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惑”下的痛点

2018-07-06 10:12姚尧
中国经济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上云痛点制造业

姚尧

如果能在行业和地区上率先树立标杆,就有可能带动工业互联网行业的联动发展。

日前,赛迪顾问发布的《2018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演进及投资价值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5700亿元,同比增长13.6%,增速领先于全球工业互联网市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占整体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22.5%,未来15年市场规模或将超过11.3万亿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诱惑,却有业内人士表现出担忧之情。他们认为:由于缺资金、缺标准、缺安全和缺人才等行业痛点的存在,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然较低,部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转型意愿并不不强,行业仍面临诸多困境。

市场体量巨大

5月16日,四川省“万家企业上云”第一批云平台推荐目录正式发布,这标志着四川省“两化深度融合,万家企业上云”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预计到2020年新增上云企业10000家。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前期调研中,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上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据他介绍,“企业上云”分为基础系统上云、管理上云、业务上云三个层面。基础系统上云包括IT资源等;管理上云包括人力资源、财务管理等;业务上云则包括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销售等。“‘企业上云只是基础工程,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才是高阶表现。”他说。

一项针对中国制造业企业的调查显示,九成企业打算采用工业云,三成已上“云”企业希望加大预算,用工业互联网改造传统制造业。据分析,企业希望加大工业互联网投入其实是很现实的考量。

如果一条生产线的工作人员数量可以从170人降低至60人,型号更换时间可从40分钟降低至7分钟,而产品质量控制点却可以从5个增加至上百个,这些积极变化都来自于人与设备的互动和设备与设备间的互联,将工厂生产的协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这是位于我国广州的一家白色家电生产企业的智能化生产线正在发生的喜人变化。

据该企业有关负责人介绍:“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的优势是十分明显的,虽然企业工人的数量不再增加,但产品数量却在增加,产品的交货周期正在缩短。”

我国在2017年11月发布了发展工业互联网的国家战略,随后包括江苏、浙江、广东在内的多个制造业大省也出台了实施方案和扶持政策。业内人士认为,这必将刺激企业产生一系列需求,市场规模无可限量。

工业互联网的市场规模到底有多大?浙商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郑丹丹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据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统计,2017年规模5700亿元,2020年将达到万亿元。从另外一个角度看,2017年全国工业投资达23万亿元,工业互联网的投资只要在其中占到约3个百分点,就已达到5000亿元的规模。而同时,工业投资中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互联网相关投资,相信带来的回报将达2个百分点甚至更多。

痛点尚待解决

我国的工业互联网虽然与发达国家同时起步,但依然面临关键基础能力不足、生态构建能力不足和保障支撑能力不足问题。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制造业中的渗透率仍较低,行业布局面临缺少资金支持、没有行业标准、安全问题瓶颈和缺少尖端人才等行业痛点尚待解决。

首先,成本高企一直在制约中小企业向工业互联网转型的积极性。

“犹豫”、“观望”仍是众多企业对工业互联网的态度。据许多业内人士反映,成本问题、技术是否成熟,以及市场是否真正接受新技术应用的具体模式,都令企业踌躇不前。美云智数智造云事业部经理陈昕乐比较了解企业的顾虑。他说:“制造业天生不是数字的,而是物理的。工业设备数字化改造和数据联网只是第一步,但这却意味着巨额资金的投入。”据了解,设备数字化改造需要的前期投入较多、回報不明确、相关补贴不能及时到位让很多企业不敢轻易尝试。此外,相比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更注重技术的可靠性、稳定性,因此技术成熟度已成为众多制造业企业决定是否上“云”的重要考量因素。

其次,标准模糊增加了企业的数据采集难度,制约企业投入积极性。

数据采集在工业互联网的建设中属于基础中的基础,而这也成了企业普遍面临的最为头痛的问题。据众多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数据接口、格式标准不统一导致数据采集难的问题是现阶段的一大难点。

据了解,我国制造业装备种类繁多、生产厂家众多,行业通用的标准体系与关键标准缺乏是各个行业的老问题。而机器设备和相应的管理系统也缺少统一集成,这就难免为互联互通制造了障碍。

最后,安全问题仍然是制约整个行业发展的最大问题。

郑丹丹说:“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之所以慢于消费、民用领域,主要由于安全问题带来影响更为严重。举个例子,民用互联网受到攻击,可能会带来个人信息的泄露,造成金钱损失。但工业领域受到攻击,除了经济损失外,还可能造成人身安全的重大影响。”

因此,如果说当前是工业互联网的培育期的话,在一些加工、精细制造等轻工业上,更易普及形成示范效应。多举措寻突破

工业制造和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已得到充分发展,其创新实践和运营成果对工业互联网具有推动作用,加上政策层面的因势利导,在充分调动起市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后,工业互联网在我国大有可为。多位业内人士提出,从细分行业、以及不同场景寻求突破是解决工业互联网面临难题的法宝之一。只有在行业、场景和地区上树立起标杆榜样,才能带动整个产业的联动发展。

日前,广东省出台了数项政策措施,其中不少就与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直接相关。如采取按需付费、以租代买的模式降低企业信息化一次性投入成本,同时辅以公有云平台、网络使用不低于30%的降费优惠政策。政府的目的十分明显,就是希望企业尽快上“云”,先实现数据的积累,逐步吸引其他企业进入。

数据标准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引擎。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只有主管部门出面会同行业相关方制定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数据格式和接口,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才能为我国争取到工业互联网发展的红利。现阶段,可以先分行业制定统一标准,然后再实现跨行业的统一接口,而市场占有率较高的龙头企业应该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对于安全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信息安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数据立法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根本之道。他认为:“只有技术和管理相结合,建立起设备、控制、网络、平台和数据五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才能切实提升工业互联网的安全防护能力。”

猜你喜欢
上云痛点制造业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架构及视频智能分析
高速公路视频上云工程建设浅析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聚焦学前教育 破解民生“痛点”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自然资源应用系统“上云”研究与探讨
企业上云成数字化转型必经之路
直击“走出去”痛点
解决痛点
解决食材配送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