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市旅游气候资源评估分析

2018-07-07 03:22葛意活吴蒨茵黄远盼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18年2期
关键词:气候资源贺州市贺州

黎 馨,葛意活,吴蒨茵,黄远盼

(贺州市气象局,广西 贺州 542899)

1 引言

贺州市地处广西东端,是湘、粤、桂三省(自治区)交界地,境内山地多,平原少,主要旅游景点有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贺州温泉、黄姚古镇等[1],既有山水风光型旅游区,又有特色人文景观及民族风情体验区。贺州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太阳辐射强、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9.5~20.2℃,年降水量1561.7~1992.6mm,4~8月是全年主要的降雨集中时段,累积降水量为1043.4~1389.4mm,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7~8月受热带气旋外围下沉气流的影响,极端最高气温在36~39℃之间,极少数年份在40℃以上[2]。

气候资源是自然风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气候舒适程度决定了旅游季节的长短[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户外活动带来的乐趣和健康生活理念渐渐成为休闲旅游的主流,不同的气候资源影响旅游的舒适度和旅游项目的开展[4]。目前,针对贺州市旅游气候资源的研究,尚未见到专门文献,因此评估分析贺州市旅游气候资源,能为全面、科学地开发利用贺州市旅游气候资源提供科学依据,对促进贺州旅游事业发展,保护贺州市自然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7]。

2 资料和方法

采用1981~2010年30a贺州市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和姑婆山、大桂山等热门景点建站以来的自动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降雨量、相对湿度、风速等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

根据气象行业标准[8]《气候季节划分》的规定,采用5日滑动平均法对逐日气温进行统计分析,5日滑动平均气温在10℃至22℃为春季和秋季,5日滑动平均气温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

3 旅游气候资源评估

3.1 气温评估分析

根据气候季节划分,贺州市冬季仅有43d(12月26日~次年2月6日),夏季长达163d(4月26日~10月15日)。贺州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为9.5℃,极端最低气温-3.5℃出现在1992年;7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8℃,极端最高气温40.9℃出现在2003年。气候学上将日最高气温≥35℃的时段称为酷暑期,贺州的酷暑期累年平均天数约为27d,且多数集中在三伏天。

表1结果表明:姑婆山森林公园和大桂山森林公园夏季平均气温分别为23.5℃和25.4℃,明显低于贺州站,姑婆山基本无酷暑期,气候凉爽,舒适宜人;大桂山离市区距离较近,受热岛效应影响,有较短的酷暑期。冬季,与贺州地面观测站平均气温相比,大桂山平均气温约偏低1℃,姑婆山平均气温偏低3℃左右,姑婆山更容易出现雾凇、积雪等景象。

表1 姑婆山、大桂山森林公园自动站气温资料统计分析

3.2 舒适度评估分析

一般情况下,晴天、多云、阴天以及日降雨量<0.1mm零星小雨天,适合旅游出行。贺州全年≥0.1mm雨日为162d,而适合出行的晴、多云以及阴天天气多达203d(表2),适宜游客游览贺州的风景。其中2~6月各月适宜旅游日数少于半个月,9~12月各月旅游天数都超过20d,因此秋季至初冬这段时间降水较少,影响小,适合到贺州游玩。

表2 贺州各月适宜旅游日数

人体舒适度对旅程至关重要,选择舒适度合适的旅游季节出游,能够取得更好的旅游效果。我国的许多学者对旅游气候舒适度做了诸多分析研究工作[9-21],为各地开展旅游气候评价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选用公式(1)[12]计算人体舒适度指数,评价贺州各月的气候舒适指数,即:

式(1)中 K、T、RH、V 分别是舒适度指数、气温(℃)、相对湿度(%)、风速(m·s-1)。 计算出贺州各月舒适度指数后得出气候舒适度(见表3),结果表明:贺州市3~6月、9~11月人体生理感觉舒适,适宜旅游;其中4月、5月、10月三个月是旅游舒适度最佳的时段。

表3 贺州各月舒适度指数及舒适度

3.3 特色旅游评估分析

贺州气候条件的局地差异使作物种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北部富川县是广西相对湿度的低值区(见图1),全年平均风速大,昼夜温差小,高温日数少,是广西区内有名的柑、橙类水果基地[22](见图 2);南部昭平县空气湿度大、平均气温日较差小,适宜茶叶种植生产,已建成多个茶园休闲农业示范区;此外,钟山县拥有超过10万亩的贡柑种植基地,八步区的三华李种植面积也发展到30万亩,贺州市生态观光农业特色旅游的潜力非常大,可以实现以特色作物示范基地为依托,围绕“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构建休憩型旅游模式,实现“旅游+农业”同步发展[23]。

“日染青黛绿茵茵,风摇浪影碧粼粼”,贺州市生态环境适宜居住,目前已成为全国唯一一个“中国长寿之乡”县域全覆盖的地级市,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可以打造一条以养生保健为基础的旅游生产线,通过养生旅游带动附属产业,塑造具有强调意义的长寿旅游文化品牌。

图1 贺州市年平均相对湿度分布图

图2 贺州市脐橙种植综合气候区划图

4 影响旅游安全的灾害性天气评估

天气的不稳定性会影响旅游出行,王艺等学者[24-27]已经对广西多个地区的旅游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影响贺州旅游安全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雷暴、冰雹、霜冻和冰冻,分析历年各月灾害性天气出现日数结果如表5:

表4 贺州市各月平均暴雨、雷暴、冰雹、霜冻和冰冻日数(d)

4.1 暴雨

暴雨是贺州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容易引发内涝、山洪、地质灾害,对工农业、交通运输及人民生命财产都有很大的危害。统计结果表明:贺州市历年平均暴雨日数为4.8d,集中出现在4~8月,降水强度较大。4~8月是旅游旺季,旅游人数骤增,暴雨影响较大,但是随着预报精准度的不断提高,可以准确预报出暴雨过程主要发生时段和区域,因此旅游出行应及时关注最新气象资讯,避免到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域观光旅游。

4.2 雷暴

雷暴是伴有雷击和闪电的局地强对流天气,一般伴随着短时强降水和大风,对建筑物、人体、电子设备安全产生巨大的威胁。贺州市发生雷暴的概率较高,历年平均雷暴日数达到74.9d,年内各月均有雷暴发生,以 5~8 月居多,有 10.3~13.9d;其次 3~4月的雷暴日数为6.4~8.8d。由于户外山区以空旷、潮湿的特殊地形地势为主,容易造成雷击事故,因此雷暴天气应该减少到这类景区旅游,并且如果在外遇到雷暴天气,应该远离山顶、山脊或建筑物顶部,孤立的大树,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防止雷击。

4.3 冰雹

冰雹是一种固态降水,具有强大的杀伤力,一般伴随有雷暴天气和大风大雨,可以损坏农作物、毁坏房屋,给人、畜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贺州历年平均冰雹日数仅有0.07d,主要发生在2~4月,由于春夏交替,冷暖气流交汇导致大气层结不稳定,低层扰动易触发强对流。

冰雹持续时间短,范围小,对旅游安全影响较小,但是冰雹的灾害较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防范。

4.4 霜冻和冰冻

贺州北部山区以及一些高海拔山区,气温偏低,霜冻、冰冻天气一般出现在1~3月和11~12月,年平均霜冻日数有10.6d,年平均冰冻日数仅为5.1d。霜(冰)冻天气发生时,高寒山区容易形成雪凇、雾凇等独特景象,吸引大量游客。但是由于温度低,早晚温差较大,对游客身体健康会有一定影响,容易造成感冒、呼吸道等疾病,因此游客选择出行的时候需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5 小结

(1)贺州冬短夏长,夏季长达 163d,冬季仅有43d,1月最冷,7月最热。著名景点姑婆山森林公园和大桂山森林公园夏季凉爽舒适,是理想的避暑消夏胜地;冬季可以观赏雾凇、积雪等景象。景区可以根据季节气候的差异,制定季节性旅游产品,夏季持续时间长,重点推广夏季旅游产品。

(2)贺州全年雨日162d,适合出行的晴、多云以及阴天天气多达203d,以秋季至初冬(9~12月)为主,9~12月降水少,对出行影响较小。贺州全年旅游的舒适期和较舒适期长达7个月,分别是3~6月、9~11月,其中4月、5月、10月三个月是来贺州旅游人体舒适度最佳的时段。

(3)贺州气候条件的局地差异使作物种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中北部有富川脐橙、钟山贡柑特色农业种植示范区,南部有昭平茶叶、八步三华李等基地。贺州市具有巨大的生态观光旅游潜力,可以围绕“生态旅游”的发展定位,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实现“旅游+农业”同步发展,打造长寿旅游文化品牌。

(4)影响贺州旅游安全的灾害性天气主要有暴雨、雷暴、冰雹、霜冻和冰冻。暴雨和雷暴灾害出现频次高,二者容易叠加影响,危害大;冰雹、霜冻和冰冻等灾害出现概率较小,但是灾害重,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随着天气预报精准度的不断提高,旅游出行需及时关注最新气象资讯,夏季出行避开暴雨、雷暴高发期,在游山玩水的同时做好防雨、防雷措施;冬季出行避开霜冻和冰冻天气,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1]周凤飞.贺州市旅游资源与开发战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53-155.

[2]黄观壮等.《贺州年鉴》[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3.

[3]黄梅丽,苏志,周绍毅.金秀大瑶山旅游气候资源评估[J].广西气象,2006,27(2):18-21.

[4]邓雅倩,林确略,彭武坚,等.大容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3):45-49.

[5]李剑兵,李昆飙.湛江海湾气候资源分析及开发利用建议[J].广东气象,2003,(2): 43-46.

[6]林宏建,王辉,陈文万,等.龙川县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J].广东气象,2012,34(1):F0002-F0002.

[7]梁冰,黄晓梅.雷州半岛旅游气候资源评估[J].广东气象,2005,(4):37-38.

[8]2010 Q X T.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S][D].

[9]李秀存,苏志.广西夏季旅游气候舒适度的模糊综合评判[J].热带地理,1999,19(2):184-187.

[10]苏志,范万新,李秀存,等.涠洲岛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2):27-30.

[11]黎大美,何珊,周渭.贺州市旅游气候舒适度模糊综合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2016,37(S1): 101-102.

[12]雷桂莲,喻迎春,刘志萍,等.南昌市人体舒适度指数预报[J].气象与减灾研究,1999 (3):40-41.

[13]黄东林.桂林市旅游气候舒适度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1(3):27-29.

[14]古明媚,张涛.电白区旅游气候舒适度分析[J].广东气象,2015,37(2):55-58.

[15]王文星,杨万春,李胜利,等.丹霞山旅游气象指数分析及预报[J].广东气象,2016,38(2):41-45.

[16]余丽萍,陈江锋,丁丽华.开化县旅游气候适宜期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3):102-104.

[17]黎洛丝,郑金新,郑细华,等.万绿湖旅游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S1):117-119.

[18]黎大美,何珊.贺州市人居环境气候舒适度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7,38(1):117-121.

[19]刘文杰.涠洲岛旅游气候资源分析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2,33(S2):91-92.

[20]覃妙玲,冷伟,赵品建.崇左市生态旅游气候资源评价及利用初探[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3,34(4):52-56.

[21]王国安,梁成业,李新华.十万大山北坡气候及开发利用初探[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0,32(2):34-36.

[22]柒广萍,李家文.广西贺州市脐橙种植气候区划[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0):9578-9579.

[23]杨银华,徐苏佩,柳继尧.内江市东兴区旅游气候资源的评价及开发利用[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4):77-81.

[24]王艺,李雯雯,张凌云,等.柳州市旅游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S2):97-98.

[25]伍秀莲.桂林主要气象灾害对旅游的影响及防御对策[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6,37(1):88-90.

[26]何如,,黄梅丽,罗红磊,等.近五十年来广西海岛的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2):31-35.

[27]黄冬梅,卢丽莉,黄卓帆.凤山县气候特征及其适宜性评价[J].气象研究与应用,2015,36(3):50-52.

猜你喜欢
气候资源贺州市贺州
游贺州紫云洞
长征
印象贺州
广西贺州合源集团双获国家、欧盟认证
贺州市全方位打造石材产业链
规范气候资源保护利用 服务美丽河南建设
空谷幽兰
为气候资源立法 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贺州市实现二轮志书评稿全覆盖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