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化错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18-07-03 07:34马洪奎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马洪奎

摘 要: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小学生因为三观认知、思维能力、良好习惯养成等均还未成熟,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对“错误”这种资源的使用则成为现代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化错教学”是由华应龙先生创立,是为了激发学生主体作用、强化学生认知而建立的教学思想。教师可以利用错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利用学生分辨提高强化认知效率,诱导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纠错意识,不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提高其认知能力。

关键词:化错教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09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57

在教育界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教室就是出错的地方,没有错误充作阶梯,人也无法登上正确结果的高峰。学习就是一个从不懂到懂的过程,而在过程中因为自身的不完美、知识缺陷就导致了错误的发生[1]。在小学数学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思维能力不足、学习习惯不良好、性格特点粗心大意等都可能导致差错的发生,而此时错误的举措将直接影响学生接下来的学习进展。在大部分时间里,学生犯的错误反而是一种价值极高的教学资源,因此教师要化错为资源,积极进行化错教学,帮助学生不断构建新的、正确的认知。

一、利用错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小学数学的化错教学是指利用学生可能发生的错误认知,使之与正确的认知结构相互对应,在相互对立中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强化正确的数学认知,以到达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受限于年龄、心理水平、认识能力等,小学生出错是极其常见的现象,可能是认知错误、也可能是思维错误。此时教师不应过于苛责和批评,只要及时纠正即可变废为宝,加深学生印象,强化正确认知[2]。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暴露认知错误,使其充分认识自身,并在错误的引导下,积极探索正确的认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在进行扇形知识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进行相关知识的预习,在课堂上画出一段圆心在下的弧线,并让学生在此基础上向下画出一个扇形,教师可查看学生画画的情况,检查其操作规范,是否有错漏。通过观察发现许多学生画出的扇形都存在偏右或偏左的情况,教师可让出错的学生将其所画图形展示,并询问全班学生是否准确,如何修改等问题,在找错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并指出其没有对称的主要错误,再按规范步骤重画一遍。通过讨论错误的原因,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化正确认知。

二、利用学生分辨,提高强化认知效率

小学数学课堂中化错教学的运用是允许学生出错,是在极力避免的情况下出错,通过暴露的差错引起学生的分辨和辩驳,以达到纠正学生错误认知,强化学生正确认知的目的。因此教师要注重“化”的过程,在引导学生亮出差错后,让学生之间进行比对与争辩,培养学生正误对比间的差错分辨能力,如此让出错的学生和未出错的学生都获得提升[3]。在暴露学生错误之后,分析其中内涵,深入教学活动才能将化错教学运用到实处。在化错教学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错,对学生正确部分给予热情的肯定,针对错误的部分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切身提高学生认知效率。例如,在小学低年级双位数加减教学中,通过算法口诀学生能快速将答案算出,明白个位数与个位数相加减、十位数与十位数相加减,但是时常有部分学生会忘记进1和借1的过程,导致结果出错。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讲述解题思路,并让正确的学生讲述思路,让所有学生争辩,形成正误对比,将整个过程分解,让学生清晰的明白规范的解题过程和正确的解题思路。

三、诱导认知冲突,培养学生纠错意识

化错教学是在暴露學生差错的同时对其进行纠正,是强化正面认知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的原因主要为注意力不集中、意识重点理解不清楚、计算出现失误、逻辑推理混乱等,当明确学生出错时,学生自身会产生纠错的内在需求,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各自将思考过程摆出,在有意识的论争中,引导学生逐渐寻找到出现差错的原因,在提高学生分辨认知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纠错意识。在学生相互辩驳、交锋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行为态度上的纠错。成绩较好的学生可能会存在优越感,在其他学生出错时容易发出嘲笑,做出鄙视的行为。这种洋洋得意的情绪既给出错的学生造成心理阴影,影响同学之情,又会使得其自身性格畸形发展[4]。例如,在“追击问题”的教学中,包含了速度、路程、时间等多个元素,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而言难度较高,常导致其出错,教师让出错学生讲解解题思路,引起其他回答正确的学生的反驳,在互相辩解中寻找正确的解题思路。如果这时回答正确的学生嘲笑出错学生,教师可及时制止,并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引导学生,使其学会理解尊重他人,帮助学生建立好的人格。

四、不断培养学生反思意识,提高认知能力

化错教学的运用可使学生牢记当下所犯的错误类型,通过解析其中内涵机制,帮助学生明白错误产生的原因,使学生在反思中获得更深的领悟,从而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在教学过程中,每一次化错都要使学生明白错误为什么发生,引导学生对自身思维及认知进行不断反思,对促进学生谨慎思维品质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践,以实际例子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反思中引申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五、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小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且在极力避免的情况下出的差错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正确答案,强化正确认知。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误,通过化错教学将其转化为优秀的教学资源,让学生暴露出错思想过程,解析其中内涵,争取杜绝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化错教学可使学生学会找错、改错,帮助学生养成纠错、反思的意识,为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 杨小秋,陈嘉雯.从“试”到“悟”的小学数学教学“融错”策略的应用[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7(11):48.

[2] 朱卫文.“融错”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子月刊,2015(7):34.

[3] 唐玉玲.慧眼识“错”,化“错”为美——例谈“化错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7(9):74.

[4] 李培芳.显见与隐匿共存拾错与引错并举——以《扇形》为例谈化错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7(1):4.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