三家精义,化周易为神奇妙用,含孙子兵法的谋略,所以,练习梅花拳就是在学习传统文化。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有义务提高自己的文化自信,积极学习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强大我们的内心,锻炼我们的体魄,成为文武双全的现代武侠,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提高科研水准,增强综合国力。那么,何为现代武侠理念下的传统武术呢,笔者认为,就是通过以武治心,思维变得活跃,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大的成就,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人民。

武侠,是指武艺高且重侠义的人。在古代,武侠一般都是杀富济贫之人,或者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大多靠自己的一腔热血作为行事准则。但是,在如今法治社会这种武侠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这么传承会不会有人质疑能否把梅花拳的技击传承下来呢,必然会的。其实这个问题是完全不需要担心的,传统武术的本质就是技击,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从技击里来的,我们通过以武治心,警觉性就会提高,技击出手是来自于自己的本能,这是一种潜意识。所以,现代武侠应当是技击能力很强的,这就是梅花拳的“不二”,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

梅花拳以武治心的功能就很好的反映了现代武侠的理念,所谓性命双修,梅花拳在育人方面不但重视身体的培养,还有精神方面,处事坚毅果敢,为人忠厚随和,身体健康灵活。“灵通济世本其天经地义,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梅花拳祖师牌位上的这幅对联充分反映了梅花拳是文武并重,七分文教三分拳脚,培养的人都是头脑灵活,思维敏捷,身体健康的。

2梅花傲雪:追寻中国传统武术的精神实质

《中国梅花桩文武大法》指出,夫人生之最幸福者体格精神之健康也,而金玉权势之不与焉。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有一个好的身体,健康的心理,武术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梅拳密谱》有云,今文明进步科学发达,西洋交通之便利,其种类之繁多不可胜计矣。虽然如是之多,而其对于人之功效,盖有偏于一方者,有益于四肢者或不健于脑,有益于心气者或不健于四肢。非其无益于人,是其每种有益而不能遍于周身也。夫其有益能遍于全体发展,健壮體格活泼精神,惟学拳是为其良方矣。故云拳术者,吾中华之国粹也。所以,现代武侠的理念比单纯的强身健体,高难新美的表演,擂台的比赛对人的教化能力要更明显。不可否认,竞技武术确实需要观赏性,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学习武术都是为了比赛,武术应该能带给人不一样的东西,梅花拳的以武治心就是一个非常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功能,通过以武治心,成为现代武侠,是当今社会所急需的武术传承理念。

首先,现代武侠应该要懂得传统文化的思想,并付诸到生活实践当中,才能有技击能力,这同时也是在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传承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就有人会问了,现在国家已经在通过各种形式在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了,为什么要练拳,为什么要成为现代武侠?当前传统文化的传承措施多数浮于形式,并没有传承到真正的东西,只是在背一背古诗词,这对于科技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个人的提升都没有现实意义,只有传承到真正的思想才可以。现代武侠应该是为国家,为民族做贡献的。改革开放30年以来,随着西方各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引进,各种糟粕也随之而来,然而我们的年轻一代缺乏分辨能力,崇洋媚外,导致民族文化自信心大大衰退,争相学习韩流、日流,却忽略了我们自己的东西。所以我们的年轻一代应该通过现代武侠理念的影响,提高文化自信,不能让国家外表强硬,灵魂却是腐朽的。

其次,现代武侠应该是身体好,适应能力强的。由于西方文化入侵,导致人的审美发生畸形,男生没有阳刚之气,没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女生缺乏阴柔之美,没有一种厚德载物的精神。所以现在人的体质不断下降,我们应该通过现代武侠理念的传承,使得人们思想端正,不再以柔弱为美,国民体质才能提高。现代武侠应该是思维敏捷,灵感思维活跃的。我们通过梅花拳武功的训练,以武治心,不但技击能力提高,思维也会变得敏捷,在工作当中,才能表现突出,更好地为国家和民族做贡献。

再次,现代武侠应该是处事得当,遇事冷静的。通过梅花拳架子的训练,使人静下来,惊惧之心就会消除,慢慢的在面对复杂的社会事务中能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现代武侠应该有一颗博爱的心,现代社会,乱象迭出,不论是党内还是群众,很多人做事大都私心过重,党中央反腐也提出从不敢腐到不能腐再到不想腐,最根本上还是要从思想上解决这个问题。梅花拳打神不打人的技击原则就體现了要想解决问题,主要还是从思想上教化一个人,所以现代武侠理念下培养的人才,胸怀宽大,有大爱,不自私,才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更好地做贡献。现代武侠应该是年轻态的,年轻人的特点是身体灵活,思维敏捷,进取心强,这样国家才能生生不息的发展,不能成为现在网上所谓的“佛系少年”,年纪轻轻的,似乎看开了一切,实则失去了进取心。现代武侠应该是表现出一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国家才能强大。

3梅花千朵:传承中国传统武术的文化精髓

经过历代武术大家的努力,武术在历史的长河中变得多种多样,门派众多,然笔者认为,武术的真东西应该是殊途同归的,我们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来寻找,传承武术的文化精髓。在此以梅花拳为例,笔者浅谈一下对武术真东西传承的思考。

3.1技击

如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依法治国,传统的侠义观那种“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已不再适合如今的社会环境,有困难找警察,所以,我们基本不会有技击的机会,即使上升到国家层面,军队也有了各种现代化武器,传统的冷兵器作战已经不再适合于现代战争。那么,武术的技击作用还需要传承吗?不管哪门哪派的拳法,只要练出真功夫来,其结果是一样的。这就叫做殊途同归,因为宇宙的真理就是一个。所以,梅花拳的灵魂就是技击,不管是强身健体,治病救人还是开发智慧,都需要练出技击能力来,要知道一真一切真,只要练出了技击能力,其它的方面自然也会练出来。因为技击就是在灵感思维的状态下所引发的,所以灵感思维练出来,自然头脑灵活,技击能力强。

3.2以武治心

《易经·系辞》中有一句话: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于此。这里的至神就是指人的大脑,所以,我们练拳要注意大脑的开发,灵感思维也是由大脑产生的,我们都听说过残奥会,但是没听说谁没脑子也去参加残奥会的。

其实,人的技击能力是本来所具有的,在生物学上称其为非条件反射,一旦有危险逼近,人的本能就会使人自动躲避危险,但是,我们的本能被从小到大一种惯性的逻辑思维所掩盖,所以要通过以武治心来将灵感思维激发出来,梅花拳的技击就是一种潜意识之下的本能反应。这里并不是说逻辑思维不好,我们要正确处理逻辑思维与灵感思维的关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需要逻辑思维,但是要将制造变为创造是需要灵感的。

我们知道,通过眼耳鼻舌身意等感官接收的信息,都要经过大脑的处理,在大脑所接收的信息中,除了正常活动的信息外,还要经常接收很多有害的信息,在这些杂乱的信息的干扰下,人们往往不能静下来进行正常的学习和工作,更严重的是,大脑若因为杂念处于长时间的兴奋状态,就不容易静下来休息,影响正常的生活,干扰健康。所以,我们需要通过锻炼使自己静下来,人的潜意识就会得到激发,这样,不管是技击出手的本能,还是思考问题的速度,都将大大提高,真正做到文武双全。

3.3“不二”

在这里,首先有必要解释一下何为不二,比如我们画一个圆,就分了圆内和圆外,平面内就“二”了。梅花桩武功就是“不二法门”,“不二论”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组成都不是单一的,纯粹的,都含有不是该物质的杂质。世间一切拳法,如果是单一的,纯粹的,它就练不出真东西。

老子《道德经》提出: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王侯得一以为天下正。这不就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吗,从练拳的角度,梅花拳架子的求一是“动静互根”,成拳的求一是相互“喂拳”,器械的求一是“凝神忘形”。前文提到的逻辑思维与灵感思维,传统文化与西方科学技术等等,我们都要以不二的心态来对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直到没有区别,做事也才能不偏不倚,不贪不歉,而不是非此即彼,徒增烦恼。对于技击,不二包含了闪化即打的优秀思想。包括武术当中的擒拿,将自身练成一个整体,浑元一气,使自己成为一,使对方成为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拿住对方。

3.4借假传真

拳无拳,艺无艺,无拳无艺是真艺。一切有形有象的拳法都是假的,那只是一个套路,真正的东西其实就是技击出手的本能,什么时候能把拳练没有了,就能达到出手不见手的高级阶段了,技击能力自然也会提高,同时也是一种灵感思维的闪现,这种练法,对人灵性的开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这是直指人心的,并不是浮于表面。练出真的东西来也就达到“一真一切真,法法皆真”的状态了。所谓真的东西其实就是找到自己的本心,练拳是减法而非加法,越练杂念越少,自己的本心就会显现出来。所谓学道先须识自心,自心深处最难寻,若还寻到无寻处,方悟凡心即真心。通过借假传真,找到自己,学到真东西,活动起来才能自然,无拘无束,表现出一种年轻态,思维也才能发散。

3.5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首先,有必要说一下,这和武术有什么关系,其实我们在学习拳法的时候,还是用逻辑思维,比如迈右脚,伸左手之类的逻辑语言,但是试想一下,人们在儿时学习走路,说话,使用工具的时候,根本不会有逻辑语言,他们靠的就是模仿,这种模仿的本领我们是说不出来更写不出来的,但是,我们还是学会了,这就说明人类天生的模仿本领是非常强的,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逻辑语言的学会,我们不再使用这种模仿的本领,学习东西的时候就变慢了。所以,还是要增强模仿能力,人天生的本能被激发出来,学习能力将大大提高。

3.6正顺圆满够

梅花桩架子要求正顺圆满够,这种精神对人体的作用,对人思想的影响,都是非常有积极意义的。首先,从拳脚方面,梅花拳架子要求务必要站正,不偏不倚,这有利于人体气血的疏通,对人体的健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并且要求有一种自然之态,不抗不拧,对于关节的保护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然后,动作要圆滑,要做完整,大开大合,有利于对自己的身体进行有效的保护。第二,从思想方面,正顺圆满够的思想,对人的教化作用是非常积极的,首先,我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不能对社会,对集体产生危害。其次,我们要顺势而为,不可逆天行事,对抗自然。然后,我们做人要圆滑一点,不能棱角分明,才能在与人交往中,给人一种舒服的感觉。做事要做的恰到好处,做完整,有始有终。花拳正顺圆满够的思想,对人的教化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我们要合理利用这种思想,更好地教化人。

3.7天地君亲师

天地君亲师,统称为报五恩。天,在古代人的印象中它是人间祸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地,万物之本源,人们赖以生存的万物,都是从大地生长出来的,故有“大地母亲”之说。君,古代的有道明君把人类引导至文明社会,提高了生活质量。亲,人的至亲就是父母,子女应当孝顺父母。师,如果说父母孕育了人的肉体,那么师培育了人的心靈。这个师不仅仅是传授文化知识的老师,而且也指心灵根源的精神导师。梅花拳弟子敬天地,“忠君报国”,也就是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遵纪守法,爱国爱党,拥护党中央的领导,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并且孝敬父母,尊师重教,这是人的一种美德,也是传统文化的精神。

3.8七分文教三分拳脚

梅花拳祖师牌位上有一副对联:灵通济世本其天经地义,玄妙教人全凭真文大武。师训也说:七分文教三分拳脚,世世代代文武齐全。由此可以看出,梅花拳是讲究文武兼练的,所以被称为文化拳。梅花拳文理集佛道儒三家精义,化《周易》为神奇妙用,得《孙子兵法》的神奇变化,所以非常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能调动学拳人传承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并且,能够真正将传统文化融入生活中,这种传承,比背背古诗词好得多,因为,传统文化的思想能够得到有效的传承,这种思想,将影响一个人的处事作风和思想高度,进而影响中国的科技发展水平。

4梅花三弄:探索中国传统武术的多维发展

如今的武术界,为方便竞技,刻意的追求高难美新,虽方便竞技,但是却忽略了武术的真东西。高难美新,更像是杂技,这种武术是在以前的太平盛世,没什么一技之长的人打拳卖艺所练习的,在乱世之中,武术其实是杀人技。不管是杂技还是杀人技,都不能展现武术真正的价值,那么,我们现在练习武术,该侧重哪一方面呢?

“人生什么最宝贵,长白山上不老松”,这句流传于梅花拳弟子当中的一句话,代表了梅拳弟子的追求,像长白山上的不老松那样,永远年轻,永远健康。通过梅花拳的练习,能够表现出一种年轻态:有朝气,有追求,有开拓的精神,有奋斗向上的决心。我们练拳的目的就是锻炼自己的身体,学习年轻人朝气蓬勃、奋勇向前的精神,磨练自己的意志和性格,不怕困难、努力开拓。笔者认为,这才是顺应时代的传承模式,现代武侠,练出年轻态。

4.1恪守传承者的“匠心”

首先,需要各门各派的武术前辈参与进来,抛除门户之见,积极谦虚的交流,找到各门派武术的共性,发扬各门派的特点,寻找发挥武术的育人功能的方法。其次,积极学习本门武术的文化精髓,不要追求表象,而是本门派的武学思想,寻找各门派武学思想的新的时代意义。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匠心”,传承人切不可借助武术大发横财,借机炒作。心怀“匠心”,发扬武术文化。各门各派通力合作,为武术文化发挥新的时代意义做贡献。

4.2借力国家在体育、教育、文化等领域的最新政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体育不仅仅是一种身体身体运动,还是一种文化活动,一种教育手段,我们要借力国家在体育领域的最新政策,增进人民健康,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后,习主席又强调:“全民健身是全体人民增强体魄、健康生活的基础和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所以要增强人民的健康仅靠竞技体育是不够的,要加强全民健身,而武术又恰恰适合于各个年龄段,所以,顺应全民健身的政策,发扬武术文化是有效的传承方式。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十九大也为青年人提出了要求:青年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恰恰符合了现代武侠理念中拥有“不老松”精神的一种年轻态的人才,我们要借力教育领域的最新政策,积极宣传和发扬现代武侠的理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更多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现代武侠”。

习近平主席表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当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我们应顺应时代潮流,响应国家政策,弘扬武术的优秀文化,赋予武术新的时代意义。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而梅花拳的信仰则是天地君亲师,敬畏天地,拥护党的领导,孝敬父母,尊师重教,这都是传统文化当中优秀的传统美德。

4.3采用高科技媒介,搭建推广平台

为了进一步地传播“现代武侠”的理念,有必要采用现代高科技传播技术作为媒介,来传播梅花拳等各类武术文化。比如,建立各类武术专题网站,发布学习视频资料,建立学习平台,向相关名师提问;还可以制作宣传片,在央视及地方卫视播出,宣传武术,介绍武术的育人功能,发扬优秀中国传统文化。另外,利用最火热的直播平台,邀请武术家进行网络授课,介绍武术文化及拳理等,能够与武术爱好者直接问答式互动。

不仅如此,武术的传播仍需要广泛的社会群体参与,而参与的平台需要推广者进行建立。在“现代武侠”的理念指导下,我们需要搭建“社会健身”和“校园推广”两大平台。“社会健身”是面向中老年,发挥武术强身健体的作用,促进体医融合,治未病之病。还可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所以应培养相关方面社会体育指导员,或利用当地武术前辈,在群众中宣传和教授武术文化。而“校园推广”平台是充分利用体育课及学校社团,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但不以武术套路为主,而是以武术文化为主导,内外堂交替,使学生身体及精神全面提高,成为现代武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但应加强相关人才培养,杜绝练成一介武夫,遇事冲动,增加校园暴力,所以相关人才的培养方面应加强武术文化教育,使武德观念深入人心。

5结语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无论是古代武侠还是现代武侠,能够为国家和人们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是“侠客”们的不懈追求。而武术,则是侠客们“强筋骨、练意志”的共同选择,也是我们文化宝库中的战略资源,如果我们能够传承的得当,使“现代武侠”的理念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将在新时代大放异彩,提高民族的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