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单、双层缝合方式的应用对术后康复及二次妊娠的影响分析

2018-06-29 07:47陈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试产情形瘢痕

陈宇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广西南宁 53002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产妇由于不同因素,在分娩过程中选用剖宫产处理方式。该次研究将该院于2016年7月—2017年9月期间接收并给予对应处理措施的初次分娩采用剖宫产方式的再次分娩产妇80例作为研究样本,探究剖宫产单、双层缝合方式的应用对术后康复及二次妊娠的影响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并给予对应处理措施的初次分娩采用剖宫产方式的再次分娩产妇80例作为研究样本,依据产妇初次分娩采取的剖宫产缝合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年龄最低为23岁,最高为33岁,平均为(28.83±3.27)岁,怀孕时间在 34~42 周,平均为(39.32±2.11)周;观察组产妇年龄最低为22岁,最高为33岁,平均为(29.28±2.73)岁,怀孕时间在 35~41 周,平均为(39.83±1.12)周。对比两组产妇相关基本信息,如年龄、怀孕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单层缝合处理操作,缝合处理时选用0号可吸收线,对子宫肌层全层实施连续单层缝合处理,不对内膜作穿透处理[1]。观察组采取双层缝合处理操作,首先需要对患者膀胱反折腹膜作切开处理,下推膀胱,缝合处理过程应用0号可吸收线,第一层为对子宫肌层实施缝合处理,不对内膜作穿透处理,第二层为对子宫肌层及膀胱反折腹膜实施连续褥式缝合处理操作,关腹处理过程中需对皮下各层作缝合处理,缝合选用1-0号可吸收线[2]。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再次妊娠过程中子宫瘢痕厚度变化情况、阴道试产成功实现情况、盆腔黏连情形发生情况。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子宫瘢痕厚度变化情况比较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给予对应手术处理操作后,观察组产妇再次妊娠过程中子宫瘢痕厚度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对组组产妇(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产妇子宫瘢痕厚度变化情况比较

2.2 两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实现率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及对照组中符合阴道试产相关标准的患者例数分别为27例、29例。在观察组27例阴道试产产妇中,成功实现阴道试产例数为26例,即试产成功率为96.3%;在对照组29例阴道试产产妇中,成功实现阴道试产例数为26例,即试产成功率为89.7%。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手术处理操作后,观察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实现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

2.3 两组产妇盆腔黏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比较

就该次实验结果来看,观察组中不存在粘连情形患者、轻度粘连情形患者、重度粘连情形患者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9例、7例、4例,即观察组粘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为27.5%;对照组中不存在粘连情形患者、轻度粘连情形患者、重度粘连情形患者对应的例数分别为21例、11例、8例,即对照组粘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为47.5%。由此可见,给予对应手术处理操作后,观察组产妇盆腔黏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的不断完善,大部分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会将剖宫产方式作为临床分娩方式,虽然剖宫产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胎儿的分娩成功率,但是剖宫产方式术后极易产生并发症,形成术后瘢痕。术后瘢痕是人体组织经历创伤修复处理后形成的一种必然产物,对机体美观性具有一定不良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对二次妊娠过程具有相关作用[3]。对首次剖宫产处理过程中手术切口方式实施改善处理,有助于提升产妇二次分娩过程中阴道试产的成功实现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剖宫产术后缝合处理方式包含单层缝合处理方式及双层缝合处理方式[4]。不同术后缝合处理措施对患者瘢痕具备不同影响程度,对患者应用单层缝合处理操作时,在肌层对合及浆膜层对合方面整齐性较差,极易发生皱褶情形,在一定程度上对瘢痕组织的厚度均匀性造成影响,对患者应用双层缝合处理操作时,能够有效实现对位处理,促使瘢痕组织厚度显著提升,对组织愈合具有积极作用[5]。选用单层缝合处理措施时,机体处于裸露状态的创面组织极易发生粘合情形,而且血管周围的结缔组织将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粘连状况,在双层缝合处理操作中,组织具备清晰的层次关系,切口表面光滑度较高,粘连情形不易形成,有效降低盆腔粘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6]。该次研究发现,给予对应手术处理操作后,观察组产妇再次妊娠过程中子宫瘢痕厚度增加趋势显著高于对组组产妇;观察组产妇阴道试产成功实现率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观察组产妇盆腔黏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下降趋势显著。

综上所述,对选用剖宫产方式实施分娩处理的产妇,应用双层缝合处理方式,相较于单层缝合处理技术,临床疗效显著,对盆腔黏连情形发生的可能性降低具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升产妇再次妊娠分娩过程中阴道试产的成功实现率。

[1]段红艳.子宫下段剖宫产单双层缝合在妊娠阴道分娩安全性的差别[J].大家健康,2017,11(2上旬版):199-200.

[2]曹晓明,黄庆,史玉爽,等.不同剖宫产缝合方式对子宫切口瘢痕憩室形成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7,9(3):31-33.

[3]张钧,潘勉.剖宫产子宫切口缝合方式与子宫下段肌层愈合情况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4):67-70.

[4]刘艳.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的超声监测研究[D].石家庄:河北医科大学,2015.

[5]舒伟群.剖宫产单、双层缝合方式对术后康复及二次妊娠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5):80-81.

[6]王红彬.剖宫产术子宫缝合方式对盆腔粘连与切口愈合的影响[J].实用医药杂志,2014,31(1):24.

猜你喜欢
试产情形瘢痕
血糖控制良好的妊娠糖尿病孕妇阴道试产风险决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手指瘢痕挛缩治疗的再认识
手术联合CO2点阵激光、硅胶瘢痕贴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预测瘢痕子宫阴道试产失败的风险列线图模型建立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避免房地产继承纠纷的十二种情形
四种情形拖欠劳动报酬构成“拒不支付”犯罪
当子宫瘢痕遇上妊娠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进行阴道试产的效果研究
出借车辆,五种情形下须担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