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根天府文化 传承中华曲风

2018-06-25 17:22米兰佳
曲艺 2018年5期
关键词:彭州曲艺群众

米兰佳

彭州牡丹之美,陆游许之为蜀中第一。与他同时代的诗人汪元量有《彭州歌》云:彭州又曰牡丹乡,花月人称小洛阳。自笑我来逢八月,手攀枯干举清觞。短短28字把诗人未能观赏彭州牡丹盛景的惆怅写得惟妙惟肖。年年牡丹花相似,曲苑厚植又不同。彭州在持续注重景致牡丹培育同时,也对曲艺这一株艺术“牡丹”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一、追寻文化根脉,巩固创建成果

彭州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即有彭人在此生息繁衍,是蜀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厚重多元的文化历史渊源为各类曲艺的形成、扎根、繁衍提供了条件,彭州市以此為依托,在中国曲协、四川省文联、四川曲协和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相关曲艺名家的帮助下,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围绕完善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搭建文化平台,大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构筑曲艺传播矩阵。

在成功创建“中国曲艺之乡”的基础上,2016年8月,彭州市委市政府专题研究,将“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和管理工作提档升级,正式提出创建“中国曲艺名城”的工作目标。与此同时,彭州市也在继续完善和加强“中国曲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和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市委书记担任,常务副组长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担任,分管文化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组长。下设“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和管理办公室。同时,还落实了机构和人员,经费开支也纳入市财政预算,明确了具体的创建内容和工作职责。并将此工作目标列入市委市政府的目标管理。于此,形成全市各镇、各部门上下一致的共识。

二、围绕品质提升,突出本地特色

彭州市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去年以来,彭州在“中国曲艺之乡”日常工作中,以“巩固创建成果,完善基层组织,培养曲艺人才,提升作品质量”为主要工作导向。每年都围绕此项工作召开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和管理工作会、基层曲协组织建设推进会、曲艺工作座谈会等工作会议,从机构设置、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及保障举措等多个方面着手,为工作夯实基础。

在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上,彭州曲艺工作者精心创作“鼓舞人心,积极向上,丑恶分明、弘扬正能量”的曲艺作品。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大力弘扬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并将中央、省、成都市的部署,传达给广大的人民群众,如彭州先后开展了以消除群众对四川石化基地误解的“石化实说”采风活动和专场演出,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建设曲艺阵地上,彭州注重向基层下沉。在“5·12”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中,彭州把重建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组织开展各种曲艺演出活动。每年划拨专项经费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支持。完善村、社区、街道居民集中居住区、机关工会等的曲协组织建设,积极发展会员,壮大基层曲艺队伍。目前,彭州镇级曲协分会实现全覆盖,同时,还建立了43个村级曲协分会和6个机关曲协分会。还将进一步建设和完善6个曲艺特色镇、7个曲艺特色单位和20个曲艺特色居民社区。下一步,还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企业曲协组织。

在人才培养和事业传承上,注重“出新意”。把“教有所乐,幼有所教”作为工作重点。彭州邀请省内外曲艺名家、专业老师举办不同规模和类别的曲艺培训班共计46次,参训人员达2000多人。特别是在2014年彭州成功承办的第六届全国少儿曲艺大赛,激发了学校学生学习曲艺的艺术热情。在对曲艺特色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上,彭州顺势而为,狠抓了学校辅导老师和少儿曲艺人才培养这一项工作,各个特色学校还根据自身的特点,编制了曲艺的校本教材,成立了不同曲种的曲艺兴趣社团。所培养的人才和作品,都分别在全国少儿曲艺大赛以及四川省少儿曲艺大赛中获奖。由此,发现和培育一批少儿曲艺新苗,确保了曲艺在彭州的薪火相传。2017年8月,彭州承办了全国第八届少儿曲艺大赛四川赛区选拔赛暨四川省第四届少儿曲艺大赛。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活动离开了城市和剧场,到了山清水秀,空气清新,曾举办过全国村长论坛的宝山村,和彭州最基层的曲协组织——“宝山村曲协分会”一起共同承办的。

在传承和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方面,一是对老艺术家的唱段等进行了记录和整理。组织专人收集整理了老艺人周世勇的《四川金钱板唱段》70余篇。二是依托彭州独有的历史文化,加大了对本地传统曲艺的挖掘和整理。安排采风小组,专门对老人们还在口口传唱、没有记载曲调有关唱段,进行挖掘和整理,整理出来,记谱配器,予以重新编排,打造了独具彭州曲艺特色文化符号的“湔江鼓调”。

三、注重全民参与,培养曲艺人才

彭州围绕“发掘历史文脉、打造曲艺名城、提升彭州形象”的思路,把“中国曲艺之乡”建设和管理工作同打造文化强市,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市营造出全民参与、共创共享曲艺文化的浓厚氛围。

一是推动基层文化活动创新。坚持群众需求导向,两年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采购了彭州市曲协“牡丹艺术团”节目38场,送曲艺节目下乡,受惠群众达5万多人。二是积极打造彭州品牌,开展“百姓故事会”巡讲,以讲述彭州好人好事为主线,让群众产生情感认同,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更好的融入和参与到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来。两年来,彭州“百姓故事会”共征集故事269篇,开展了初赛、决赛等活动以及巡演52场。三是引导曲协会员,参与到公共文化服务之中。组织曲协会员作为志愿者,充分利用节假日、各类节庆,开展各类艺术活动和艺术培训,直接服务基层群众和学校。全市有常年开展活动的民间文艺团队100多个,队员达2000人,每年自发演出近400场。

新创作的四川盘子《新村建设展华章》参加了成都市喜迎十九大节目展演、入选四川省“群星奖”提名,入选“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优秀节目展演。新创作的四川清音《蜀韵牡丹》节目,已经完成前期的工作,进入排练阶段。

下一步,彭州将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中国曲协、四川曲协的关心支持下,坚持曲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正确方向,加强对曲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曲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努力做好“中国曲艺之乡”的建设和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彭州曲艺群众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曲艺泉城》
《守护》(组照)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高中电化学电极反应式书写方法的探究
吃瓜群众的真相,你怎么懂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5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The Chinese Olympic Committ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