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系中寻求真实
——“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策展思路解析

2018-06-29 01:26
客家文博 2018年2期
关键词:钟楼木刻陈列

刘 丹

目前,全国拥有独立建制的鲁迅博物(纪念)馆共有4家,分别是北京鲁迅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绍兴鲁迅纪念馆和广州鲁迅纪念馆。多年来,全国鲁迅馆的基本陈列大多以鲁迅生平作为陈列主题,按照单线的“线性-因果”叙事模式来展示鲁迅的一生,展览内容趋同化严重,而且这种把复杂世界单一化的线性叙事结构也越来越不能满足观众对求知与审美的需求,鲁迅博物(纪念)馆需要新的策展思路与叙事方式,带给观众新的感受与体验。这是摆在博物馆人面前的新挑战,也是广州鲁迅纪念馆在基本陈列的换陈工作开始之初就要明确面对的问题。

一、立足“鲁迅与广东”的明确定位

展览主题的定位是陈列展览的首要问题,主题定位准了,展览的内容与格局就凸显出来了,陈列的基调也就确定了。2008年,上海鲁迅纪念馆首先对传统的鲁迅生平展模式发出挑战,在更新后的基本陈列当中,把鲁迅定位为“人之子”,从而把鲁迅的“立人”思想作为陈列主题,从展现“人之子的风采”的角度凸显鲁迅文学、思想之伟大。这样的尝试打破固有思路,无疑是有风险的,但创新精神值得借鉴,这也为广州鲁迅纪念馆基本陈列主题的确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最终,广州鲁迅纪念馆把展览主题定位为“鲁迅与广东”,力求立足广东,重点展示鲁迅在广东短短9个月时间内的工作、生活以及其思想上的转变;充分挖掘鲁迅与广东的历史渊源,讲述鲁迅与广东人之间发生的故事,展现处在“广东关系”之中的鲁迅体现出来的精神品格,并在这种“广东关系”的参与、互动当中让观众融入历史,感悟、寻找真实的鲁迅。这样的定位既区别于以往“生平重现”式的固化思路,产生以点带面、以小求大的效果,又体现了广东的地域特色,凸显了广州鲁迅纪念馆特质,与全国其他鲁迅博物(纪念)馆的展览拉开距离,形成差异化。

钟楼,是国立中山大学最初的办公楼,亦是中大校徽的标志性图案。1927年1月,鲁迅应邀到国立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期间就在钟楼二楼居住。鲁迅还以他在钟楼上居住时的种种经历、对广州的感受写下散文名篇《在钟楼上》。1959年10月1日,广州鲁迅纪念馆完成筹备,正式对外开放,馆址即是鲁迅曾经居住过的钟楼。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钟楼”在鲁迅的生命中已经被凝缩成了广东的指代符号。以《在钟楼上》作为展览标题,既和馆址钟楼本身取得时间与空间上的联系,产生重回历史的代入感,又和“鲁迅与广东”的定位相得益彰,深化了主题。

二、“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

图1 展标《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

图2 国立中山大学办公楼钟楼

“鲁迅与广东”的定位,使得广东的地域性在展览内容的设置上被提高到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对展览内容的挖掘提出了新的要求:鲁迅的广东经历是以往鲁迅研究视域中的常规内容,而如何在鲁迅的“广东事”中发现“广东味”则是需要挖掘的新内容;鲁迅的“广东事”有馆内近60年来积累的资源可供利用,而那些出现在鲁迅生命中的“广东人”则是之前从没涉及,但却非常重要的方面。充分展示这些“广东味”“广东人”无疑突出了广东的地域特色,使鲁迅与广东的关系更加明晰、更加生动,而在这种关系的交织中,鲁迅的形象也将得到更多维度的展示。

这样的展览内容框架,显然是以时间轴为主的单线“线性-因果”叙事模式所不能应对的,因此“鲁迅与广东”展采用“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来编排展览内容。“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常常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并置叙事单元来表现同一主题,单元内部存在时间关系或因果联系,但单元间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各单元通过不同角度反映同一主题,并通过各单元之间的对话、接触、融合乃至冲突达到深化主题的目的。1根据这一结构特点,“鲁迅与广东”展将展览内容分为五个部分进行展示:一、人生之路——鲁迅生平掠影;二、南下之梦——鲁迅的广州岁月;三、名人之交——鲁迅与广东名人;四、青年之谊——鲁迅与广东木刻青年;五、风子之爱——鲁迅与许广平。这五个部分每部分反映“鲁迅与广东”的一个方面,各部分之间既保持自身内容的独立性,又相互关联,相互呼应,紧扣在主题周围,像一个被主题串起的“故事集”,又像一首乐曲围绕着主旋律的“重章复奏”。

展览第一部分“人生之路”,主要对鲁迅生平做一个简要回顾,篇幅非常小,目的是让观众对鲁迅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与知识性的掌握,为展览的主题的开展做铺垫,并顺势过度到第二部分“南下之梦”,从这个部分开始,展览进入重头戏。第二部分主要展示鲁迅在广东短短9个月的工作、生活及思想的转变,下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中山大学的大忙人”,通过社会活动、教学、教务等方面讲述鲁迅在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之后的工作与生活。第二单元“朝花夕拾白云楼”,展示鲁迅从钟楼移居白云楼后的文学创作以及对自己思想方面的反思。第三单元“大作家的寻常生活”,是最有广东特色与生活气息的内容,这里的鲁迅是抛开了名人身份,玩在广州的鲁迅,是追求多样人生体验的鲁迅。它可以抱着“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兴致“游毓(越)秀山,从高处跃下伤足”2,可以和三两好友游园走巷、观影 购书,也可以开个文艺范 的“北新书屋”过把当老板的瘾,还狂吃南国茶楼的点心、广东的花果……抱着一颗平常心接触广州的鲁迅,足迹所至,均意兴盎然,体验着南国生活的独特滋味。

图3 南下之梦展区

图4 大作家的寻常生活展区

第三部分“名人之交”挖掘和鲁迅有过交往的10位广东籍名人进行展示。他们和鲁迅或是短暂的萍水相逢,或是惺惺相惜的终生挚友,又或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广东人特有的精神风采与鲁迅的思想、品格碰撞、融合,形成了鲁迅性格中独特的广东色彩。鲁迅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在倾心扶持中国木刻创作的过程中,指导和培养罗清桢、黄新波、李桦、赖少其等一大批广东籍木刻青年,展览在第四部分“青年之谊”之中通过对11位广东籍青年木刻家与鲁迅的交往的展示,解读鲁迅对广东新兴木刻的影响,表现鲁迅对于广东青年“甘为人梯”的导引作用。第五部分“风子之爱”主要讲述鲁迅这个广东女婿与许广平从相识、相知、相爱,到建立起相依为命的家庭,以沫相濡、甘苦与共的人生故事。

展览的五部分看似独立,却又常常隔空对话,相互呼应,相互补充,共同阐释“鲁迅与广东”这个主题,并在这个过程中揭示鲁迅生命当中体现出的具有共性的精神与品格。“主题-并置”的叙事结构既避免了宏观主义冗长繁琐的宏大叙事,又克服了微观主义只注重细节不注重整体的偏狭,扩大了展览的文化视野和胸襟。

从1936年鲁迅逝世以来,随着时代的变化,鲁迅一直在被大众重新塑造着,对于鲁迅形象的解读也不可避免地具有鲜明的时代性。1970年代以前,出于政治功利需要,鲁迅被高度政治化和工具化,对其形象的解读主要是政治解读。1980年代之后,鲁迅形象的政治性逐渐淡化,工具性逐步消解,对他的解读方式变成了历史解读。21世纪以来,随着人文精神与文化多元化的不断增强,对鲁迅的解读方式转变为文化解读,更多地强调回归到真实的鲁迅本体,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进行诠释。而处于“广东关系”中的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个作为普通人的鲁迅,是具象的、生活化的鲁迅。这与目前对鲁迅形象的解读相呼应,也是对时代潮流的契合。正如鲁迅在1927年给章廷谦的信中所说的:“我不想做‘名人’了,玩玩。一变“名人”,“自己”就没了。3“鲁迅与广东”展尽可能让鲁迅在“广东关系”中展示真实的“自己”,突出广东,是为了让观众在一个具体的场域中找到鲁迅,感受鲁迅。

图5 展览结束部分

出于同样的目的,陈列采用开放式的结尾,集众多名人对鲁迅的评论于一体,全方位展示鲁迅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巨大影响,避免陷入瞎子摸象的局面,或以偏概全,或偏执一端。另外,广东地处南部沿海,近代以来得风气之先,养成了开放、务实、创新以及兼容并包的特点,那么作为身处广东的广州鲁迅纪念馆,在陈展中也应体现出广东特色,开放式的结尾,正是大胆创新、兼容并包的广东精神的体现。

三、“浸入式”的设计理念

“一座博物馆,无论成立年代多久,永远不会是一个完成品,社会变动时,博物馆也要随之变动。”4作为博物馆的重要的部分,陈列展览同样要遵循紧跟时代变化,求变,求新的规律。2008年1月23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发布的《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开始施行,观众和博物馆之间的“门槛”逐渐降低甚至消失。面对突然增多的观众量,博物馆在陈列展览、公众服务等各个方面面临的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而随着市民社会与市民文化的形成,个人意识的增强,使得观众对于展览的个人的观感体验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希望扮演和博物馆更加亲密的角色。

“浸入式”的设计理念应时代需求而生,它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更加注重展览历史现场的还原感,融入感,参与感,强调观众也是展览的一部分,力求带给观众全新的视觉感知与身心体验。“鲁迅与广东”展的展出场地钟楼是鲁迅曾经居住与生活过的历史建筑,在二楼设 有“鲁迅卧室兼工 作室”和鲁迅多次召开教务会议的“中山大学校务会议室”复原陈列。整个建筑本身就具有历史现场感,而展览主题所强调的“广东关系”也要求形式设计营造一个互动的关系场,其中有鲁迅与广东事、广东人的关系,更加要有观众与历史、观众与鲁迅的关系。“浸入式”的设计理念正好与此契合。

图6 鲁迅卧室兼工作室复原陈列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进入展览“鲁迅与广东”就像是进行一场与鲁迅,与民国广州相遇的穿越之旅。展厅在民国的大背景下,从提示语、展示语言、场景设计、多媒体展示等处处体现观众的融入与参与。比如展览入口小标语“嘘,请安静,您已走进历史!”,生动活泼,陈列语言也尽量做到深入浅出,简明鲜活。比如根据鲁迅在艳芳照相馆的合影而设计的雕塑,特意去掉了蒋径三,将他的位置空置出来,给有兴趣的观众与鲁迅、许广平合影。再比如鲁迅广东木刻青年这部分,在展厅正中用雕塑复原了1931年鲁迅在上海主办木刻讲习会,为木刻青年讲授木刻技法的场景。场景不设隔离带,观众可以百分百浸入其中,和鲁迅近距离接触,还可以坐在听课的青年中上一节木刻课程,满足做一次鲁迅学生的心愿。第五部分“两地书”的多媒体场景,用动漫和空间装置相结合的形式展示鲁迅、许广平两地通信的情景,漫天飞舞的泛黄尺素萦绕眼前,让观众不禁为他们勇敢而浪漫的爱情和甘苦与共、以沫相濡的人生感动,并在感性的共鸣当中进行理性的思考。鲁迅曾在广州芳草街开办“北新书屋”,以进行文艺启蒙。展览结束处以“北新书屋”之名设置一个公众互动空间,集观赏、阅读,交流、思考于一体,是观众参观完展览的出口,也是对展览进行延展的起始。

图7 艳芳照相馆场景设置

图8 木刻讲习会雕塑

图9 《两地书》多媒体场景

图10 北新书屋场景

“浸入式”的设计理念在“鲁迅与广东”的陈列设计中按照陈列展览的美学规律,编织时间与空间的文化视觉形象,将观赏性与人性化、传统与现代、学术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充分体现陈列美学的品质,极大地提高了展览的社会效益。

四、结语

一个好的展览,清晰的定位,合理的叙事结构,先进的设计理念与展示形式缺一不可。而时代的变化,观众需求的更新更是时刻要求展览的策划要与时俱进,具有创新精神,不断探索与突破,打破旧的形式,创造新的体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钟楼上——鲁迅与广东”也算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注释:

1 周安翠.主题并置叙事结构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J].中国博物馆,2016(4):119.

2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六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7.

3 鲁迅.鲁迅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1.

4 张誉胜.当代博物馆探索[M].台湾:台北天南书局,2000:95.

[1]鲁迅.鲁迅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2]上海鲁迅纪念馆编.展现人之子的风采[M].2009.

[3]张誉胜.当代博物馆探索[M].台湾:台北天南书局,2000.

猜你喜欢
钟楼木刻陈列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德国钟楼“世界最斜”
中国货币通史陈列
常州钟楼:“老字号”的转型奋进路
木刻年画
桌上盆景(外一幅)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组合与构建
李富贵木刻作品
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