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骨伤科危重患者护理质量的体会

2018-06-29 07:47张群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下肢骨危重外科

张群

江安县中医医院,四川宜宾 644200

随着医学技术的日益更新,越来越多的护理方法被应用到实际临床中。目前,多项临床实践证实,护理质量改进方法在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1]。因此,该研究选取86例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加以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86例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由临床护理人员采用随机对称分组的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不同护理方法,每组患者43例。观察组43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龄范围为 22~78岁,平均年龄为(40.69±4.61)岁。对照组43例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16例;其年龄范围为 23~75 岁,平均年龄为(40.97±4.36)岁。此外,选取44例下肢骨外科护理人员,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护理两组患者,所有护理人员均为女性。两组护理人员在性别、学历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骨科危重患者;②患者及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其他严重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2]。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护理内容包括常规健康宣教、饮食干预、卫生清洁等护理。在健康宣教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述下肢骨外科疾病相关知识,以下肢骨外科疾病发病机制和预防方法为主。在饮食干预上,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表,指导患者多服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在卫生清洁上,定期早、中、晚3次为患者的病房进行打扫和消毒,保证病房的无菌性。

1.2.2 观察组实施改进质量护理 具体内容如下:①护理人员培训的质量改进护理。根据护理人员的护理基本情况,定期对改进质量小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培训内容应主要包括改进质量护理理念、护理内容、护理技巧及应注意的事项,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教育,使其始终以耐心、温和的态度面对患者。由此,为护理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②病例书写质量改进护理[3]。护理人员要详细收集患者的病例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在掌握患者基本病情资料的基础上,要了解不同患者的护理特点。根据所搜集和掌握的患者信息情况,详细的记录到患者病例档案中,并将其病情变化和护理特点变化过程,展现在患者的病例档案中。针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护理特点,为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护理。③个体化质量改进护理。护理人员在护理期间,要明确患者的病情状况,了解患者所患骨科疾病的特点。针对患者的实际病情,为患者提供与其身体相适应的护理。对于复合伤患者,在制定相应护理方案的同时,也要制定应急护理预案,通过向主治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前提下,为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对于需要长期卧床的危重患者,护理人员应定期3 h为患者翻身1次,避免患者因长期同一姿势卧床而发生褥疮。④心理质量改进护理[4]。通过院内自制的心理健康评估表,分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根据患者的心理不良情绪,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针对情绪抑郁的患者,护理人员要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通过语言安慰和鼓励的方式,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针对情绪焦虑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从患者的喜好角度出发,为患者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格什文的《蓝色狂想曲》等,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⑤高危因素分析质量改进护理。护理人员要通过对患者病情及术后情况的分析,明确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针对可能出现的肢体血栓、术后切口感染等现象,护理人员要定期巡视病房,询问患者的身体舒适情况,观察患者术后切口等,从高危因素的分析和及时观察,消除高危因素发生的可能性。

1.3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情况

经过对表1中数据的分析,观察组基础护理评分(95.24±3.75)分,对照组基础护理评分(87.36±3.85)分。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护理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对比结果[(±s),分]

表1 两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对比结果[(±s),分]

组别 基础护理 病案书写 知识知晓 安全管理观察组(n=22)对照组(n=22)t值P值95.24±3.75 87.36±3.85 5.354 0.238 96.05±3.25 86.41±3.37 9.537 0.002 95.35±2.58 88.02±2.36 7.682 0.134 96.25±2.15 89.47±2.69 6.108 0.284

2.2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

经过对表2中数据的分析,观察组十分满意率和满意率分别为83.72%和16.27%,均高于对照组。可见,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总满意度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人们生活方式日益转变的新形势下,骨科疾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多[5]。多数骨科疾病患者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实现治疗。基于骨科疾病的性质,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比例较高。目前,不少医疗机构为了提高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均对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但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该护理方法效果不够突出。部分学者曾经在研究中指出,对下肢骨外科护理进行质量改进,具有重要的作用[6]。为此,该研究展开探讨。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病案书写评分(96.05±3.25)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6.41±3.37)分,且其基础护理评分、知识知晓评分和安全管理评分,也都均高于对照组。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护理人员在改进质量护理下,其综合护理技术也得到提升,突出观察组护理方法对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此外,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7.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07%。由此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认可度更高,对其护理工作更加满意。分析原因,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护理内容具有常规性和普遍性,缺乏对患者实际需求的护理,护理效果不够突出。观察组采用的是改进质量护理。在护理期间,护理人员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出发,对各种护理内容加以改进,通过对观察组护理人员的综合培训,从根本上提升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和技巧。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观察组的护理内容更加全面,护理取得的质量更高。

表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结果[n(%)]

综上所述,对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实施改进质量护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充分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突出性应用价值。因此,在日后下肢骨外科危重患者护理中,可以广泛采用质量改进护理。

[1]吴春泉.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对策研究[J].吉林医学,2014,4(30):6840-6841.

[2]曲庆红.浅析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护理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3):154-155.

[3]和淑英.浅析护理重症骨外科术后患者的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9):306.

[4]赵玉兰.护理干预措施在重症骨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75):210-211.

[5]周菊.舒适护理对骨外科术后疼痛患者的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115,119.

[6]张莉.中医特色护理在骨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光明中医,2016,31(21):3204-3205.

猜你喜欢
下肢骨危重外科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X线与CT在下肢骨关节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
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老年患者单下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Ilizarov贯穿固定钢针和环形外固定系统治疗下肢骨不连的护理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