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写作教学内容探究

2018-06-28 10:24黄德宝
考试周刊 2018年57期
关键词: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摘要:教学内容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创生,当下由于高中写作课程内容缺失,教材内容不适用实际教学,本文尝试从教学内容入手,为一线教师如何生成合宜的写作教学内容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关键词:高中写作;教学内容;教材内容

目前高中作文教学处于简单低效状态,学生大多对写作缺乏兴趣,整体写作水平偏低,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效率的关键在于要从写作教学内容入手,注重写作教学内容研制,然后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策略,全程系统地进行作文指导,这样才能有效突破写作教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 高中写作教学内容的确定

写作是一种高层次思维活动,有许多不可教之处。但是写作基本要素和必备的技能,还是可以逐一和综合训练,比如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帮助学生积累素材、掌握一些必要的表达技巧。教学内容的确定要先于教学方法的选择,因为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

一般把教学内容分成“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课程和教材层面的写作教学内容要由专家学者研究和开发,教学内容是对教材内容进行动态的教学,是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当下由于缺乏科学的课程内容和适用的写作教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无法直接教教材,没有具体可操作的写作教学内容,因而要绞尽脑汁来创生教材,写作教学只能随心所欲,特别是一些教师本身并没有写作习惯,无法体会学生的写作心理,要么仅凭一己之经验来创生教学内容,要么以高考作文为风向标,考什么就教什么,而高考作文评价标准又难度太大,教师无据可依,况且这种功利化的写作,只有训练的次数,没有训练梯度,难免也会出问题。

二、 生成合宜高中写作教学内容的建议

(一) 更新教材中的写作知识

人教版语文必修教材中写作知识主要是以知识性短文为主,教材中缺乏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陈述性知识是一些静态的知识,主要是有关写作规则、原理、概念及经验的知识。程序性知识也称操作性知识,主要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用于实际操作。所谓策略性知识就是有关学习策略的知识,这类知识是学生对自己知识的认识,把知识内化为写作能力,从而建构个人写作的知识系统,比如写作修改、评价标准等。人教版写作教材表达交流专题,包括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和写作练习,写法借鉴就是所谓的知识短文,教材中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几乎是空白,教材主要用片段例文去例证这些静态的写作知识,这种大知识、小练习的写作单元编排模式,无法让学生由写作知识向能力转化。

教师首先要树立写作教学是可教的、能教的教学观,将教材中的陈述性知识有效地转化为可训练的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写作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把写作知识转化为写作能力。教师要帮助学生完成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让学生在写作练习训练过程中去实现对写作知识的运用,才能有效写作教学效率。以议论文为例,议论文写作教材编排按照“三要素”分模块进行分项训练,议论文写作中的陈述性知识是一些关于议论文的写作规则、原理、概念及经验的知识,是一些静态的知识,比如论点、论据、论证的定义、议论文的文章结构等。这类知识告诉学生议论文的文体特征,是关于议论文“是什么”和“写什么”的知识。

议论文写作中的程序性知识是一些关于议论文写作的步骤、过程、方法和策略,是一些动态的知识,比如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如何进行论证,怎样谋篇布局等,这类知识告诉学生的是“怎么写”。议论文写作中的策略性知识是指学生议论文写作之后的修改和议论文写作的评价标准。比如让学生论证“谈意气”,首先要确定论点,阐释论点的内涵,其次是论证教学,论证的过程就是“以理服人”的过程,要告诉学生“怎样论证”的程序性知识,教给学生常见的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的具体方法步骤,要引导学生从意志及气概这个论点去展开论证,阐明让别人接受自己论点的理由,说服读者接受这个观点,最后阐明意气对人们的工作或者生活或者学习方面的引导意义。

(二) 要建立写作教学的序列

语文课程的目标虽然规定了写作教学要求,但一直以来没有统一固定的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册虽然有写作部分,很难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况且最多用一个半学年来学习,因此,要制定适合学生实际的训练序列,要形成相对完整的指导体系,要明确高中三年整体的教学内容和明确每一节课具体的写作教学内容,并根据教学内容制定具体的写作教學目标,要循序渐进,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避免写作训练陷入简单的重复之中。高一学年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以记叙文训练为主,要求学生能够自如地运用写人叙事的技巧。高二学年除了继续加强记叙文的写作训练,要以议论文的训练为主。学生写议论文,在议论观点时,常常是观点加材料,只会对已有材料进行堆砌,不会深入的分析,清晰的说理,写出的文章文意散乱、中心不明确。这学年要强化立意、选材、构思、行文与修改的训练,重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学生写出合格规范的议论文,同时结合说明文阅读教学练习说明文写作,要求说明文过关。高三学年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各种文体进行写作,继续强化议论文、记叙文训练,下半学年要按照高考大纲中对写作能力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应试训练,力求在原有的基础上能有所提高,能达到行文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的要求。在整个高中三年中,还要求学生每周坚持写周记,鼓励学生自由创作。

(三) 要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

写作教学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完成的,教师要对静态的教学内容进行动态的教学,这也是落实学生写作能力最为关键的步骤。有效教学除了明确教学内容,还要注重课程教学的实效,要注重写作过程的指导。由于教材中缺乏“怎么写”的策略性知识,教师普遍感到指导乏力。课堂写作教学绝不是写前写作动机的激发,简单写作知识介绍,或是提供范文,写后的修改评价就能提高的。教师要在学生写作过程中加以指导,课堂写作教学指导的重点和难点要落到了写作技能的学习上,要抓住取材、思维训练、谋篇布局、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学会写作。

综上所述,当前要解决高中写作教学内容问题最迫切的任务是研制科学合理的课程内容和编制适用的教材,开发出合理实用的写作知识,特别是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建构具体可操作的使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训练体系。

参考文献:

[1]叶黎明.写作教学内容新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

[2]马正平.写的智慧[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3]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黄德宝,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市平和县广兆中学。

猜你喜欢
教材内容教学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高中历史必修与选修教材内容融通之初探——以选择性必修一的复习课为例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精心设计教案 重构教学内容
关于高职院校国学教材内容的思考
对传统文化教材内容体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