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转变历史教学模式,培养历史核心素养

2018-07-03 07:34李玲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新课改核心素养

李玲

摘 要:随着课程的深化改革,教育者在开展历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转变了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构建学生核心素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转变历史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改;历史教学模式;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0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68

在新时代背景下,各行各业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将来会走向社会。国家政府加大了教育的改革,将教育与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第一要素,以学生德、智、體、美、劳的发展为教学目的,培养具有爱国主义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一、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意义

在中学教育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还不够成熟,在学习上缺乏自我约束和恒心,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不是很高。家长和教育者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只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造成学生道德素养缺失。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育者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上分析学生的发展需求,解析教学课堂,选择新颖的教学材料,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历史学科是一门集成性比较高的文科类课程,强调在人文性基础上寻求历史性与实用性的价值。结合学生实际生活,整合文化、地理、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教育者在历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在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核心素养对学生终身发展和工作生活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中学历史学习过程中通过教育者的引导和教学内容的灌输,提高自己的合作参与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使学生具有时代需求的品质与情怀[1]。

二、改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措施

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教育者需要引进先进教学技术,学习最新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以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理念为基础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不断推动学生健全发展。教育者作为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引导者、合作者、参与者,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高,还要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措施有以下几点:

(一)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史实,以辩证角度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使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深度剖析历史问题。将历史事件涉及的社会背景、文化、政治思想等内容有效总结,有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背景的深度解析。教育者可以借助乡土史,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引导学生在探究历史的过程中,深入了解历史文化。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不仅体现了素质教育,更突出了人文修养。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过程中,不仅可以充分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同时有效强化了自我历史思辨能力[2]。

(二)使用先进教学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历史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技术,将教学材料与相关的视频、音频和图片结合在一起,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该章节的学习中,教育者可以在开讲之前先为学生播放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些历史影视视频,通过简短的视频和图片使学生能够大致了解当时的风土人情,然后为学生布置问题:“中国传统主流思想是什么?”“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等等。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课文内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我国的传统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孟子;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庄子;墨家代表人物是墨子;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等等。教育者可以使用PPT教材帮助学生理清该部分内容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能够为学生还原当时的历史情境,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历史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我独特的价值观念[3]。

(三)丰富教学方法

在原先的历史教学中,教育者使用“灌输式”和“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和考点告诉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学生没有充分了解历史事件,就只记住了事件发生年份或者事件带来的后果,处于一种囫囵吞枣似的学习状态中,长此以往不仅会造成记忆混乱,还会感到学习困难、枯燥。教育者需要转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为学生设置教学计划与目标,做到因材施教[4]。例如在“戊戌变法”的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可以先为学生介绍变法的历史背景,然后使用小组合作方式对教学内容展开讨论,使学生想到当时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异想天开地想要依靠光绪皇帝的支持来进行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危局的维新变法运动,再利用多媒体播放康有为针对德占胶州后的险恶局面,写出了《上清帝第五书》,书中侧重强调“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别无他图”,并让学生观看唯变法图强才可以救亡图存的视频,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变法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使学生能够感受到中国当时的危机,了解戊戌变法产生的历史根源。在教学活动中使学生明确历史发展规律,能够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强化自我历史文明观念,在学习历史内容的过程中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历史观,能够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分析历史问题。

三、结语

在传统教学中教育者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比较被动。教育者需要整合教学资源,转变教学模式,结合有趣的教学案例,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在历史教学课堂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周维婷.浅析历史核心素养下历史四要素的作用[J].现代职业教育,2017(12):68.

[2] 李汉文.谈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6(32):41.

[3] 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旬,2017(2):26.

[4] 刘链.改变历史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初探[J].成才之路,2014(34):42.

猜你喜欢
新课改核心素养
紧跟新课改新布局,提升一轮复习效率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