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运动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的影响

2018-06-29 07:47李广涛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稳定期康复训练阻塞性

李广涛

牡丹江市康安医院,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指的是伴有气流阻塞性特征的慢性肺气肿或者慢性支气管炎,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可能演变成为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病等[1-2],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该次研究主要针对该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运动疗法的效果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36例研究对象均为该院接收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将其根据不同入院时间完成平均分组,每组18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是10:8,最大年龄值是81岁,最小年龄值是53岁,均龄值数是(68.59±4.58)岁;患病最长时间是29年,最短时间为5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7.52±3.47)年;研究组中,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是9:9,最大年龄值是80岁,最小年龄值是52岁,均龄值数是(68.63±4.56)岁,患病最长时间是31年,最短时间为4年,平均患病时间为(17.48±3.25)年;组间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该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和健康教育宣传,给予患者祛痰剂、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并为患者讲解相关内容,使其可以积极配合治疗。

1.2.2 研究组 该组患者接受康复训练结合家庭运动疗法:①上肢功能练习:利用无阻力手摇车对上肢实施有效训练,每周运动次数为3~5次,每次运动时间为20~50 min之间;②下肢功能训练:通过步行对患者下肢进行有氧训练,有氧运动训练工具包括下肢功率车、活动平板等,每个星期运动次数为3~5次,每次训练时间为1~1.5 h,下肢肌力训练运动主要是循环抗阻力训练,提升患者耐力和肌力;③呼吸功能训练以及胸部扩张运动训练:治疗人员对患者胸背部或者胸壁实施有效按压,根据患者耐受状况调整按压力度,告知患者对抗压力实施扩张胸部胸壁,并指导患者进行吸气训练;呼吸功能训练:包括辅助呼吸、腹式呼吸以及缩嘴呼吸3种,腹式呼吸:将左手置于胸前,右手置于腹部上方,吸气时,患者腹部膨隆,右手随之改变,呼气时,腹部向内凹陷,右手对背部和胸部按压,帮助患者进行腹肌恢复,在进行整个操作时,应尽可能保证左手不动;缩嘴呼吸:用鼻子进行吸气,缩唇时用口呼吸,鼓塞缩唇,将其以口哨状呈现,然后缓慢呼出气体,呼气时间与吸气时间的比值是2:1,每种呼吸训练时间为5 min,共进行10 min练习,每天练习次数为3次,间歇期间进行吹蜡烛或者吹气球等训练;④家庭运动:为患者制定不同训练方案,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对训练方法进行选择,并调整运动强度,包括打太极以及慢走等。与此同时,为患者制定平衡饮食方案。根据患者单位体重静息能量损耗对患者实际能量所需量进行计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状况进行分析,并记录具体数值。生活质量采用SF-36进行评定,运动功能评分应用6MWD进行评定。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整理和分析该次试验数据,生活质量以及运动功能状况均采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分析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在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以及总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上,研究组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s),分]

表1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表[(±s),分]

生活质量评分 对照组(n=18) 研究组(n=18)t值 P值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生理职能50.12±19.51 35.41±8.12 41.56±19.85 54.85±13.41 50.31±14.15 71.25±6.42 78.45±15.36 52.69±17.45 58.42±17.35 72.54±17.83 67.26±14.52 80.64±16.47 4.841 3.809 2.713 3.364 3.546 2.254 0.000 0.001 0.010 0.002 0.001 0.031

2.2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状况

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下表 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s),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n=18)研究组(n=18)t值P值341.25±31.49 341.14±31.56 0.010 0.992 362.52±30.26 398.41±28.45 3.666 0.001

3 讨论

因为患者阻塞性肺气肿或者气道结构重组使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逐渐降低,并且对大部分患者日常生活、学习以及工作受到了严重影响。由此引发了诸多问题,不仅增加了患者家庭负担和压力,同时也降低了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据有关资料显示,康复训练联合家庭运动有助于改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就大部分患者而言,不仅需要接受院内康复训练治疗,出院后,也需要进行家庭运动疗法[3]。该次研究主要针对康复训练联合家庭运动疗法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通过该次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情感职能、精神健康、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社会职能以及总评分等生活质量评分上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组间运动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康复训练联合家庭运动治疗效果要比常规治疗效果好,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身体状况,加快了患者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将康复训练联合家庭运动疗法应用于稳定期慢性阻塞性分疾病患者治疗中,在改善患者运动功能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采纳和推广。

[1]刘萍,王永斌,高天霖,等.综合性肺康复治疗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能力与生存质量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8):884-888.

[2]王龙兵,吴卫兵,刘晓丹,等.传统运动疗法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36(5):1240-1242.

[3]王芳,陈秋华,钱丹萍.有氧运动、完全呼吸法及氧疗联合应用对稳定期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240-241.

猜你喜欢
稳定期康复训练阻塞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慢阻肺稳定期,慢阻肺合并肺癌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皮肤磨削术联合表皮细胞膜片治疗稳定期白癜风疗效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
舒利迭联合喘可治注射液治疗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