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市高校诈骗现状调查研究
——以赣州三所高校为例

2018-06-29 10:56赵怡红万丹妮吕九红
山西青年 2018年13期
关键词:诈骗大学生学校

赵怡红 万丹妮 徐 康 钟 星 吕九红

(1.赣南医学院基础医学院14级临床医学,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医学院保卫处,江西 赣州 341000)

近年来,部分诈骗分子将矛头指向了在校学生,大学生被骗的案件屡屡发生,高校诈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其大部分人所接受的法律教育一般仅限于义务教育时期,高中期间几乎无任何防诈骗的宣传教育,思想较为单纯,社会经验少,支配一笔不小的金额,可以不受父母约束自主消费,致大学生易沦为不法分子进行诈骗的对象。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共或私人财物的行为。赣州高校数量较多,但是对赣州高校诈骗的研究十分稀少,因此该调查研究以三所不同专业特色的大学以进行横向对照,每所大学分别调查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以进行纵向对照。

一、高校诈骗的基本现状

(一)数据的来源与说明

本研究的数据来源于课题小组对于2016年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赣州市高校诈骗现状研究——以赣洲三所高校为例》所进行的对于赣南医学院,赣南师范学院,江西理工大学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每学校发放600份,每学校大一,大二,大三各发放200份,共发放1800份。调查严格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现共收集有效问卷1575份,有效回收率为87.5%。其中赣南医学院回收510份,江西理工大学回收560份,江西师范大学回收482份。通过与调查总体的对比,调查样本误差非常低,可以有效反映总体情况。

(二)高校诈骗的诈骗特点与类型

Figure 1 各高校诈骗现状

1.高校诈骗态势严峻。根据表中数据,在三大高校中诈骗事件占学生比重较大且成上升趋势。从图表分析,赣州三大高校各年级学校受骗人数都在增长;从增长的趋势来看,三大高校入学第一学年与入学第二学年的学生的增长明显大于明显大于第二学年与第三学年的学生。从上可以得出:1、高校受骗人数逐年升高。2、高校诈骗在学校年次较低年级发生较为明显。3、高校中部分专业中的诈骗形势更为严重,具有“大分部,小聚集”的特点。

Figure 2 各高校诈骗事件类型

2.兼职招聘诈骗及上门推销实物诈骗比例高。高校诈骗类型虽然广泛,但是三所高校发生的诈骗各有其特点。

Figure 3 男生女生受诈骗类型

3.女生受诈骗的概率更大,男生损失金额更多。在受调查的1575名学生中,男生833人,女生741人,受到诈骗的共161人,其中受诈骗的男生80人,占男生受骗概率为9.60%,女生受诈骗81人,占女生受骗概率为10.93%。女生的人均损失金额为553.33元,男生的人均损失金额为590.48元。

4.高校学生受诈骗损失金额大,追回部分或全部的损失金额的人数少 。

Figure 4 诈骗损失金额

5.受诈骗后学生较少请求外界帮助。如下图所示,三所高校经筛除无效值后所呈现出的图像为U形,其中请求外界帮助的措施如告知家长,报警,告知学校保卫处或辅导员为同学选择最少的措施,大多数选择提醒周围同学及不了了之。

Figur 5 受诈骗后的应对措施

6.学生对学校防诈骗教育的满意程度随年级上升而下降。从以上数据表明学校对学生的防诈骗宣传的力度不够。

Figure 6 学生对学校防诈骗教育评价

二、高校频发诈骗的原因探究

一种普遍的现象背后必然会有各种叠加因素综合在一起所致,现将高校诈骗原因大致分为“个人原因”,“家庭原因”“社会原因”所进行讨论。以下图表显示接受问卷调查的同学对于这三种原因的看法。

(一)个人原因。多数同学认为高校诈骗的多发主要与学生的社会经验过少,其次则是个人贪念及思想比较单纯,容易相信他人,由此可见对大学生的防诈骗教育很有必要。

(二)家庭原因。多数学生认为“父母对诈骗事件的关注程度”,“家庭经济能力”,“父母与子女的沟通”占有比较大的影响。由以上数值可见,应呼吁广大的家长们加强对子女的防诈骗知识的家庭教育,以防其在大学期间的财产损失及精神损害。

(三)社会因素。较多学生认可“相关部门对此管理和打击的力度不够”,“社会风气不良信用缺失”,“诈骗手段的多元化和高科技化”为社会的主要因素。

三、预防高校诈骗的建议

在此次问卷中,对于预防高校诈骗同学们主要提出了学校加强教育宣传及个人防诈骗意识的增强这两个方面的建议,对于具体措施,同学们还列举了:对出入学校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举行防诈骗宣传的讲座,添加防诈骗的课程,学生之间建立相互分享防诈骗经验的平台等等。相关建议如下:

(一)学校加强宣传力度,鉴于各区域各类高校的诈骗特点及诈骗类型的不同,学校可鼓励相关学生组织召开讲座或者建立某个网络平台可以使学生们分享自己的诈骗经历以起到防止相似的诈骗事件再次发生的效果,同时应该加强新生们的入学防诈骗的教育,以减低校园存在的推销实物诈骗事件的发生率。

(二)相关部门应加强打击力度。同一诈骗类型的人数密集程度高一定程度地反映了打击力度的不够以致于诈骗分子的猖獗,致使同学受到损害,因此建议相关部门精准打击有关兼职诈骗及推销实物诈骗的诈骗人员。

(三)学校可以考虑建立相关的咨询平台,学生在面临未知真假的事件上可以请求更加富有经验的他人帮助,不仅起到宣传教育,而且可以减低高校诈骗发生率。

(四)呼吁广大家长们注重在教育子女们的过程中,尽早使其形成防诈骗意识。特别针对于即将进入大学的准大学生们的家长,其家长本身也应提高对社会频发的诈骗事件的重视,并将其适当地列入家庭教育的一部分。

(五)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门卫制度。例如学校门卫有权对进出学校大门的人员进行身份验证,接受门卫检查,并且对于出入宿舍的人员,排查力度应该加强,严禁不经校方允许私自在校园张贴广告,发放传单,张贴横幅等行为。

(六)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程中,高校依法治校的意识和能力愈加重要,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成为必然趋势,增强大学生权益意识是高校管理法制化建设重要内容,是高校管理职责的重要体现。

[1]杨中英,李敏.高校诈骗的特点及原因分析——来自某高校抽样调查的发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4(08):99-102.

[2]孙旭,臧俊梅,陈立中.高校校园诈骗调查及防范体系的构建研究——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为例[D].广东省:华南理工大学,2015.

[3]叶卿,李庆艳.大学生勤工俭学活动遭受侵权情况调查及对策[J].都大学学报,2007(03):49-51.

[4]龚怡祖.大学治理结构:现代大学制度的基石[J].教育研究,2009(06):22-26.

[5]蒋剑云,孙展明.手机短信诈骗案件的特点及其侦查对策[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5):61-64.

[6]杨旭,黄壮霞.大学生因勤工助学而上当受骗的思考与对策[J].教育学院学报,2006:43-44.

猜你喜欢
诈骗大学生学校
特别提醒:收到这条诈骗短信,千万不要点!!
诈骗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远程诈骗
学校推介
诈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