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排螺旋C 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6-29 07:47管迪毛翠艳李叶青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螺旋检出率部位

管迪,毛翠艳,李叶青

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山东青岛 266300

骨折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疾病,其中足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占比大约4%。目前临床上对于足部骨折的诊断方式较多,以X线诊断最为常见,也是检查足部骨折的常用方法之一,但由于人体足部具有重叠多、复杂等特点,采用上述方式无法将患者骨折部位的结构全面的显示出来,进而对检查结果造成影响,导致患者错过最佳治疗时期。而选择一项安全、有效、准确的诊断方式十分重要[1]。该院对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部骨折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总结分析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0例足部骨折患者 (2016年8月—2017年12月)作为该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各100例。

观察组基本资料中男性和女性占比各为68、32;年龄范围上限值66岁,下限值13岁,年龄平均值(39.56±1.24)岁。 骨折类型:高空坠落 26例、扭伤 30例、交通事故伤14例、其他30例。对照组基本资料中-男性和女性占比各为69、31;年龄范围上限值66岁,下限值 14岁,年龄平均值(40.99±1.25)岁。骨折类型:高空坠落27例、扭伤31例、交通事故伤13例、其他29例。两组足部骨折患者的年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诊断方法 该组足部骨折患者采取X线检查,检查内容:对患者足部正斜位、正侧位以及骨部轴位片和侧位片进行拍摄,后分析检查结果。

1.2.2 观察组诊断方法 该组足部骨折患者实施多排螺旋CT诊断,诊断方法选择多排螺旋CT进行扫描,仪器型号为Philips Briliance16型,将管电压控制在120 kV、管电流设置为150~200mA、螺距设置为0.94、探测器组合设置为16×0.75mm、扫描野设置为200~250 mm之间、机架旋转时间为0.75 s、层厚与间距为1 mm,密切检查患者足部双侧部位,将外踝上方5 cm处至整个足部作为扫描范围,后分别采用卷积核B20、B70进行处理和扫描重建。最后的诊断结果由两名专业的骨科医生进行分析[2-3]。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且分析两组足部骨折患者检出率。对比且分析两组足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诊断情况。

1.4 统计该方法

对该次所有研究数据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核对后,用[n(%)]的形式,表示2组检出率和骨折部位诊断情况,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2组检出率

观察组足部骨折患者骨折检出率为85.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见表1。

表1 两组足部骨折患者检出率

2.2 比较两组骨折部位诊断情况

观察组足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检出率95.00%,高于对照组,2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足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诊断情况

3 讨论

足部骨折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骨折现象,该骨折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发病率,若未能及时对患者采取正确的处理,易导致其足部功能受到损伤,进而对其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响[4]。研究认为,对其进行早期诊断,能够尽快明确疾病类型,进而实施针对性的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X诊断作为临床常见的检查方式,其具有较多优势,如操作简便、经济、快捷等,能够准确检出多出骨折情况,尤其对于单踝骨折,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但该种检查方式对伴有足骨骨折和复杂性骨折诊断效果不佳,且检出率较低,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足部骨折成骨较多,且为不规则骨类型,易出现重叠现象,给临床诊断增加困难[5]。而多排螺旋CT则能通过借助容积扫描使扫描速度得到提高,同时还能降低漏扫、重叠现象的发生概率,对患者骨折分型和骨折部位进行确认,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利依据。多排螺旋CT其后处理技术较多,如MIP、VR和MPR等,其中MIP技术能够使原始大图像内的大密度像素投影至同一平面上,进而形成重建图像,能够将患者骨折部位的密度差异清晰的反映出来,进而将骨折细节充分显示出来,尤其对于隐匿性骨折和微小骨折等;VR技术属于多排螺旋CT的三维重建技术,能够将患者足部足骨髂的组织情况以及解剖关系清晰、置管、立体的显示出来,在对衰减软组织信息和重建曲线进行调节的基础上对患者骨质塌陷、骨折部位以及骨折累及的骨片分离、移位、关节面等情况进行直观的观察,由此提高足部骨折的诊断效果;MPR技术属于一类常用且简单的二维重建技术,能够将原始横断面的图像进行重建处理,利于获得冠状面、矢状面、任意斜面以及横轴位等二维图像,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能够对患者骨折横断面情况较好的分辨,进而对其骨折面进行多角度和多方位的扫描,继而对患者骨折线的走行、骨折面的塌陷程度、游离骨碎片的大小和数量、骨折的部位等情况进行观察,尤其对于部分细小的骨折,能够将其检出[6]。该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足部骨折患者骨折检出率为85.00%,相比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观察组足部骨折患者骨折部位检出率95.00%,高于对照组,2 组间相比较(P<0.05)。

综上所述,多排螺旋CT及其后处理技术在足部骨折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推广与探究。

[1]陈国煌,黄志鹏.浅谈多层螺旋CT图象后处理技术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6):1148-1149.

[2]张军胜,邵旭辉,张华文.螺旋CT与DR平片在显示足部骨折细微结构的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7,46(8):1018-1019.

[3]韩曼曼,崔权维,乌日开西·艾依提,等.虚拟现实技术在足部骨折辅助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3):378-382.

[4]毛立华,吴兴国.64排螺旋CT三维重建对踝关节细微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7,27(7):1418-1420.

[5]朱军海.螺旋CT重建技术在诊断跖跗骨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探讨[J].当代临床医刊,2016,29(6):2688-2688.

[6]覃延.螺旋CT在跗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3):254-255.

猜你喜欢
螺旋检出率部位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每个女孩都有不允许别人触碰的隐私部位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分析当归中不同部位有效化学成分
旋风“螺旋丸”
五个部位冬天尤其要保暖
奇妙的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