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生问题驱动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模式探究

2018-07-03 07:34卜志斌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卜志斌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科学发展,高中化学也随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求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进行综合性学习,主动探究、主动思考。教师可就问题驱动下高中化学概念教学模式进行科学探究,进而指导日常教学,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最终目的。

关键词:问题驱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3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22

高中化学作为理论与实践综合统一的科学学科,需要学生思维品质与操作品质的高效结合。对于各类问题能够通过不断的实践进而得到答案,完成章节内容的学习。然而问题驱动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教师的强行知识灌输模式打破,最终达到高效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一、 “问题驱动”的内涵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学为主,学生接受为辅。然而,新课改明确提出的“问题驱动”是以学生提问题为主导,教师针对提出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以此为依据进行问题分析、问题假设、问题探究,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顺利开展。“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化学的实践探索教学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他能够有的放矢的对学生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方向性的指导,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模式的驱动下,学生能够充分挖掘出自己的思维潜力以及实践能力。

二、 “问题驱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 立足于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理论学习为前提,实践操作为主导的学习方式,它是我们生活内容的集合体。化学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的科学学科,需要对基础知识进行扎实的学习之后,才能够灵活地指导我们的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晦涩难懂的知识讲授之前,往往需要对本节内容进行客观的牵引,立足于生活,为学生创设出相关的生活场景,使学生能够在课前感受到化学内容的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结合生活情景,采用“问题驱动”模式,将内容与情境紧密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思考、大胆提问的学习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二) 结合学生实际,创设化学问题

将生活问题作为导入来吸引学生进入学习内容,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一个更加直观地感受,最终回归到各章节内容的学习之中。高中化学教学的问题设定是至关重要的内容,决定着“问题驱动”的合理化,教学过程的成功与否。在设计问题时要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学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提出问题,使其易于学生接受,从而提升学生由简入繁的学习信心。例如,在《金属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生活中有哪些是金属?并且概述它的基本特征。教师可以利用这种方式来让学生通过对熟悉的金属进行分析,归纳其他金属的普遍化学性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 归纳整合资料,进行合作探究

教师通过立足实际提出问题激发出学生的兴趣,进而创设合理化的教学问题让学生逐渐进入更深层次的教学之中,紧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对问题的大致分析和归纳制作问题框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性探究,此时学生可以通过与同伴合作学习逐次解决这些问题,最终汇总。这一环节的实践有利于学生对于新问题的自主理解,同时对于新知识的掌握更加全面和深刻。例如,教师在进行《硝酸的性质教学》的内容时,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人数进行分组,要求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硝酸反应现象从而归纳其物理性质,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而且能够为学生自我评价创造足够的机会,达到多方位思考,多角度学习的目的。

(四) 总结学习经验,指导生活实践

“理论联系实践”是学习的最终目的,学习理论是为了最终指导实践。当学生自主思考、学习的水平得到提升的时候,课堂上学生的学便会变为学生的做。教师需将“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贯穿学习的整个过程之中,从而引导整个教学过程。“问题驱动”不仅要求教师对教学前进行问题创设,同时还明确要求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问题拓展,将课堂内容尽可能延伸到学生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从而充分改进课堂内容的单一性,更深层次的挖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全面理解。例如,《原子结构》教学中,教师进行内容拓展的问题创设时,可以延伸除了钠原子之外的原子知识,要求学生能够在知识拓展的内容中重温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巩固学习。

三、 “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对于高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问题驱动”能够为教师教学创设各种可能状态,能够帮助教师充分调动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终方便教师的课堂教学;“问题驱动”能够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将高中化学教学中各种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重要目的。“问题驱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思维,培养学生综合意识,充分发掘自己的学习潜能,从而促进化学学科的科学进步。

高中化学教学普遍存在学生积极性不高,学生参与度较弱的现象,因而及时改变传统灌输的化学教学模式是必然趋势。“问题驱动”正好应时而出,在课前能够将学生的关注内容与实际结合,满足学生的积极性,课程伊始能够根据学生兴趣所需进行科学理性的问题引导,探究过程中能够利用主要问题设置达到发散学生思维的目的,并且能够通过综合实践提升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最后利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达到巩固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目标。

四、结语

教师需要更加积极努力地实现主动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问题创设、解决充分融为一体的教学目标,充分将“问题驱动”贯穿于课堂的各个环节,使学生能够在学习问题之后,提升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指导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 王雁文.新課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有效策略[J].教育(文摘版),2017(1).

[2] 宋婷.基于认知灵活理论的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策略研究[D].西南大学,2014.

[3] 李飞虎.以“萃取”为例研究高中化学概念教学中对“先行组织者”的巧妙应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7(8).

[4] 姜宏文.基于化学实验进行高中化学概念教学的研究——以高中化学必修1中的概念为例[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0(12).

猜你喜欢
问题驱动高中化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