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

2018-06-29 07:47李怀瑞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骨科下肢血栓

李怀瑞

云南省昭通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昭通 657000

下肢静脉血液不正常凝结的现象被称为下肢静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且在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比较多发。这是由于骨科手术患者在术后需要卧床一段时间休养,因此下肢血液循环不佳,从而形成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全身血液循环和流通,甚至造成患者失去生命。所以,临床上对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护理十分重视。该文主要探讨护理干预用于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该院收治的60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骨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为接受骨科手术患者,且自愿参与该次研究并签署同意书说明。对照组30例患者中包括17例男性患者和13例女性患者,其中最年轻的患者48 岁,最年长的患者 78 岁,平均(62.3±3.55)岁,其中包括11例髋骨骨折患者、10例膝关节骨折患者、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和1例胫骨骨折患者;观察组包括16例男性患者与14例女性患者,其中最年轻的患者46岁,最年长的患者 79 岁,平均(66.21±3.65)岁,其中包括12例髋骨骨折患者、12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和8例股骨干骨折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等相关信息上,两组间的情况相似,可以进行比较(P>0.05)。

1.2 方法

采用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患者。包括帮助患者在床上翻身、告知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必要性和危害等。

采用护理干预用于观察组患者,具体包括:①健康教育。将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给患者,介绍手术相关流程和具体步骤,以免患者心存担忧。告知患者术后有可能出现的一些并发症以及如何避免并发症出现。向患者讲解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怎样预防。②饮食指导。饮食习惯直接影响患者的病情,因此护理人员应安排好患者的一日三餐,尽量多吃粗粮和纤维素高的食物,多喝水,不吸烟不喝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③下肢功能训练。术后患者依据恢复的具体情况可以适当的进行肢体锻炼,如踝关节和下肢肌肉收缩,促进血液良好的流动,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④提前做好抗凝治疗。患者术后进行抗凝治疗,可提前预防静脉中形成凝结的血块,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⑤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展。通过观察患者下肢皮肤的状态和颜色、温度可以预判患者的深静脉血栓是否发生,因此要在患者术后期间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一旦发现患者的下肢出现肿胀、红肿、疼痛时,则要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避免病情发展。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和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采用该院自制的护理表格对满意度进行调查,调查的项目主要包括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对护理人员护理态度的满意情况以及对病房基本管理、对护患关系的满意情况四项。有患者进行自主评价并填写表格。共分为十分满意、满意、不满意三等级。总满意度=十分满意与满意之和[1]。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

观察组护理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n(%)]

2.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 讨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有很高的几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和健康。在发病初期许多患者会出现肢体比较疼痛并影响正常走路的情况,此时应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蔓延,若治疗不及时很可能造成患者失去行动能力、偏瘫等不良结局[2]。因此需要在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期间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最大可能地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造成骨科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导致下肢血流不畅,从而形成血栓。其次患者在术后为快速止血,凝血功能被激活,从而增加血栓发生的可能。最后,术后便秘也会造成患者腹腔内压力增加,从而增加下肢的负担,造成血流不畅[3]。因此临床上采取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科学的护理,有效地降低患者下肢血流不畅的情况发生,从而令患者的满意度提升。

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这说明临床护理干预起到了明显的效果,为广大骨科手术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提供了便利的渠道。这与临床多项相关研究的结果具有一致性[4]。

综上所述,对于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1]胡晓艳.护理干预在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中的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57-58.

[2]任彦玲,李霞.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综合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8):2580-2582.

[3]徐华平.关于护理干预在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效果的分析[J].现代养生,2017,23(2):123.

[4]翟颖.护理干预对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作用[J].吉林医学,2013,34(35):7502-7504.

猜你喜欢
骨科下肢血栓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血栓会自己消除么? 记住一个字,血栓不上身!
血栓最容易“栓”住哪些人
骨科临床教学中加强能力培养的探讨
2016年《实用骨科杂志》征订启事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
消积散结丸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脾切术后门静脉血栓1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