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康复护理分析

2018-06-29 07:47程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肺气肿支气管炎康复

程丹

郯城县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山东临沂 276100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是一种在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类型,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多以咳嗽、咳痰为主,关于本病的具体致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指出诱使患者发病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的长期相互作用所致[1]。此病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具有病程长、反复发作等显著特征,不但会导致患者的正常生活遭受严重影响,且还会导致患者家属与社会将面临巨大负担。对此,该文将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康复护理要点及其临床效果展开相关的探究工作,分析2015年6月—2017年8月间该院收治的37例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为于该院接受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共37例,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收集患者在该院接受治疗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作为主要参考依据,其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 15例;年龄 37~85岁,平均年龄(51.2±7.6)岁;病程 1~12 年,平均病程(5.7±3.4)年。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均采取康复护理干预。①体位指导。在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期间,指导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嘱患者多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所承受的负担压力,确保呼吸畅通,增强预后恢复质量。②用药指导。当前临床上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时仍主要是以药物治疗方式为主,对此,护理人员应当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治疗的适用范围、合理用量及有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确保用药的正确合理性。③运动指导。结合患者的身体素质情况制定相应的运动方案,充分开发出患者的呼吸潜能。可指导患者在可耐受的运动强度范围内开展散步、快走、骑行、太极拳等有氧锻炼方式,以增强患者的呼吸能力。④科学饮食。 在对患者开展饮食护理干预时,应当在注重少食多餐原则前提下,嘱患者尽可能多的摄入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较为丰富的食物,减少甚至完全避免摄入易产气食物。并向患者告知戒烟禁酒的重要意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⑤心理护理。考虑到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有着病程时间长且较易出现反复性发作的特点,在对患者开展长期治疗时应加强对患者治愈自信心的鼓励,倾听患者的心声,多与患者开展沟通交流,减轻患者的负面不良情绪感受,提高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在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前、后分别开展肺功能测定。具体包括肺活量占预期百分比(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期百分比(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 (FEV1/FVC),最大通气量占预期百分比(MVV)[2]。②采用焦虑及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在实施干预前与干预后分别进行评价,满分100分,分数越低表示情绪状况越佳[3]。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 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变化情况

37例患者在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后,其FVC%、FEV1%、FEV1/FVC、MVV%等指标均取得了明显改善,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00,t=2.058,t=2.577,t=2.118,P<0.05)。 见表 1。

表1 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s)

表1 干预前后患者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s)

项目 干预前(n=37) 干预后(n=37)t值 P值FVC%FEV1%FEV1/FVC(%)MVV%65.23±8.18 56.12±10.22 56.11±9.41 58.87±10.57 70.91±11.14 60.57±8.28 61.48±8.49 65.33±15.25 2.500 2.058 2.577 2.118<0.05<0.05<0.05<0.05

2.2 康复护理前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比

该组研究所选取的37例患者,干预前的焦虑评分为(62.95±10.96)分 ,干预后下降为了(48.94±7.20)分;干预前患者的抑郁评分为(65.77±10.57)分 ,干预后下降为了(46.25±8.52)分。对比干预前后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9,P<0.05;t=8.746,P<0.05)。

3 讨论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慢性呼吸道疾病现已成为威胁我国居民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粘膜与周边组织所出现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患者在发病后常会表现出反复性的咳嗽、咳痰等症状表现[4]。关于此病的致病机理目前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指出导致患者发生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原因可能是多种因素长期相互作用所导致的。肺气肿的发生会致使患者的呼吸功能衰退,活动能力大大下降,肺气肿症状长期得不到改善极易进一步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生,严重者甚至会危急患者的生命安全[5]。

在该次研究中通过对患者采取体位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科学饮食、心理护理等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得到了明显改善,且焦虑与抑郁不良情绪也有明显减轻(P<0.05)。综上,通过对慢性肺气肿患者采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后,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减轻不良情绪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1]单桂仙.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患者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33):140-141.

[2]郑晓红.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患者进行早期预防和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11(6):213-214.

[3]李丽会.肺气肿及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护理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13):180-181.

[4]高冬梅.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的早期预防和护理[J].医学信息,2015,3(41):197.

[5]余艳珍.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行早期预防与护理的效果评价Effect[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6,23(12):47-49.

猜你喜欢
肺气肿支气管炎康复
慢性支气管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茶、饮、汁治疗冬季慢性支气管炎
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的中医调护
远离支气管炎,轻松过冬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临床诊治
舒适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护理中的应用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中医康复学教学方法探讨与实践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