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高职院校的班助管理制度

2018-06-23 11:17张可飞刘倩倩
山东青年 2018年2期
关键词: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张可飞 刘倩倩

摘 要: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学院扩招、学生数量渐多、辅导员匮乏等问题日益凸显。本文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特点,分析目前班助管理制度对学生管理的作用,以及班助制度在学生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班助管理制度;高职院校;学生管理

班助管理制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生管理模式,在缓解师资匮乏、改善学生管理体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就本院而言,班助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模式从2010年开始沿用至今,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班助在班级管理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但从中衍生出不少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也无法将班助管理制度最大利益化的运用起来。

一、班助管理制度对学校管理的作用

班主任平时教学任务重兼顾班主任管理工作,配备班助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管理班级。

1、协助、分担班主任学生管理工作

班助一方面可协助班主任开展班级活动,进行班级、寝室纪律卫生管理、班风建设外;另一方面还可以与学生开展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考证考本等方面的交流,将自己的学习经验、学习方法和计划传授给学生。班助可以让一个班级在最短时间内运作起来,进入状态。

2、帮助新生熟悉大学环境

大一新生度过了艰难的高考岁月,怀揣着对大学的期待进入了象牙塔。在新的环境中,他们需要有一个引路人,能让他们尽快的熟悉大学环境,适应大学生活。而作为老生的班助能让新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普及常识,接受学校新事物,熟悉校内外环境,如学校教学楼、实训楼、办公楼等分布情况,以及学校周边的生活设施等,这可以让新生在较短时间内度过适应期进入大学学习生活,更加高效率地确定大学目标,发展自己。

3、生活为排忧解难,学业上指点迷津

刚入校的新生会遇到各种小问题,如寝室热水怎么使用、怎么报修、哪里购买生活或学习物品、怎么选购等等。班助能细致解答各种问题,解决新生的难题,还能预防校园诈骗。在学业上也可以给予新生一定的帮助,让他们少走弯路,理智选择各个社团与学生会,合理分配业余时间,度过有意义的大学。

4、情感交流更贴近、更投机

学生在遇到情感问题时,班助和班主任,前者更为容易接受。同龄人的班助更容易融入新生内部。在与学生情感沟通中,更容易引起共鸣,增加好感度,建立起良好的革命友谊,也更容易敞开心扉的探讨各种话题。

二、班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班助选拔条件不明确

本院虽然一直在实施班助管理制度,但是其中的选拔、培训、考核、奖惩等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班助管理制度,班助管理制度学生管理体制尚未健全。以2017级新生班助的选拔为例,有的是老班班主任推荐,有的是新班班主任推荐,还有自荐的等,但其中并没有具体选拔条件和依据。

2、班助的管理能力不足

学生管理工作涉及学习、生活、思想、价值观、工作、心理健康等方方面面,班助自身还是学生角色,各方面能力发展还不够完善,无法全方位的处理学生管理工作事务,且管理能力的缺失会导致有些班助对待学生工作缺乏耐心。学生日常琐事缺乏细心,还会在无意识中向新生传递个人情绪,导致学生受影响,对他人和事物缺乏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容易存在偏袒现象,缺失公平公正性,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降低学生参与学院、班级活动的热情。

3、班助与班主任协调沟通不充分

班助对自身职责和目标定位不清晰会造成两种结果,一种是班助对新生管理缺乏主动性,觉得新生万事皆尝试才够圆满,就造成了新生经常出现返工现象,亡羊补牢的次数足以消磨学生的热情。另一种是班助对新生太过积极,造成新生提前进入“老油条”,班助为他们瞻前顾后,至使班助更容易无意识的越俎代庖,没有和班主任交接好,提前把班主任的工作完成,如代签请假条,自定班规等工作都一人包揽,造成班主任在班级内没有树立好的形象,威信不足,为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

三、提高班助工作效率与能力的对策

高职院校学生主管部门应制定班助管理制度学生管理的相关规定,本院现为二级管理,则系学工部应当建立完善的班助选拔、培训、考核等系列制度,不断完善、创新班助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机制。

1、完善班助选拔制度和考核、奖惩制度

班助管理应从班助选拔前开始,在选拔前就要对可以胜任班助的同学有侧重性的进行观察、考核和培养,正式选拔时,采用自荐、班级推荐和班主任推荐相结合的方式,从高年级同专业的同学中录用品学兼优,各项能力强,有爱心、有热情、乐于助人的同学担任班助,并对选聘结果进行公示。

学院在推行班助管理制度学生管理模式时,必须加强班助工作的引导、监督、管理、考核力度,注重培养,科学使用,完善班助奖惩制度。班助的奖惩取决于对班助工作的考核,班助的考核工作应由学院专人负责,定期统一考核,考核分为学生投票考核、班主任考核、自我考核三大块,按比例4:3:3完成最终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优秀的班助给予奖励,并在综合测评中进行加分,对于考核结果基本合格的班助进行引导教育,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的班助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改进直至解聘。同时,班助人选应为同专业为佳,不宜跨专业,任期一年一聘。

2、建立班助培训制度

学院应根据学生工作需要,定期地对班助进行全方位、多层面的培训,侧重培养业务与管理方面,并对培训效果进行检验,未达到培训预期效果的班助,再次参加下一轮培训,对培训中表现优秀的班助,可在综合测评中进行加分,或作为学生校内外实习教学成绩。院系也应结合自身实际和班助特点,帮助班助更深入准确地了解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指导班助掌握正确的学生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学生工作效率。

任职期间,定期召开班助学习交流讨论会议,自评和点评班助们的工作情况,帮助解决班助们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3、班主任、班助应协调好协作关系

首先,新班主任与班助应做好接洽工作。在确定班助之后,班主任与班助会有短暂的接触,但是不够深入了解彼此。因各种原因、各自所站角度的不同,在处理问题上也会有不同的意见。因此,新班主任可以制订相应的班助工作内容,让班助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其次,班助在接受院系班助培训学习时,多与班主任多沟通,熟悉班主任行事风格,配合班主任行事,因为每个班主任自有一套管理方式,班助主要做的是配合工作。最后,班助在管理班级时不仅要端正态度,明确职责,还要树立正确的定位,万事以班主任为先。在一边兼顾新生班级完成分内之事的同时,班助自身也要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与专业化管理水平,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帮助到更多的人。

总结

只有班助管理制度完善,才能选出优秀的人才,做好培训工作全面提升班助素质,让班助更轻松地与学生交流,提升班助工作的实效性,激发班助的工作动力,凸显班助工作的绩效性,完善的班助管理体制会促进班助成长,收获更多。因此,提升班助引导工作效果,加强班助的培训和补助投入,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班助工作。

[参考文献]

[1]秦敏.《管理学指导下的班助工作探讨》[J].高等教育,2014,(28).

[2]王俊娜,李贺.《班助对大一学生引导效果的调查与思考——以长沙医学院为例》[J].高等教育,2014,(17).

[3]陆屹琳,章晓凤.《班主任、班主任、班助和班干部共建班风》[J].职业教育,2015.

[4]林楚雯.《关于朋輩教育项目之“学长班助”项目的情况分析》[J].职业教育,2016.

(作者单位: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猜你喜欢
学生管理高职院校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