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性稚拙,宕逸朴茂
——《广武将军碑》浅析

2018-06-27 07:51文张
少儿美术·书法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拓本将军书法

文张 珅

《广武将军碑》碑阳有界格,17行,行31字。碑阴分上下二列,上列15行,每行6至9字不等。碑阴正文在下列,皆为题名,18行,行界32格,间有一格二字者,最多一行存29字。碑两侧文字亦为题名,一侧文字较多,高约170厘米,一侧文字较少,高约130厘米。碑侧宽均为14厘米。文字较多一侧,列8行,行42字;文字较少一侧8列,一、二列各3行,三列1行,四列2行,五至八列各3行,行44字。额书“立门山石祠”五字,苻秦建元四年(368)刻。字体在隶楷之间。

关于此碑的出土和拓本流传有多种说法,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其真实性。曾任山西靖国军秘书长的党晴梵在其《华云杂记》中写道“广武碑又因各家著录,谓在宜君,遂令后来者遍访不得,至旧拓本,多视为天球环宝。有谓海内仅顾湘舟、李眉生、英兰坡所藏三本。邻苏老人(杨守敬)藏有阴侧,与缪艺风(荃荪)所藏正碑,合印之,称为双璧。其实此碑旧拓,流传者当不止此。以予所见,有眉县、王仙洲(步瀛)藏本,白绵纸,黑墨,精神奕奕,较近明拓本,多百余字,确为明代物,今归长安,翰墨堂段氏。……民国七年,安帖贾谢秀峰赴澄城,拓晖福寺碑。时澄城驻军营长赵子建,保全古迹名义,让毯蜡锤拓。赵白水人,近史官村,适返往求之仍不得。终日无聊因至史官村瞻礼仓圣庙。至庙,所谓佚亡之广武将军碑者赫然在也。乃背人偷拓数十份。归西安,染成旧纸色,携至北平,先出一二份,皆获价千金。……于是广武将军碑复出之声,洋溢人间矣。”民国九年,于右任当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李春堂为第三路军参谋。李春堂到白水县与第五路军联络。时任第五路军司令的是高峰五,赵子建是其支队司令。赵子建因为主持重修当地仓颉庙而藏有《广武将军碑》。所以于右任收藏的拓本应是李春堂向高峰五处得到,而赵子建是《广武将军碑》旧藏。由此推断,在民国九、十年还在白水县仓颉庙中。

以上拓本流传说法,因为就党晴梵官职关系来说与于右任极近,党晴梵在金石鉴赏和书法上也很擅长。所以我认为党晴梵关于此碑发现历史的记述可信度相对较高。

白水县在苻秦时期属于冯翊郡。其地理位置险要,北承上郡、长城二郡;南接都城长安;东邻黄河、汾水流域,是都城长安的外围防线且是东方西进的唯一路径。由此可见白水县所在地区是兵家要塞,《广武将军碑》立于此处是意料之中。据前人考证:白水县志载,秦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本名马兰山,上有暗门,叠石为洞,不知起于何时,而北通鹿延,东接黄龙。乾隆时,白水、宜君两县于山下苜蓿分界,所谓山门,或即秦山之暗门也。冯翊郡(今陕西大荔一带)北有长城、上郡二郡,杏城一镇,疑产当以军职兼领郡守或杏镇护军。因其年代久远、保护不当和自身石质肌理因素影响,碑中广武将军的身份仅仅是推测。又碑阴、侧都有少数民族部落首领名字,白水县所属的冯翊郡在当时为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因此《广武将军碑》应该是用来划地分界的。

在分析此碑书法风格之前,其中的界格问题应当分析清楚。此碑阳、阴皆有界格。如下图,

图1

图2

图3

出现的界格和字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图1出现两个字共处一格中;图2出现界格与字交叉;图3中“秦”字则出现界格线避让字的情况。由此可以得出,《广武将军碑》正文先于界格。图中的例子都是集中在碑阴,碑阳字和界格基本上可以对照。界格存在本身是为了表现庄重、整饬的一种形式。但是在碑阴中却出现大量的字与界格相互穿插的情况。自汉碑出现以来,凡碑阴有文都比碑阳书写、刊刻得更庄重和精细。由此,我推测《广武将军碑》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在刊刻之前,正文和界格已经书丹完成。刻工只是机械地把书丹的部分全部刻了出来,并没有注意到正文与界格之间的关系。

《广武将军碑》的书法风格独特,总的来说属于质朴书风。用笔大胆,自由天真。隶体为宗,兼楷体笔形。呈梯形或向下放射状。字形变化明显,左右欹侧自由,导致呈现出活泼跳脱的审美感受。因为其把一些笔画用折笔处理,因此楷书的特征有明显体现。相同字形变丰富,但基本遵照书写者的书写习惯。以下图“事”为例,字的写法不变,而且都把中竖和“彐”部作为主要部分,变化集中体现在重心位置、笔画形态方面。

“辰”字

“史”字

“江”字

章法方面,特点主要体现在行间明确,偶有交接。字距较小,分布灵活不一。虽结构取横势,但行气颇为通畅。尤其碑阴更加自由率意。康有为曾跋“碑阴字似流沙坠简,古逸至矣!”

“事”字

《广武将军碑》的价值主要分为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首先前秦石刻存世仅两件,此其一。另一件为《邓太尉祠碑》,但是与《广武将军碑》相比存字更少,价值相对较小。其次苻秦实行胡汉分治,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护军制,这是军政合一的特有建制,广武将军是抚夷护军的长官,抚夷护军约辖今淳化县西北部及礼泉县北部。此碑是抚夷护军口产同冯溜护军苟辅刊定双方治理的地界后所立的界碑,是研究苻秦护军制的重要资料。最后,立碑时间比《兰亭序》中的永和九年晚了13年,这对分析地理因素对书法风格的影响有一定价值。

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学书取法元素上,我认为《广武将军碑》隶楷之间,技法丰富,章法自由。好碑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取法,汲取其书法风格为自己的东西是可取的。此碑虽是珍稀石刻,但风格过强,换言之书者习气很重。创作中稍加其活泼灵动就已经足够,如果沉迷其中,完全按照碑中的书写习惯进行创作容易呈现狼藉之气。

综上所述,《广武将军碑》是前秦时期石刻存世两件作品之一,并且因为所处时间段的特殊性,所以史料价值颇高。就书法风格来说,我认为并不能成为学书经典作品。这也是此碑自明代发现以来,流传过程如此坎坷的原因之一。

碑阳

碑阴局部

猜你喜欢
拓本将军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读《甲骨文捃》(二)
我家的“将军”
拓本博古画:金石传拓与中国画的交汇
泰山上的汉字记忆——《纪泰山铭》清代拓本
将军
书法欣赏
将军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