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倡书法速成

2018-06-27 07:51张琛义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书写书法习惯

文/张琛义

张即之《台慈帖页》

张即之大字《书记》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这是毛泽东根据颜真卿的诗句作的对联。意思是只要有恒心,又何必每天都起得很早睡得很晚,最无意义的是去集中一段时间的临时抱佛脚。

写字是一种“动态记忆”,若要将字写好,不是要让你的大脑记住每个字、每个笔画如何书写,而是要让你的身体逐渐形成书写习惯,从而达到改善书写的目的。

但是,现下社会中,人们大都没有时间长时间地去练习书写,学生们也因为功课繁忙,经常会去寻求一些书法教育机构“九天写好一手好字”

“一个月速成”的书法班。事实上,很多家长入了“速成”这个坑之后,才发现短期的集中性训练大多达不到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

为什么不提倡速成:集中练习毁灭学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要对一件本身就较为枯燥的事情产生兴趣,那就一定要避免集中性、高强度的练习。一旦孩子们对书法本身产生反感,不利于长期的练习。

为什么不提倡速成:书法是一种运动。

书法是一种运动,是手与钢笔的配合。我们都知道,在运动过程中,与工具的配合是一个长期磨合的过程。我们的书写习惯也是在长期的“书写运动”中形成的。如果要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短则一两个月,长则一生的适应过程总要度过。

为什么不提倡速成:错误的书写习惯无法改正书写习惯是每个人自发形成的,我们从第一天写字开始,就有了一个独属于自己的书写动作。它不一定正确,但却一定是最符合自己的运动喜好的。有些孩子在接触书写初期,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如勾手、包拇指等,这些习惯在初期没有得到有效纠正,后期的改正就需要一个很漫长的周期,即破除旧习惯——重置生理记忆——形成新习惯。这就从根本上否认了“速成”这一概念的存在。

为什么不提倡速成:新习惯的形成痛苦漫长。

上文中,我们提到了破而后立的新习惯形成过程。人们把一个人的新习惯或理念的形成并得以巩固至少需要21天的现象,称之为21天效应。但是事实上,21天效应多指的是那些较为容易达成,甚至是无意识而为的普通习惯动作,而书法这种考验耐力、手笔配合的复杂动作,仅仅21天是全然不足的。因此,如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新书写习惯,21天尚且不足,更不要提“一周速成”了。既然书法没有速成,针对书法,我们真的应该放下心中的急躁,稳定心神,在长期坚持当中磨练自己,在练习的过程中修养身性。

猜你喜欢
书写书法习惯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上课好习惯
书写要点(十)
养成书写好习惯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书法欣赏
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