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8-07-04 02:09俞祚柏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事物高中物理

俞祚柏

摘要:学习迁移理论被广泛地运用在高中教学中,但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还不太成熟.本文通过对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将影响该理论应用的因素进行分析,通过设计教学案例,促进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发展.

关键词:高中物理迁移理论应用

迁移理论是心理学研究的一项结论,迁移理论在国内外各个领域已经被广泛应用.将迁移理论合理地运用在教育领域是诸多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课题,这一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迁移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如凤毛麟角,在研究迁移理论的过程中由于没有过多的教学案例,使得研究进度十分缓慢.但研究迁移理论对高中物理教学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将迁移理论广泛应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上一定能够促进教育事业的进步.

一、认知迁移内涵,夯实理论基础

学习迁移是指通过另一学习环境内的学习效果来影响正在学习的学习效果,这种学习效果的影响存在正反两面性,既可以给正在进行的学习带来积极作用,也能够给正在进行的学习带来负面的影响.要正确地判断影响的正负性,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一面,促进正在进行的学习.学习迁移可以是知识迁移,也可以是技能的迁移,甚至是领域的迁移,只要是两者存在相似性便可以进行学习迁移.

例如,在学习左手和右手定则时,就可以运用学习迁移,既可以区分两者,也可以联系两者,更好地记忆两者的作用.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安培力的方向,右手定则可以判断生成电流的方向,这时可以通过学习迁移分析两者的相似性,同时记忆两个概念的相同性,分开记它们的不同性,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构建迁移策略,挖掘生活素材

高中物理知识点多、知识面广,对于初入高中的学生来说很难适应高中的教学模式.这时教师可以利用迁移理论,利用学生平时容易接触到的事物举一些例子更好地阐述物理概念,让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将物理概念和现象与身边的事物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对身边事物的了解迁移到物理概念和现象.这种方法从学生自身对事物的了解出发,需要教师合理地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角度去了解、去感受.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对事物的认知,将概念通过事物来阐述,使得抽象的概念形象化、简单化,有效促进物理概念和物理现象的教学.

例如,在解释自由落体运动时,可以以篮球和铅球为例,在同一高度同时放下两球,让两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提问学生两球是否同时落地.利用这个与生活紧密联系的例子,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获得学习知识的动力,通过现实生活经验做出判断.但有时候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当学生所給答案错误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给学生做出解释,在解释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学生对讲解内容的反应.若学生对问题还存在疑问,应当从问题本身出发,利用迁移理论让学生理解题目的意思,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自己通过思考获得问题的答案.

三、优化迁移应用,强化概念理解

通过产生式迁移理论,教师可以更方便地解释物理概念的不合理性.许多错误的概念很难通过现有的知识来推翻,这种概念始终是物理课堂上的难点,教师一般也很难解释清楚,只能单纯地判断对错.在面对这种概念时,教师要用现有的理论知识进行推导,从产生式迁移理论出发,组织知识来揭示概念的不合理性.这种通过组织知识来揭露概念不合理性的方式,能够最大化的让学生理解知识,避免让学生对已掌握的概念产生疑虑.

例如,再解释“摩擦力的方向总是和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这一错误概念时,可以给学生举爬山的例子来推翻这一概念.在爬山时,如果摩擦力的方向竖直向下,重力也竖直向下,这两个竖直向下的力会使人做竖直向下的加速运动.在解释这一错误理论时,通过产生式迁移理论从生活常识出发,组织知识揭示概念的不合理性,使学生顺利获得正确的概念理论.

总之,高中物理是一门内容复杂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运用迁移理论来学习物理知识.学习迁移理论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联系相似的知识点,并区分它们的不同,加深记忆.将学习迁移理论合理地运用在高中物理教学中,能够促进高中教育的发展,为我国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事物高中物理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莲心宝宝有话说
奇妙事物用心看
高中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物理实验
春天来啦(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