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与价值研究

2018-07-09 19:13李宁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腔镜体位妇科

李宁

【摘 要】 目的:研究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行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n=39)与观察组(n=39),对照组行传统截石位手术,托腿架关节端置患者胭窝,以托腿架对大腿支撑,保持双腿的自然下垂,观察组行改良式截石位,把托腿架调节成远高近低,小腿腓肠肌中上段放置在托腿架,保持踝部比膝部高,对比两组舒适状态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舒适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舒适状态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运动或感觉异常、下肢静脉充盈明显等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异常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

改良式;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应用价值

妇科腔镜手术体位主要是截石位,截石位很容易引起损伤,为控制手术体位造成的损伤,对患者实施摆放体位护理干预可以使手术安全得到保证,也能提高患者手术中的舒适度[1]。本次研究中,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行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实施不同的手术体位摆放方式,结果对比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78例行截石位妇科腔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选78例研究对象均确诊需行妇科腔镜手术治疗,排除全身性疾病患者,严重肝肾疾病患者,患者和家属均知情签署研究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分组研究,按手术先后顺序分组,随机将78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先手术39例为对照组,年龄20~56岁,平均(38.2±6.1)岁;手术类型:8例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7例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9例子宫肌瘤剔除,6例附件囊肿剥除,5例异位妊娠手术,4例宫腹联合手术;后手术39例为观察组,年龄21~56岁,平均(37.6±7.5)岁;手术类型:7例腹腔镜下阴式全子宫切除,9例腹腔镜下次全子宫切除,8例子宫肌瘤剔除,5例附件囊肿剥除,6例异位妊娠手术,4例宫腹联合手术。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术中均准备好以下物品,包括中单、小中单、臀软垫、肩软垫各1个,截石位腿架、腿套、小软垫、约束带各2个。术前1日对患者进行访视,由巡回护士负责核对患者资料后送至手术室,手术时间为30min~4h。

两组患者均保持仰卧位,身体自然放松,于右侧肢缠血压计,以中单包裹后在同侧进行固定。将患者左上肢外展,外展角度控制在90°以内,留置静脉针后连接三通后固定,避免术中出现头低脚高位,所以选择患者肩胛骨垫上肩垫。其中观察组按照患者体型和屈髋高于近髋关节位置固定好托腿架,把患者下移后,在患者的臀下垫好防水中单、臀软垫,将腿套套上双腿后,再于托腿架放置小软垫,将托腿架调节成远高近低,选择小腿腓肠肌中上段放置在托腿架,保持踝部比膝部高出6~8cm,间隔为患者缓慢的抬腿,以约束带对双下肢进行固定,及时咨询了解患者的舒适程度。对照组行传统截石位,以托腿架关节端放置在患者的胭窝,以托腿架将患者大腿托起,保持双腿的自然下垂,垫防水中单和臀软垫等方式与观察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体位摆放后的舒适情况[2];观察两组患者的小腿血管和神经受压情况,足背静脉充盈情况,是否发生小腿局部深处的触痛感或足背屈性的疼痛感。术后24h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感觉、运动异常等情况,下肢感觉异常情况包括麻木、针刺感及位置丧失感等;运动异常包括垂足、垂趾、急促步态等情况[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分析所得数据,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表示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舒适状态

观察组舒适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舒适状态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对比两组异常情况

观察组术后运动或感觉异常、下肢静脉充盈明显等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异常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截石位会引起下肢神经损伤,这和术中体位摆放不当、手术时间过长等因素有着直接的关系,以托腿架关节置在患者的胭窝,通过托腿架对大腿和胭窝进行支撑,保持小腿的自然弯曲,全麻后,由于患者全身肌肉的松弛,再加上血管扩张和交感神经阻滞等因素影响,小腿下垂情况严重会使下肢的静脉回流受到影响,手术时间过长时,血流受阻时间过长,还会形成下肢静脉血栓[4]。而且托腿架后托板容易将腓总神经造成压迫和损伤,重力对下肢过度的压迫,容易发生下肢轻微麻木或神经损伤,导致患者术后不能及早下床活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选择了改良性截石位,托腿架调节成远高近低状态,踝部比膝部高,小腿腓肠肌中上段放置在托腿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感觉,而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运动或感觉异常、下肢静脉充盈明显等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异常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与他人研究相符[5]。可见,改良式截石位能預防术后并发症。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安置方法和体位架,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手术安全得到保证。

综上,改良式截石位在妇科腔镜手术体位摆放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朱琳,陈君华,李莉,等.改良截石位预防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22):3041-3043.

[2] 张秀华,林建玲,朱琳,等.手术患者截石位摆放时机的护理研究[J].护理研究,2013,10(02):149-153.

[3] 陈保清,孔灵芝,王天霞.低体温护理对妇科腹腔镜手术预后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07(04):188-189.

[4] 王芬,姚红.改良式膀胱截石位在腔镜全子宫手术中的护理应用[J].护理与康复,2016,15(01):86-87.

[5] 范利.手术中截石位并发症预防的护理进展[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23(02):13-16.

猜你喜欢
腔镜体位妇科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健康教育在妇科阴道炎护理中的应用
妇科超声见盆腔积液诊断探讨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持续质量改进在提高妇科腔镜器械清洗合格率中的应用
3D腔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