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鱼病肆虐,死亡率高达50%,渔农损失惨重,怎么办?

2018-06-26 01:41当代水产杨帆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8年5期
关键词:三阳刘老板鱼病

■ 《当代水产》 杨帆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这两年,随着环保整治力度的持续加码,锅炉取缔、网箱拆除、水库限养、沿海禁养将逐步落实并延伸至全国各地,另外,水产品药残检测、养殖水质环评指标等要求愈发严苛,环保问题必将成为未来水产养殖行业不可逾越的红线,并进一步加速行业洗牌。

中草药及纯天然产物对于水生动物而言,不仅兼具保健、治疗双重功效,而且还能从根本上调理改善机体功能,有效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同时具备了化药所无法比拟的无残留、药效长等特性,符合国家环保标准,契合未来生态养殖理念,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了动保企业快速发展的又一风口。

近年来,成都三阳看重中草药市场的发展前景,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与先进的仪器设备,专注于各类水产用中草药及纯天然产物的研发与生产。成都三阳生产的产品一直秉承采用100%纯天然草本,经过浸泡、熬制、提炼等多道工序研制而成,浓缩精华,可内服外用。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三阳研发生产的“鱼儿天添”这一系列产品,是纯天然植物加工产物,属食品级范畴,其主要功效在于提高抗病、抗应急能力、促进生长、耐运输等效果显著。

给鱼儿试吃中药竟意外脱险,叉尾鮰出塘率高达99%以上

刘春梅,专业养鱼十余年,目前拥有1,000亩养殖水面,集中分布于四川井研、仁寿及其周边地区。

主养斑点叉尾鮰的鱼塘正在出鱼

刘老板虽然养鱼经验丰富,拥有十年的扎实功底,但她也向记者承认,毕竟自己不是专业渔医,对现在越来越复杂的鱼病把控不够到位,尤其是病害高发期也避免不了鱼病的暴发,这就需要专业的动保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养斑点叉尾鮰时,每年的春季温差变化大,叉尾鮰极易发病,而到了夏季高温天气又要热死一部分,以前我们叉尾鮰的死亡率高达40%左右。”刘老板说道。

2016年,刘老板通过朋友推荐,接触到了成都三阳研发的中草药产品,并在其水产高级技师任志果的建议下,于春季开始试用一塘投喂“鱼儿天添”。“还记得2016年那一年,7-8月时四川出现了罕见的高温天气,当时我们这一带的鱼塘已发生大批死鱼的现象,不幸的是我发现自家有一口塘也出现浮头、不吃料等异常情况,而另一口使用过‘鱼儿天添’的鱼塘却未出现任何异常。”

究其原因在于:当水温持续过高,鱼体产生应激反应,此时若鱼自身体质不够强健,免疫能力较差,便容易引发病害,甚至导致死亡,而“鱼儿天添”恰好在提高鱼的体质、免疫力及抗病力等方面成效显著,才得以帮助刘老板顺利度过这一难关。据其介绍,那塘使用“鱼儿天添”的鱼塘面积为100亩,主养叉尾鮰,春季投放10,000斤1两规格鱼苗,1.2斤规格起捕,国庆节及春节上市,最终出鱼15万斤,成活率高达99%以上。

经过这次“意外脱险”之后,刘老板成为了成都三阳的铁杆粉丝,毅然决定大面积使用“鱼儿天添”,并配合任志果为她私人定制的专属方案,即春季鱼苗开口时,连续拌料投喂15d,之后在养殖中后期坚持每月5-7d的投喂频率,年底存鱼过冬之前仍需连续使用15d。刘老板向记者透露,“这两年使用下来,叉尾鮰死亡率明显降低。”

“在养殖过程中,成都三阳的技术服务人员每个月都会定时过来抽样检测,及早发现鱼病及时治疗,并针对鱼病高发期提供一些预防鱼病暴发的技术指导,给予我们许多帮助。”刘老板介绍,“他们不仅帮我们养好鱼,还能帮我们卖好鱼,他们会在市场行情走高之时,及时提醒我们该卖哪种鱼,在降低死鱼损耗的同时,还帮我们争取卖到高价,最终实现养殖效益的最大化,切实保障了我们养殖户的利益。”

“鱼儿天添”助力养殖户养好鱼、卖高价

近几年,江苏一带的鲫鱼养殖病害肆虐,每逢5、6、7月份开始大面积暴发大红鳃、鳃出血等流行性疾病,且死亡率居高不下,部分“重灾区”甚至高达50%以上,至今尚无研发出特效药,让养殖户很是头疼。据任志果介绍,成都三阳的纯中药产品如“鱼儿天添”,可有效提高鱼体抗病力,在防治流行性鱼病上收效显著。

位于江苏滨海的赵勇,目前拥有1,400多亩的大水面鱼塘,由滩涂改建而成,塘口面积可达200多亩,养殖模式以精养鲫鱼、鲤鱼以及斑点叉尾鮰与鮰鱼混养、草鲫混养等为主。赵勇向记者透露,“每年的春夏交接之际、高温初期以及白露前后,都是鱼病高发期,且病鱼死亡率很高,普遍在20%-30%。”

2016年,赵老板为了扩大规模而大面积增塘,因担忧鱼病损耗风险太大,便在朋友推荐下接触到“鱼儿天添”,之后每月定期拌料投喂持续5天,坚持使用到成品鱼上市。“全程投喂下来发现,使用第一年时发病率就明显下降,且长速、规格、产量均有所提高,这两年的成活率都能达到95%以上,亩产可达2,000-3,000斤,在当地大水面养殖中属高产水平。”赵老板介绍。

1.2~2斤规格叉尾鮰

赵老板近期正好在卖鮰鱼(平均规格为2.2斤),以目前塘头价8元/斤计算,赵老板这批鱼的利润至少在2元/斤以上,且鱼体抗应激能力强,耐运输。据某收购商朋友处得知,“赵老板的这批鱼同其他养殖户的鱼一同送货到四川成都,经过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之后,赵老板养出来的鱼依然很生猛,而其他鱼则明显出现尾巴、胸鳍开叉的情况。”

养鱼前三年年年亏,遇上“鱼儿天添”才扭亏为盈

江苏高邮养殖户翟以林,2013年起开始养鱼,如今也走过了第6个年头,翟老板拥有400多亩鱼塘,以草鲫混养及鲫鱼精养为主。据其介绍,“刚开始前三年,由于鱼塘水质条件不太好,死鱼很厉害,有一年死了将近一半的鱼,所以一直都没赚到什么钱,年年赔本!”

据悉,在2016年之前,翟老板家的鱼塘每年5月份开始,流行性鱼病高发,主要包括鲫鱼的大红鳃、鳃出血以及草鱼的“老三病”、病毒性疾病、肝胆性疾病,一旦发作几乎“无药可救”,死亡率普遍都在30%-40%,最高甚至可达50%以上,整塘鱼“全军覆没”的现象亦不足为奇。

期间,翟老板也尝试过不少动保产品,但始终无法阻止病害暴发,每当鱼病来袭时,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成片地死鱼,令人痛惜。直到他在任志果的建议下,于2016年春节投苗时坚持使用“鱼儿天添”拌料投喂,之后每个月拌料投喂5天,“这两年养殖下来,每年死鱼不到100斤,亩产普遍能达到3,000斤左右。”他说道。

那么,使用“鱼儿天添”的用药成本是否影响到最终的养殖效益呢?翟老板向记者翻起“旧账”,一一解释道,“整体成本计算下来,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变相减少了部分成本,因为吃过‘鱼儿天添’的鱼儿体质增强了,抗病力也提高了,死鱼的几率下降了,这就降低了死鱼损耗及其他用药成本,另外鱼儿长速加快,也变相降低了饲料成本。”

猜你喜欢
三阳刘老板鱼病
罪恶聊天群
水产养殖中鱼病的防治措施分析
鱼病肆虐,4000万打水漂!洪湖龙口有水产人在行动
震撼!屈老师第六期渔医培训班座无虚席,“一滴水诊断鱼病”新增内容惊艳全场
好事做到底
要注重防控2019年春季鱼病的再度暴发
大土三阳书画作品
三阳发布新款索尼E卡口85mm F1.8 ED UMC CS镜头
黄帝内经:着至教论
你欠债,我还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