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研究

2018-07-03 07:34田苗
学周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田苗

摘 要:针对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借助采用微课程教学的模式,能够着重突出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打造更为精彩丰富的教学环境的一种全新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优化知识点的理解方式与效果。目前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更加重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且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成长与发展。本文立足于核心素养的基础,分析与研究小学语文微课程开发的对应问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微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21-014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1.090

由于信息化时代背景的脉冲影响,微课程开发一度成为教育界热议的课题,当前教育领域的一大热点也是在探讨怎样科学且高效地开发与设计微课程。微课程的教研工作进一步从对“形”的关注演变为对“质”的聚焦。伴随小学教育的不同学科中开始普遍运用微课程,这为新课改提供了有效的借鉴路径。鉴于小学语文的课程特点与小学生的基本特征,可以将其作为开发微课程的重要阵地。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于,怎样确保小学语文开发微课程的方向、思路及运用效果的正确性和实效性。另外,随着国内外逐渐掀起的核心素养培育浪潮,其已成为新时期教育的新观念,为全面落实树人立德指导思想、深化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不可否认,落实具体的核心素养必须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系统链接。

一、开发语文学科特色核心素养

(一)深度探寻语文学科的课程教材资源

许多语文教师都会产生疑问,不知从哪里寻找语文课程的丰富资源,以及如何去获取这些素材。其实在开发微课程资源时,往往缺失的是善于发掘资源的深度思考。小学义务教育的语文课本中,不同的单元内容均是依据其主题内容的关键词所组织构成的,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特别是针对综合性教学这一板块,其较强的实践性与灵活多样的形式特征为师生提供了大量的课程开发资源。特定地域的特殊文化背景、独特的校园文化环境或者班级文化,均是语文学科的宝贵课程资源库。小学语文微课程所开发的资源丰富多彩,它涉猎到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如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以及民族风格的文化遗产等,都是微课程致力于开发的资源。语文教师应擅长观察,注意留心学生的近况,并捕捉生活中的实用资源。

(二)充分挖掘多样性的课程资源

在微课程的开发建设中,学校及教师应充分发掘社区资源,将社会中的不同信息资源和元素经过加工整理后逐步引入校园与班级教学。语文科目课程教学中的许多资源内容都需要学生将所习得的知识转换成现实生活中的动手操作技能,学校应将语文科目的课程资源积极扩展至社区活动中,使学生走入社会,切身体验社会活动,为他们打造深刻的印象。在学生家长的群体中,由于拥有各种职业类型,因此就会获取各类职业资源,这是语文科目作为工具性学科和人文性课程相统一和有机结合所必需的。各类职业可以使学生把各种学习知识点转化成切实可行的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接受与理解本身生硬的语文知识。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语文微课程开发策略

首先,应重点关注微课程针对学生在小学时期培养自身核心素养的终极效果。在现阶段科技水平日益提高的局面下,微课程的诞生与运用可以极大改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養。在具体教学环节中,微课程能够使学生更清晰地理解并熟知语文知识点当中的部分概念与事实性内容,为他们创造更为生动活泼且富于生趣的学习环境,使其逐渐热爱语文课程的学习。合理开发微课程,能够使学生本身拥有更强的自学能力。在微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在开展教学任务时,能够扮演真实的引导者角色,充分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机会与空间,这有利于发展与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针对部分需要学生动脑思考与动手操作实践来应对的问题而言,运用微课程也可以简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学生借助动手实践与动脑思索,能够有效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效果,突破语文学习中的众多障碍。此外,在开展与运用微课程教学模式的环节中,也可以适当延伸教材文章内容,使用丰富实用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呈现出更多的知识内容。

其次,要将微课程当做增进学生理解与领悟语文知识效果的一把利刃。在对其进行开发的环节中,教师须考虑其教学步骤的针对性,并且完美融合微课程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在参与学习的环节中,习得和掌握课文内容,从整体角度加强自身的分析能力。比如讲授某节课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部分与其描写内容有关的风景图片,并且配合课堂进行有效导入。将导语配合引入微课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课文,同时也帮助他们从细节角度深入分析文本内涵。同时教师也要立足于学生的角度和视野,使其收获更为丰富与优质的语文知识的学习体验。

再次,微课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针对语文素养而言,读写能力是尤为关键的核心素养内容。在微课程教学开展的环节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在小学时期自己的具体学习水平及语文基础,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高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同时全面加强语文读写能力。譬如,在讲解某篇课文的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更为深刻地领悟某种情感或精神世界。为深化及渲染学生某种情绪状态的效果,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系列相关情感表达的音乐歌曲,同时满怀感情地进行朗读。在朗读环节,教师也应着重强调教材内容细节的描述与作家的各种情感。这样,学生对于语文阅读就能够产生更为深刻和感同身受的认识,在微课程的作用下,充分领悟表达自我情感的方式与途径。此外,围绕写作教学方面,教师也可以联系学生的个体特征,应用微课程来传授一系列常用的写作方法,以供学生展开思考与分析探究。

综上所述,开发微课程已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任务中应当注重的一个全新热点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中,教师需要善于创新教学模式,同时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成长。教师自身也应积极参与开发与研究微课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与约束,打造更为有效、新颖的教学课堂。

参考文献:

[1] 陈海玉.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渗透”教育[J].赤子,2016(21).

[2] 张丽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

[3] 徐碧良.小学语文中核心素养教学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35).

[4] 杨道宇.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教学[J].教育探索,2016(10).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