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三足石砚及古砚演变简析

2018-06-27 10:33黄含笑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8年7期
关键词:太和

黄含笑

摘 要:文章介绍了安徽省太和县汉代三足兽纹石砚和三代以前石砚形状、功能演变轨迹,论证了太和三足兽纹石砚在我国砚台演变史中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太和;汉代三足石砚;研磨器;蔡伦造纸

砚是古代文房四宝之一,因其质地多为易于保存的石质、陶质,所以流传下来的标本很多,但早至汉代的三足砚却不多见。2017年5月,笔者参观太和文庙,有幸目睹了一张出土于安徽省太和县罕见的汉代三足石砚照片(图1),现对此石砚介绍如下:

60余年前,这件三足兽纹石砚出土于安徽省太和县李阁乡汉墓,后被安徽省博物馆调走,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砚为圆形,由砚盖、砚身套合而成。盖顶饰双螭首立体浮雕,两螭龙昂首相对,有双孔提梁,盖边细线浅刻方格纹。盖内周廓略厚,浅刻云纹,马、鹿等瑞兽奔驰其间。砚底三足,刻熊纹。整器造型浑朴,刻工精细,是一件罕见的精品[1]。

昔日三皇五帝,以扁平砂岩、青石、玉石为板,用自然圆石为研磨器,加工谷物,研磨颜料,磨制石器,加工箭镞。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时期用石磨盘、石磨棒来加工粮食。仰韶文化时期,出现研磨颜料的器物。红山文化时期,已有玉质砚板,其呈不规则四方形,表面光滑,略微内凹,背面琢磨平整,未经修复。夏家店文化时期,曾有龟形器,背凹坑,其形似灯非灯,似研磨器而又不好下定论,因无其他实物相佐证。同时还存在少量的杯形研磨器,杯外用渔网纹做装饰。汉《新论》中记载:“伏羲之制杵舂,万民以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五中记载:“夫子床前有石砚一枚,作甚古朴,云平生时物也。”说孔夫子家里藏有一枚古朴的石砚,但未见到流传下来的实物,所以不知其形制。清代黄钦阿《端溪砚史汇参》曰:“上古三代之砚,仅见于此。此时未有笔墨纸,以漆贮玉石中,竹梃点之。于简版上,作蝌蚪书。”民国时期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说:“砚字不见于经,意三代时尚未用砚也。”由此可见,三代以上的研磨器在史书的记载和存在的实物中都是很珍罕的。三代研磨器历史跨度约4000年,从新石器时代历经夏、商、西周,期间形质变化发展变化皆不大,还是基本延续史前研磨器的平板样式。这是因为当时所用矿物颜料和炭墨都是天然的,研磨器的造型和功能也就相应地延续了这三代。目前而言,三代之上古(玉)石砚不但发掘出土的实物很少,同时从典籍上看,关于砚的资料同样稀少。先秦钟鼎文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帛书、帛画,如《楚国伏羲女娲交尾图》《神龙引魂升天图》,需要用动物毫毛制笔和烟熏制墨,有颗粒人工墨,自然有专门研墨的石砚。后石砚有足,便于拿起方便,引申为“砚台”。从古到今,砚的别名多是从名家、诗人、书画家的诗句中来的,名人效应使多数人认可,略说如下。

研磨器、原始砚:新石器时代,用来研磨谷物、坚果、石墨或其他颜料的器具。陕西临潼姜寨新石器遗址中曾经出土一套国内已发现最早的研磨器,被称为“中华始祖砚”。

砚瓦、瓦头砚、瓦砚:秦砖以及秦汉时期的瓦当,很多是用澄泥烧制而成的,后被文人墨客改制成砚。如唐代吴融《古砚瓦赋》曰:“无谓乎柔而无刚,土埏而为瓦,勿谓乎废而不用,瓦断而为砚。”《邵氏闻见后录》曰:“砚瓦者,唐人语也,非谓以瓦为砚,盖砚之中必隆起为瓦状,以不留墨为贵。”昔日寒门书生,家境贫寒,多用秦砖汉瓦改制成的砚,被传为佳话。

石君:宋代苏东坡《万石君罗文传》说:“罗文,歙人也。其上世常隐龙尾山”,并说罗文因“助成文治,厥功茂焉”封“万石君”,“万石君”由此而得名。清代王继香的《七星砚铭》曰:“北斗啖啖孕石君,繁忙上腾昌斯文。”文中是以砚为君,无论材质,统称石君。

石友:古代读书人把书斋中文房用品当成朋友,称砚为石友。宋代王炎有诗曰:“剡溪束楮生,歙穴会石友。”“楮生”指纸,“石友”指砚。诗文广而传之,之后众人皆称砚为石友。

即墨侯:古人推崇名砚,以名砚为侯,以显尊称。唐代《即墨侯石虚中传》一文中,称砚姓石,名虚中,字居默,封“即墨侯”。宋代王迈中的《除夜洗砚》曰:“多谢吾家即墨侯,朝濡暮染富春秋。”

墨海、海砚:砚的别称,多指大砚。宋代苏易简《文房四谱》载:“昔黄帝得玉一钮,治为墨海焉,其上刻文曰:‘帝鸿氏之砚。”这就是传说中制砚的开始,以今人眼光来看,此物是属宋代仿制。宋代程俱《谢人惠砚》诗曰:“帝鸿墨海世不见,近爱端溪青紫砚。”清代高凤翰《砚史》中的那方题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的大瀛海澄泥砚,即是墨海的典型形制。墨海也指大墨盆,清代翟灏《通俗编》曰:“今书大字用墨多,则以瓦盆磨之,谓其盆曰:‘墨海。”

墨池:古人砚台有大小之分,大的砚多用于摆设、装饰,存放墨汁多,称“墨海”;小的砚称“墨池”,存放墨汁少,方便使用。

墨盘:古人所说的墨盘多指盘子状、体积较大而又存墨较浅的砚台。

墨田:研墨如耕田,古人认为研磨也是劳动,如同耕田,砚台能“种墨”的地方,理解为墨田,是以砚台为田。

砚山:古有大砚,是利用大石头的天然形状凿为砚,周边雕刻山峰,给人崇山峻岭的感觉,所以叫做砚山。明代高谦《遵生八笺》曰:“砚山始自米南宫,以南唐宝石为之,图载《辍耕录》,后即效之。”

砚池:有一种砚的形状是凹形,称作砚池。晋代傅玄《砚赋》云“芦方圆已定形,锻金铁而为池”,说的就是这种砚。砚池是指在砚的一端有一个蓄水池,这是为研墨加水方便而设的,大小不定,深浅不等,据石的形状而定。

砚的别称还有多种。例如,清代王继香《醉庵砚铭》曰:“昔人号砚曰润色先生,曰岩屋上人,曰铁面尚书,余独取其静而真也,谥之曰静真先生。”“润色先生”一词早在唐代女诗人薛涛诗《四友赞》中就有提及“磨润色先生之腹”,称砚为“润色先生”。再如“徐公”,专指鲁砚中的“徐公砚”,书法家舒同曾为此砚题词曰“美哉徐公”。

汉代三足砚的出现,应与当时纸、墨的大规模使用和推广有关。《东观汉记》及范晔《后汉书》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即按书写需要裁好的丝织品)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发明、创造)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同样,汉代开始出现了人工制墨做成的墨锭,也就是我们现在使用的黑墨。在这之前,一般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来作为书写材料。天然墨的材料不容易被发现和取得,限制了它在书写和画画方面的推广和使用。石器时代的彩陶纹饰及商周时期的甲骨文、竹木简牍、缣帛书画等到处留下了原始用墨的遗痕。文献《述古书法纂》载:“(西周)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古代写字,以竹挺点漆,后磨石炭为汁而书,叫石墨。秦汉多用松烟、桐煤制墨。现知最早的烟墨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和江陵凤凰山西汉墓中。当时的墨是一些小圆块,还没有用模制成锭。这种制墨原料来源于松烟,刚开始是用手捏合成圆块,后来用模制成锭状,墨质坚实。东汉应劭《汉官仪》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愉麋大墨一枚,愉麋小墨一枚。”愉麋就在今陕西省千阳县,靠近终南山,山上的松树特别多,用来烧烟料制成墨,极为有名。当时最上层阶级用丝织品写字、画画,由于造纸术的出现和推广,廉价的成本使得当时中小阶级也能接受。新型人工墨品的出现,打破了天然墨产量小的限制,也加剧了专门研墨用砚台的出现和使用的频率,对应砚台的改进,也是当时社会的一大变革。三足砚足离地悬空有距离,增加了人们研墨时的舒适感,同时便于单手或双手抄握,且挪移携带方便。圆形的有效面积利用率最大,可以最大限度储存墨汁,经济实用,不会多占用空间。这也是汉代三足砚是当时砚台使用划时代变革的原因。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历经夏、商、周三代砚都无明显变化,是因为当时研磨的墨汁没有变化。汉代造纸术的出现和推广,加快了使用墨汁写字和画画的应用,也使砚的形状和专门用途固定化。从早期的研磨食物,被大臼、石磨代替;从磨制细小工具,被专门工具加工方法代替;还出现其他更多的加工工具的方法;从最早不容易发现、推广的矿物颜色的磨制,到汉代人工墨汁的发明、纸张的推广,加剧了砚台用途的变革。

在汉代,文房四宝中的纸、墨、砚出现了重大改进和变革,说明汉代文化的进步和发展。经过秦的统一,结束了有史以来从朦胧的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方国并立、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地域割据、战乱纷争,当时各国主要的精力都放在军事上,很少用于生活、生产上。秦汉的统一,为大民族的融合,为文化的推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汉代能出现改良造纸术、人工墨、硯台形状和功能演变的原因。生活是和当时的社会形态息息相关的。由而观之,太和县出土的汉代三足石砚在我国古代砚台演变历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它由单纯的研磨板,进一步演变为有图案装饰、有美观意义的实用艺术品;从单纯的实用器,演变为带装饰的功能。对比国内出土的战汉砚台来看,唯太和圆形三足兽纹石砚是形制最为复杂、雕刻最精美、图案最为丰富的一种,也是代表当时社会上层生活的珍贵文房用具[2]。从侧面来说,在汉代(之前)太和境内应有一定爵位的家族或地位崇高的人物,唯有如此,才能拥有如此精美、时尚的砚台,也反映出太和人文文化历史悠久。

来到太和文庙,那形式多样的文化宣传方式、内容丰富的历史资料,给人精神上的陶冶。这是皖北最好的县级博物馆,公众的认可,永远是无言的丰碑。太和三足石砚,它的意义,它的文化延伸,赋予了一代又一代太和人、皖北人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守护和热爱,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对文化传承的热爱。无论是天南海北、国内国外,太和人对文庙的感觉是永远的情怀,是家的感觉,是根的本源。文庙在,心即安。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三足石砚[DB/CD].https://baike.baidu.com/item/汉三足石砚/3767725?fr=aladdin&fromid;=8785035&fromtitle;=三足石砚,2015-11-23.

[2]张宏明.安徽太和出土汉代石砚的比较研究[Z].太和:太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2017.

猜你喜欢
太和
成中英、刘伟见—纪念张载诞辰千年会讲
太和公主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之冲淡
“母爱”
韩雪丽
论张载的宇宙本体论及其成因
北京故宫太和门形制简析
书画之乡翰墨香
数学问题与解答
胜地延安太和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