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硬化性腺病应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的诊断效果分析

2018-07-09 10:22黄文瑜
中外医疗 2018年36期
关键词:诊断效果

黄文瑜

[摘要] 目的 探究应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0月于该院收治的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68例。纳入的所有患者均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并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照,分析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所有患者均清楚本次研究的目的,并且愿意配合研究过程。结果 45例患者冰冻切片表现为腺体旋涡状排列,占百分比为66.18%,能够通过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部分腺体被挤扁以及断续的肌上皮,腺上皮呈增生,且存在部分增生组织融合的现象,排列方式为片状,并能够向周围脂肪组织以及间质呈浸润性发展,生长方式为放射状,局部上皮细胞呈条索状;23例患者的冰冻切片表现为大汗腺化生,占百分比为33.82%。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对照,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60.29%(41/68),误诊率为39.71%(27/68)。 结论 尽管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操作便捷,但在乳腺硬化性腺病诊断中的准确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应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关键词] 乳腺硬化性腺病;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12(c)-0022-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frozen sections in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sclerosing adenosis of the breast. Methods 6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sclerosing adenosis of the breast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7 were selected and diagnosed by the intraoperative frozen sections, and compared with the postoperativ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paraffin sections, and the diagnosis effect was analyzed, and all patients knew the study purpose and wanted to cooperate with the study process. Results The frozen slices of 45 cases were shown whirllike arrangement, accounting for 66.18%, some squashed glands and intermittent myoepithelial cells could be clearly observed by the microscope, and partial hyperplasia tissue fusion existed, and the arrangement way was the slice, and the growth way was radial, and the local epithelial cells were shown stripe, and the frozen slices of 23 cases were shown metaplasia apocrine, accounting for 33.82%, and the diagnosis accuracy rate of frozen slices was 60.29%( 41/68)  and misdiagnosis rate was 39.71%( 27/68) . Conclusion Even through the operation of frozen slice pathology diagnosis is simple, the accuracy still needs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we should conduct the comprehensive diagnosis in clinic combined with symptoms, imaging examination and laboratory examination.

[Key words] Sclerosing adenosis of the breast;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frozen sections; Diagnosis effect

乳腺硬化性腺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乳腺增生性病变,中年女性好发,主要表现为质地较硬的乳房肿块,临床上容易和乳腺癌混淆[1]。目前临床常用石蜡切片病理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但其检查时间长、操作步骤复杂,影响其在临床上的应用[2-3]。而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可以缩短检查时间,实现快速诊断,但其应用于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价值仍需进一步的验证。该研究开展于2014年10月—2017年10月,通过方便选取68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应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诊断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于该院收治的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68例。纳入患者年龄范围为22~64岁,平均年龄(43.96±3.75)歲;病程最长达8年,最短为4个月,平均病程(2.74±0.78)年;纳入的所有患者均为单侧乳房发病,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质地硬,部分患者伴有触摸痛。纳入的所有患者均进行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并与术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方法对照。所有患者均清楚该次研究的目的,并且愿意配合研究过程,研究经该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方法

1.2.1  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  取肿块送检。肿块直径≤3 cm时,取一块做冰冻,>3 cm时,取两块做冰冻,冰冻切片后剩余组织用作常规石蜡切片,标本制作过程包括冰冻、切片、固定、染色四步。提前调整好冰冻机温度,使温度尽量恒定地控制在-20℃,将组织块放入冰冻机冷冻。确保标本已经完全冷冻,即肿块冷冻完成后,将标本切成薄片,厚度控制5 μm左右。之后将薄片标本放置在固定液中固定,完成后采用HE染色,染色结束则标本制作完成。将切片置于光学显微镜下,由专业的病理医生观察并给出诊断报告。

1.2.2  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方法  该方法的标本制作方法较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复杂,操作步骤多,包括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染色。第一步用10%中性福尔马林固定,随后用浓度为70%、80%、95%和100%乙醇溶液逐步对标本进行脱水,并用二甲苯对标本进行透明处理。然后浸蜡、包埋,包埋时应用纯蜡,并等标本上的蜡完全凝固,将包埋后的标本切成薄片,将切片放置在温水中使之自然展开,随后对切片进行烘干、脱蜡、HE染色、冲洗分色和封片处理。至此,标本制作完成,由专业的病理医生进行观察并诊断。

1.3  观察指标

①冰冻切片检测情况分析。②以石蜡切片病理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作为标准,将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结果与石蜡切片病理诊断结果做对比,分析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的诊断效果。诊断效能分析中,诊断准确率=(真阳例数+真阴例数)/总例数×100.00%;误诊率=(假阳例数+假阴例数)/总例数×100.00%。

2  结果

2.1 冰冻切片的检测情况

经过实验探究分析可得,45例患者冰冻切片表现为腺体旋涡状排列,占百分比为66.18%,能够通过显微镜清楚地观察到部分腺体被挤扁以及断续的肌上皮,腺上皮呈增生,且存在部分增生组织融合的现象,排列方式为片状,并能够向周围组织脂肪组织以及间质呈浸润性发展,生长方式为放射状,局部上皮细胞呈条索状;23例患者的冰冻切片表现为大汗腺化生,占百分比为33.82%。68例患者石蜡切片病理表现:患者部分区域存在结节状,部分区域乳腺小叶呈漩涡状排列,中间小管分布密集,周边小管存在稀疏、扩张等表现,腺管拉长现象极为明显。局部小管出现增生,并存在肌上皮,间质增生、玻璃样变性,腺体挤压、扭曲,部分呈条索状排列,部分伴有钙化,腺体旋涡状排列患者占百分比明显较高,大汗腺化生患者占百分比明显较低,见表1。

3  讨论

乳腺硬化性腺病是女性常发的乳腺疾病,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质地较硬的乳腺肿块,部分患者伴有触痛感[4]。乳腺硬化性腺病样本在低倍显微镜下,能够看到小叶结构呈结节状,形状多为圆形或者椭圆形,与外周硬化的间质有清晰的分界线,部分能够在纤维间质以及脂肪组织中可见增生的小管,部分围绕大导管,斜切面上结节似突入导管腔内。部分小管存在严重挤压变形的情况,临床上要格外重视[5]。这要求临床检验时,给予快速准确的诊断,实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病变病理性质的诊断,临床较为常用且可靠的手段是病理检查。将乳腺硬化性腺病与乳腺癌进行鉴别诊断的要点总结为以下几点:①乳腺小叶轮廓更加清晰,且能够观察到其呈结节状分布者为乳腺硬化性腺病,乳腺癌的乳腺小叶结构破坏,且分布顺序杂乱无章,同时还会残留正常的乳腺小叶;②乳腺硬化性腺病小管腔呈闭合状态,其形状较为规则,而乳腺小管癌其小管腔呈开放状态,且形状不规则,呈浸润现象;③乳腺硬化腺病的纤维间质通常呈增生状生长,而乳腺小管癌纤维间质呈癌性间质反应,乳腺硬化性腺病不伴原位癌的发生,而乳腺小管癌超过半数以上伴发原位癌;④乳腺硬化性腺病存在上皮、肌上皮两层细胞,且上皮细胞无异型,乳腺癌腺体为单层细胞,不存在肌上皮细胞。目前针对乳腺硬化性腺病性质的诊断,有两种常用的病理检查方法,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两种各有优缺点。石蜡切片病理检查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病理诊断中应用较多,准确率可达到100%;冰冻切片病理检查的检查步骤简单,用时少,但是在乳腺硬化性腺病的病理诊断中应用较少,准确率尚不明确。

在高艮枝[6]的研究中,通过对100例冰冻切片病理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患者进行研究显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的诊断结果,58 例被诊断为乳腺硬化性腺病,6例被诊断为恶性病变,而石蜡切片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 70 例,恶性病变10例。其研究的结果提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78.00%,误诊率为 22.00%。该研究提示,冰冻切片的诊断准确率60.29%,误诊率为39.71%。研究结果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相比高艮枝研究结果较低,可能与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方法镜下成分形态复杂有关,部分切片腺体存在挤压变形或肌上皮连续性中断的情况;部分切片以上皮细胞为主,结构松散;部分切片成分结构更为复杂,会出现钙化现象。另外,制作冰冻切片时导致的脂肪堆积、HE染色时导致切片内细胞变性,切片厚度过大等因素也会导致误诊率高。掌娟[7]的研究通过对110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展开分析显示,乳腺硬化性腺病患者的病变组织在经过冰冻切片处理后,光镜下检查可显示出多样性变化,因此在确诊上相对较困难。该110例患者经冰冻切片病例诊断结果有20例发生误诊,其中5例被误诊为乳腺硬癌、5例误诊为乳腺小管癌,2例误诊其他乳腺疾病,另8例则对于乳腺硬化性腺病的疾病类型诊断上出现错诊现象,其研究同样提示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准确率相对较低。结合研究结果以及对其他相关文献的参考思路[8-10],该研究认为导致冰冻切片诊断误诊率相对较高的原因主要体现为以下5点:①浸润癌与乳腺硬化性腺病在形态上存在一定相似性。②部分小叶周围腺泡萎缩,使硬化性腺病病灶呈星形或放射状,与癌类似。③当患者的腺管被挤压明显时,容易被误诊为癌。④良性组织浸润到脂肪组织中,也容易导致误诊的发生。⑤另外,切片本身制作存在问题,也能够导致误诊的发生。在应用冰冻切片病理检查时需进一步完善标本制作过程,如精准调控和保持冰冻机温度、确保标本切片时厚度均匀达标,从而提高标本的切片质量,以期获得更高的诊断率。通过结合上述误诊原因,研究认为,在进行冰冻切片病理检查诊断前1 d需告知病理科,由病理科医生对患者病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而在诊断当中出现有少数的冰冻切片检查无法进行确诊,需及时与手术医师进行沟通,在必要时再次取材进行检查。取材时沿标本最大面切开并仔细检查,避免遗漏可能存在的病变。对冰冻组织应选用干净的纱布包裹并避免沾水,以保证标本的质量;在使用冰冻切片机时需对温度进行合理地调控,并冰冻切片的厚度均匀、染色适中以及切片平整等,以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误诊现象发生。临床医生拿到病理检查结果时,应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结果作出综合诊断,以免因过度相信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结果而盲目判断、造成误诊,延误了治疗时机。

综上所述,在乳腺硬化性腺病诊断中尽管冰冻切片病理诊断的操作便捷,但对乳腺硬化性腺病诊断准确度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临床应用应结合症状、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进行综合诊断。

[参考文献]

[1]  罗佳,黄光亮,郑艳玲,等.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超声造影表现[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1):791-792.

[2]  吴建明,陆梅男. 探究乳腺硬化性腺病诊断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的临床应用价值[J].医药前沿,2015,5(32):185-186.

[3]  石剑,魏建南,张文夏,等.X线立体定位真空辅助活检对临床不可触及且超声检查阴性的钼靶乳腺微小钙化的应用价值[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5,15(8):684-686.

[4]  康小玲,肖珍,张江宇,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硬化性腺病与浸润性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实用医学杂志,2015,31(10):1627-1629.

[5]  任玉宝.探讨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准确性[J].中国处方药,2016,14(6):131-132.

[6]  高艮枝.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效果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5,14(10):1530-1531,1544.

[7]  掌娟.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诊断乳腺硬化性腺病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6):63-65.

[8]  曲本祥,曹萍. 乳腺硬化性腺病應用冰冻切片病理诊断法的诊断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8-9.

[9]  程琦.乳腺肿瘤术中冰冻切片病理诊断及结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73-74.

[10]  孙丽峥.术中冷冻法未能明确诊断的乳腺病变12例分析及延期诊断的价值意义[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1):38-40.

(收稿日期:2018-09-21)

猜你喜欢
诊断效果
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脏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子宫内膜癌低场MRI影像学特点及临床应用研究
阴道超声在妇科急腹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探究类风湿关节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诊断性能评价
鼻咽癌的CT与MRI的诊断效果对比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分析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核磁共振诊断价值
CT、MRI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胃镜活检上皮内瘤变高级别的临床病理诊断分析
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在胎儿心律失常诊断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