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2018-07-04 02:09夏定强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新课标生活化数学知识

夏定强

新课标明确指出,高中数学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意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实际构思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解决数学问题,启发学生对数学思维的敏感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学科的亲切,实现学生从基础知识层次向生活实践能力的过渡.下面简单探讨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一、秉承生活化教学理念

杜威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也就是说,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这也是新课标对现代教学的要求.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上,要开展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做好课堂的组织者与引导者,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联系学生所能理解的生活方式,将高中数学枯燥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充分了解教材与教学内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教师所传达的思想很重要.学生会无意识地对教师的行为进行模仿.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只有从内心认同这一观点,才能实现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1.课题引入生活化.在学习新内容时,课题引入生活化,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高中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人际交往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对待他们的教学方式不能像对待初中学生那样,要让学生自己掌握学习方法,主动构建知识体系.在导入一堂新课时,教师要收集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材料,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导入的生活经验与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生活经验相重合,使学生感受到熟悉感,不由自主地跟着课堂进行探索,在亲近数学中得到启发,发现不同的解题思路.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什么样的生活经验都是为了教学服务的,教师要注意把握创设情境的尺度,不能为了吸引学生而过分引入生活化内容,否则课堂教学重难点的时间就会被削弱,起到反作用.

2.教学内容生活化.教育本身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学生在校期间获得一切感受都是走向成长的道路,在高中进行的一切活动都是本身生活的一部分.这一点来自陶行知的理论‘生活即教育.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注重对题目的解析,关注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解题,对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重视不够,造成学生将学校学习与社会实际分得太清楚,尽管理论成绩比较优秀,但是面临具体问题却无从下手.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是一个将教育还原给生活的过程,教育本身就应该如此.我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总结概念形成理论.实际生活是教学内容的前提,教师要帮助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从而实现将理论转化为能力的目标.

3.作业布置生活化.课后作业是学生对自己所学问题进行自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实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注重问题的质量,抛开以往反复多练就能进步的思想.学生的提高是建立在对问题的思考上的.理论性太强的题目,会引发学生枯燥无聊的感觉.将作业布置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发现问题的思维模式.通俗来说,数学教学就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一种培养,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课本中走出来,感受到将数学应用于实践的趣味性.

三、开展生活化高中数学活动

素质教育虽然得到发展,但是现在对学生的检测还是需要考试.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最终要帮助人类实现更好的生活.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层次,教师要开展一系列数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设置比赛.数学竞赛学生都不陌生,要改变以往只针对知识理论的競赛性质,在比赛中引入生活情境,比赛者是以通关的形式去终点.又如,举办数学小活动,让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数学实用小知识,数学名人故事等.再如,举办一些水平高一点的数学逻辑推理大赛.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不同的数学知识,对数学思维有一定敏感度.高中学生的抽象思维已经逐步发育完善,面对抽象的数学名词、数学知识已经能够理解,但还是需要老师的帮助引导.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高中数学生活化教学是新课标倡导的教学模式,也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总结并创新的一个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探究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然后将这种关系巧妙地传达给学生,再结合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水平、社会经验因材施教.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要与时俱进,用适合当前教育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构建生活化数学课堂,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

猜你喜欢
新课标生活化数学知识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