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价值

2018-06-29 07:47李震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钢板下肢切口

李震

聊城市东昌府区中医院骨创伤外科,山东聊城 252000

于病理或者外部冲击作用下造成的骨整体性断开称为骨折,按照骨折周围软组织破坏程度分成2种(复杂与单纯类型的骨折)。于临床中,下肢骨折多见于复杂类型骨折,其主要为外部较大的冲击导致,临床症状为骨折显著移位及粉碎。若未及时予以相关医治,可显著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明确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患者价值,该研究针对该院收治的8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80例下肢复杂骨折患者资料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5例),男女比 20:15,年龄 32-62 岁,平均(47.00±2.08)岁;实验组(45例),男女比 25:20,年龄 33-63岁,平均(48.00±2.38)岁;两组上述基线资料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传统切开内固定:采取持续性硬膜外方式对患者进行麻醉,于骨折部划一切口,断开软组织,并充分显露骨折端并冲洗,再予以解剖复位手术,把钢板放置于其中并应用螺钉进行固定,手术完毕。实验组予以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首先,于骨折处行牵引消肿医治方式,采取硬膜外麻醉,予消毒并止血,并标记;然后,应用X线观察复位状况后再划一个3 cm左右切口,于手术口处置入钢板并固定,观察钢板与骨干处对位状况,无异常后,拧紧螺丝;最后,予以常规伤口的止血、消毒及缝合处理。两组患者术后均予以抗感染及消肿干预,并对其予以功能锻炼、饮食指导、心理护理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临床指标,包含:骨折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出血量;对比两组并发症,包含:切口感染、延迟愈合、畸形愈合。

1.4 统计方法

该文数据予SPSS 21.0统计学业软件处理,正态计量(±s)数据组间对比通过t检验;正态计数例数[n(%)]组间率对比则予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临床指标改善显著更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组别 骨折愈合时间(d)切口长度(cm)术中出血量(mL)对照组(n=35)实验组(n=45)17.08±5.67(10.01±1.74)a 15.983.80(5.02±1.70)a 140.00±20.98(65.08±10.54)a

2.2 两组并发症对比

对照组切口感染3(8.58%)例、延迟愈合3(8.58%)例、畸形愈合 2(5.71%)例;实验组分别为 1(2.22%)例、1(2.22%)例、0(0.00%)例,与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22.86%相比,实验组4.44%显著更低(P<0.05)。

3 讨论

下肢复杂骨折大部分由车祸等外部撞击所致,其特征为骨折处移动显著,以往对于下肢骨折通常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虽可取得一定疗效,但其显著影响患者骨折处愈合等[1、2]。为明确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临床疗效,该研究针对该院收治8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

该文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骨折愈合时间(10.01±1.74)d、切口长度(5.02±1.70)cm 等临床指标显著改善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总并发症率4.44%显著更低;表明将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应用于下肢复杂骨折患者中,不仅可显著改善其临床指标,且可显著降低其总并发症发生率。相关资料显示[3],近几年,下肢复杂性骨折率呈直线上升形势,开放骨折与缺损骨折类型显著加大临床中医治难度。因此,该院将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应用该患者中进行对比,以观察两组疗效。后者于手术过程中,需分离软组织,并充分暴露骨折断端,从而显著影响患者伤口及骨折愈合,且出血量多、切口长度长,进而严重增加其感染的几率。而前者其对骨折处软组织及骨膜损伤性小,确保骨折周围血液运行正常,从而可显著促使其愈合[4]。另外,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优点包含:①不会影响其骨折周围活力性,锁定钢板于骨折间对骨膜未产生压力,从而可显著促使其骨折周围的血液正常循环,进而可显著缩短其骨折愈合。②锁定钢板并固定后可使得应力散开,故可避免应力聚集而导致的接骨板断裂。③该手术伤口较小,使得伤口外露感染及影响愈合的发生率显著降低[5-6]。同时,该操作是于X线观察下确定复位状况后予以钢板固定,从而可显著降低畸形愈合并发症的发生率。受内部因素与时间样本量等限制,关于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临床有效率未予以分析,有待临床进一步探究,并予以充分补充。

综上所述,将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应用于下肢复杂骨折患者中,不仅可显著缩短其骨折愈合时间及减少术中出血量、缩小其切口长度,且显著安全性较高。

[1]吕志强,李兴华.闭合复位钢板内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下肢复杂骨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4):345-346.

[2]王生余.下肢复杂骨折应用闭合复位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5,25(7):56-57.

[3]张建伟.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后踝骨骨折的疗效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8):1044-1045.

[4]师博,冯卫,贾燕飞.髋臼后柱骨折微创治疗的研究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2):1097-1099.

[5]罗小东,王洪,郭万兴.改进型交锁髓内钉(Ⅱ型)在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中的应用经验[J].岭南现代临床外科,2017,17(5):569-571,574.

[6]曹进,胡珊珊,郑华江等.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与切开复位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肱骨干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医正骨,2015,27(1):9-12.

猜你喜欢
钢板下肢切口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临氢设备用125mm超厚2.25Cr1Mo钢板的开发
复合钢板焊接坡口的制定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15CrMoR(H)+SUS321不锈复合钢板的焊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