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2018-07-04 02:09徐文明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8年6期
关键词:主观性过分铅笔

徐文明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为了顺应教育发展的需求,满足学生的学习诉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转变.实际上,转变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将原有的不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重新推翻,建立起新型的教學模式,是一个需要不断磨合的漫长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阻碍转变的进程.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构建完美的教学平台.

一、刻意强调学生的主观性,忽略价值理解

教学理念在不断地更新,以学生为本这一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教学模式的核心.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教师的做法并不得当,刻意强调学生的主观性,总是想着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教学服务,反而忽略了教学的真正价值.比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以及创新能力,过分制造一些不唯一的答案;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在课堂上划分出大量的时间供学生探讨问题,一节课下来学生各执一词并没有得出统一的有建设性的意见.这些都是过分强调主观性造成的.在强调学生的主观性时,教师要让学生在一定的范围内发挥主体作用,有方向性地学习和思考.

例如,在讲“等差数列前n项和”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在一个V型架上,最低一层放一根铅笔,每往上一层就多放一根铅笔,那么到第100层的时候一共有多少根铅笔在这个V型架上?对某一个问题进行讨论,实际上就是限制了学生的思考方向.经过思考,学生将这个问题抽象成一个数学问题:1+2+3+4+5+6+…+100=?然后利用高斯的计算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将100个数字分为50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为一组,第二个数与倒数第二个数为一组,每组数的和相等,求出总和为5050.接着,让学生以高斯的做法作为启示,探讨如何计算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

二、过分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缺乏合理引导

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要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强调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正是由于这种过分的强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过于自主.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在学习时需要老师的合理引导,需要老师的及时帮助,需要老师的提点纠错.所以说,过分自主的学生反而会在学习过程中无法突破自己的潜能,学习水平止步不前.为了让学生接受新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给予学生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在让学生保持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让整体学习方向变得明确清晰.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不等式”时,为了让学生的学习具有方向性,我对学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引导.首先,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坐标系,并尝试画出二次函数f(x)=ax2+bx+c(其中,a>0)的图象.众所周知,这个函数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与x轴相交于两点x1、x2.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所画的图象,他们发现当y>0时,对应的图象在x轴上方,对应的x取值范围为xx2;当y≤0时,对应的图象在x轴下方,对应的x取值范围为x1三、过于强调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内容泛化

猜你喜欢
主观性过分铅笔
耳鸣掩蔽和习服治疗在主观性耳鸣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飞扬的铅笔屑
三支铅笔
列控系统过分相特殊场景的探讨
法官判案主观性减弱
校园欺凌,不是“开过分了的玩笑”
“没准儿”“不一定”“不见得”和“说不定”的语义倾向性和主观性差异
从情态角度看语言意义的主观性
不要过分强调“百折不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