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样化教学的应用

2018-07-03 07:34徐云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应用措施小学数学

徐云

摘 要:数学作为中国教育的重点科目,在学生学习的初始阶段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后期的学习至关重要。针对数学知识晦涩抽象、难以理解的特点,教师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融入多样化教学,使数学课堂呈现出丰富多彩、愉悦有趣的课堂,为学生创建宽松、开放的学习氛围,促使学生开拓思维,积极探索,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特点与学生发展规律,多角度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多样化教学的应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多样化教学;应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8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55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从自身出发,以教授为主体,采用口头讲述等单一的形式向学生传授数学概念、定理、公式、规律、解题方法等知识,致使数学课堂呈现出枯燥乏味、机械死板的状态,不仅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拉低了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有效教学措施,转变旧的教学模式,开展多样化教学,丰富教学过程,促使数学课堂发挥出新的活力,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与探究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一、善用游戏式教学法,活跃课堂气氛

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分散,更容易被有趣的事物吸引,自控力不高,尤其是数学课堂知识逻辑性较高、理解难度大,学生需要付出较大的心力跟随教师的讲授,这样,较长时间的学习致使学生更容易出现精神疲惫的状况,这也是许多学生在一堂课的后半部分难以集中注意力的原因,此种状况拉低了教学质量。对此,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的合适时间设置有效的游戏,在吸引学生兴趣的同时放松学生高度集中、高度紧张的精神,促使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在学习中玩乐。教师应该深入数学教材,寻找设置游戏的切入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将数学知识有效融入课堂游戏之中,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合理展开补充教学。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一课时,教师可以预先准备几组题目,将题目写在小纸条上,并将每组题目放在各自的盒子中,教师在教授学生掌握基本的20以内的加法运算方法之后,将学生分组,并让小组的成员上台依次排开,第一位学生抽取盒子中的一个题目,将题目读出并计算出结果,公布计算结果之后,这位学生将盒子递给下一位学生抽取计算题目,这位学生走到队伍最后,这样以接力的形式每组依次上台,教师规定相同的时间,计算正确题目数量最多的组获胜。教师应允许学生口算困难时借助黑板进行笔算,并在最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对计算出现问题的学生加以关注,给其必要的指导帮助。这样,通过小游戏的设置,教师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激发了学生竞赛的欲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大了学生的参与力度,有效检验了教学效果与学生掌握知识水平。

二、合理运用实践教学法,为学生提供运用知识的平台

教学不仅仅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环节,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学会运用自己的判断,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更好地生活。教师应该善于主动地为学生创建运用知识的平台,利用实践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的思考探究发现问题、深入理解问题、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教师应善于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导学生明确书本知识与生活问题的内在有机联系。教师更应引导学生学会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帮助学生提高运用基础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统计》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掌握统计的概念、收集数据以及简单地绘制图表之后,给学生布置以全班为单位的实践活动:班级要庆祝元旦,请学生合力调查班级学生喜欢的水果、饮料及娱乐活动,收集、整理数据并绘制成表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行分配任务,学生可以采用分组分配也可以采用个人分配的形式,将大部分的设计、规划权利交给学生,教师只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教师为学生提供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化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最大程度的输出知识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同时,教师要促使学生在活动实践的过程中提高合作能力与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三、有效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使学生共同进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面对全体学生进行教学,忽略了对教学的细化,致使程度不同的学生接受的是同种程度的教学,这种状况下,一些基础较薄弱、理解能力不强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学习数学的难度,进而失去学习数学的信心及兴趣,而基础较好的学生难以真正得到引导与发展。对此,教师应该认识到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展分层教学,深入学生内心,全面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学习能力与学习特点,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层次,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学指导,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得到更进一步提升。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基础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注重为此类学生提供更细致、简单易懂的例子等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指导其掌握牢固基础知识;第二层为发展层,教师应该注重指导此类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思维,开拓其数学思维;第三层为习惯层,教师应引导此类学生注重总结其有效的学习经验及技巧等,帮助此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及应用知识的习惯。这样,通过分层教学,教师细化了数学教学的任务,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逐渐进步发展,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

四、结语

多样化教学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使数学课堂融合了多样化教学的优点益处,然而,教师也应该认识到,吸收优点的同时,在多样化教学的影响下,数学课堂也可能会出现多样化教学中的问题。对此,教师应该深入研究多样化教学的具体应用条件及实际效果,减少甚至避免多样化教学下教学问题的出现,使小学数学课堂成为形式丰富、过程多样的新型课堂。

参考文献:

[1] 于丽萍.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实践探析[J].新课程导学,2016(2).

[2] 詹茂林.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探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7).

猜你喜欢
多样化教学应用措施小学数学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中职声乐教学中多样化教学方式的运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