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2018-07-09 19:13李秋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下肢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脑卒中

李秋建

【摘 要】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6例脑卒中患者,本着随机原则选取23例,完全遵循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23例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结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43.47%(10/23),观察组的概率为8.69%(2/23),χ2=39.682,P=0.00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5.22%(15/23),观察组为95.65%(22/23),χ2=28.072,P=0.002。结论: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仅让患者的病情改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关键词】 预见性护理;脑卒中;下肢静脉血栓;预防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role of predictive nursing in preventing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stroke. Methods: 46 patients with venous thrombosis after stroke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and 23 cases were select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andom princip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he means of routine nursing. The other 23 cases were intervened by the means of foreseeable nursing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nursing satisfa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scor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ed that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43.47% (10/23), and the probabilit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8.69% (2/23), χ2=39.682, and P=0.002.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65.22% (15/23), while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65% (22/23), χ2=28.072, P=0.002. Conclusion: It is the most effective way to carry out preventive nursing measures to the patients, not only to improve the patient's condition, but also to improve the professional skills of the nursing staff, and to enhance the enthusiasm and responsibility of the nurses.

[Key words]Predictive nursing; Stroke; Lower extremity venous thrombosis; Preventive effect

腦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常见于中老年患者,俗称中风[1],在医学上的用语为脑血管意外,主要的病因为脑血管受到较为复杂多样的病因,引起了脑功能缺损,造成患者出现脑梗死、脑栓塞等疾病[2]。脑卒中的病因及其复杂多样,常见的病因有久坐不运动、气候变化、饮食不规律等[3]。另外,若脑卒中患者没有受到良好、有针对性的护理,容易诱发其他并发症,使得患者的病情加重,给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了相当严重的危害[4]。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便是其中一种并发症,这是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不起,导致下肢静脉血栓脱落,严重的情况会引起肺栓塞,导致死亡,因此良好的护理措施对于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起到很大的作用[5],本次本院采取预见性护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预防性护理,该护理措施具有前瞻性、科学性,针对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所能出现的各类病因给予针对性护理,有效提高患者依从性以及预后效果,让患者的身心健康得到充分的保障[6]。本次本院随机抽取46例2016月5月至2018年4月的脑卒中患者,共同探讨、研究预见性护理的科学性、有效性,并给予详细的临床数据以及总结经验。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4月接收的46例脑卒中患者,本着随机原则选取23例,完全遵循常规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对照组,另23例采取预见性护理的手段进行干预,作为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可以发现,对照组有23例,男性11例,女性12例,其年龄范围在53~86岁,中间值为(86.31±1.51)岁。观察组中有12例,男性11例,女性12例,其年龄范围在52~87岁,平均值为(66.54±1.64)岁。上述各方面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可对比。

1.2 方法

1.2.1 基础护理方法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详细了解,帮助患者制定良好的作息时间表以及饮食计划,让患者可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我保健的能力。当患者卧床休息时,护理人员协助患者下肢活动,预防血栓形成。对于已经形成血栓的患者将其患肢抬高,防止血栓脱落引起肺栓塞。药物治疗方面则给予患者注射服用肝素、华法林以及阿司匹林。另外,控制患者每天的饮水量在1000~2000mL之间,目的是避免患者由于便秘而引起血液粘度升高,導致血栓脱落[7]。

1.2.2 预防性护理 休息与缓解疼痛:急性期嘱患者10~14日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热敷、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

心理护理:患者多数为中老年人,加之患上该疾病,患者的内心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急躁不安的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让患者感受到家人般的关怀,对患者每次心理上的波动都会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消极患者心中的负面情绪,如与患者聊家常、耐心聆听患者的诉求、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等诸多心理护理措施[8]。

下肢静脉护理:定期对护理人员加强培训静脉穿刺的训练课程,保证每一位上岗工作的护理热人员能熟练学会专业知识技能,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只有正确地掌握穿刺的方法以及穿刺涉及的部位,才能更好、更高效的帮助患者治疗[9]。每个护理人员需要牢记穿刺的宗旨是从上肢再到下肢进行穿刺的流程顺序,尽可能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给患者带来痛苦,或者诱发其他并发症。

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康复护理:在患者进行早期治疗的过程中,可以依据患者的病情状况,给予患者不同阶段的康复恢复课程训练。另外,也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几率。护理人员可帮助患者定期、定时的活动患肢,当患者卧床2h后,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翻身运动,按摩患者患肢,使其血液循环流畅,若患者有清晰的意识,可指导患者主动活动脚踝关节,对踝关节进行屈伸、内翻、外翻以及环转等多个活动方式,确保患者的患肢得到充分的锻炼,鼓励患者多运动自己的足、趾,让肢体及股四头肌等得到长时间的功能锻炼,建议踝关节主动背身控制在每小时10次左右适宜[10]。

1.3 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统计,并发症包括下肢静脉血栓、褥疮、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脑卒中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与两组患者相关的各方面数据都使用SPSS 19.0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有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的概率为43.47%(10/23),观察组的概率为8.69%(2/23),χ2=39.682,P=0.002。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5.22%(15/23),观察组为95.65%(22/23),χ2=28.072,P=0.002。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是一个较为特殊的患者群体,且患者绝大多数均为中老年人[11],因此,护理工作的难度极大,若护理工作出现一些致命的错误,不仅容易引发医疗纠纷,从而也给患者的生命带来严重的威胁,目前预防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疾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机械性预防措施以及药物预防措施[12],通过这两种预防性治疗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病情状况,控制该疾病进一步的恶化,本次采用预防性治疗措施辅以预防性护理措施,针对性的对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所可能产生的病因进行探讨,并制定了人性化、合理的治疗方案,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负面的心理情绪,帮助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工作,提升患者依从性,让患者的身心健康都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通过对脑卒中后并发下肢静脉血栓患者进行研究,可以总结出对患者实施预防性护理措施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不仅让患者的病情改善,同时也提升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增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心。可见,行预防性护理措施对于该患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在未来的临床应用中可以多加采纳、吸取该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 谭立忠.循证护理对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患者情绪和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09):159-161.

[2] 徐惠丽,黄志红,越丽霞.脑卒中偏瘫病人下肢静脉血栓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8,16(11):1321-1323.

[3] 姜华,张莉,许辉,等.肢体压迫系统在预防脑卒中后合并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运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4):42-44.

[4] 赵希月.压力抗栓泵预防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06):179-180.

[5] 张林,杨成凤,严锐.改良式踝泵运动在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8,31(01):24-26.

[6] 赵红艳,陈苏红,吴桂琴,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支架取栓手术27例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18,17(03):57-59.

[7] 孟学军,耿爱香.集束化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8,31(05):166-167.

[8] 朱少君,胡水勋.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03):473-474.

[9] 时婷婷.综合护理干预对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02):350-351.

[10]李雅楠,周柯言,王振芳.早期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长期卧床老年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04):276-277.

[11]胡晓梅.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8,26(01):155-157.

[12]倪学春.脑卒中患者下肢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27(02):35-36.

猜你喜欢
下肢静脉血栓预见性护理脑卒中
预见性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分析
肝硬化腹水合并重度水肿患者压疮的预见性护理分析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宫腔镜术后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0例临床分析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比较恶性肿瘤与非恶性肿瘤静脉血栓患者肺栓塞发生率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