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护理中自我护理理论的运用探究

2018-07-09 19:13杨江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老年糖尿病护理

杨江妮

【摘 要】 目的:探讨自我护理理论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37例,分别给予常规降血糖治疗,研究组患者在自我护理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给予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35%,护理满意度为93.02%,对照组为78.38%和75.6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我护理理论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法,坚持严格的自我护理管理,可有效延缓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 老年;糖尿病;护理;自我护理理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上常见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老年患者较为多见,病情长期进展会对患者的脑、肾、心等器官和系统造成损伤,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自我护理理论是通过预防和治疗人的自理缺陷,维持患者的健康、生命,是一种帮助患者获得自理能力的护理体系[1]。本研究对部分老年糖尿病患者给予自我护理理论干预,旨在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学会有效的自我护理方法,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43例,对照组37例,其中研究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5.62±4.19)岁;病程2~9年,平均(4.62±1.61)年;对照组男性24例,女性1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6.21±3.98)岁;病程3~10年,平均(4.45±1.63)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和/或餐后2h血糖超过11.1mmol/L。

排除标准:将合并有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肿瘤、精神障碍、和其他脏器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主要有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两方面的内容。

研究组:使用自我护理理论干预,首先通过调查问卷、查阅病例等多种方法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心理状况、对糖尿病的知晓率、饮食、遵医嘱等进行评价,然后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指导,即为患者讲解糖尿病、检查、治疗和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沟通缓解其焦虑、抑郁的不良情绪,获得有力的心理支持;坚持长期而有规律的体育锻炼、方式应为有氧运动,运动项目因人而异,循序渐进、定时、定量。

坚持每日用温水泡脚15~30min,选择柔软透气的鞋袜,避免足部受伤;对于使用胰岛素的患者对家属进行示范指导,让其掌握计算注射单位、注射时间、选择更换部位等;对于注射胰岛素后出现头晕、心慌、乏力等低血糖的症状要及时处理;指导患者或家属使用试纸或血糖仪进行血糖和尿糖检测;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补偿性护理。

1.4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根据餐后2h血糖和空腹血糖的水平评价临床护理效果。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9.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百分率、均数±标准差表示,使用χ2、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是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8%,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93.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对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而且病程较长受到经济条件和难以治愈的影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的特殊性,生理功能衰退,合并有诸多基础性疾病,这对病情的治疗、增加了很大的难度,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也显得尤为重要。提出自我护理理论的研究认为,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外在的帮助、支持知识可以给自理创造条件,但并不可完全取代自我护理,由此提示患者自身在护理活动中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在医疗活动中患者被动的接受护理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这充分体现了将自身生命健康掌控在自我手中的护理理念[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实施自我护理理论干预后患者临床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实了自我护理理论在老年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中的無限潜力和实用性,对于患者来说,可帮助其调节和转变自身健康积极的生活行为,使其即使在疾病状态下也能够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来进行自我管理,这种方式既维护了疾病预防、保健的中心地位,另外对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素质均提出更高的要求[3-4]。自我护理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向健康者或家属传授,主要涉及到自身缺乏的护理知识与相关技能,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情况有所不同(比如生理需求、健康状况、所处的阶段等),护理人员在进行健康指导之前要对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和疾病进展进行详细的评估,因人而异进行相应的自我护理指导,才能满足不同类型的患者和家属的需求[5]。

综上所述,自我护理理论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方法,坚持严格的自我护理管理,可有效延缓病情,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 管键,朱凤秀.家庭访视护理应用在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32):127-128.

[2] 解源源,刘学梅.延续性护理在社区老年糖尿病病人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7,31(05):623-626.

[3] 郑亚平.2010-2015年我国糖尿病社区护理研究现状与热点领域的文献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21):2629-2634.

[4] 徐仁华,鲍秀敏,安新荣.反思性教育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6):1495-1496.

[5] 廖华英.个案管理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14):27-29.

猜你喜欢
老年糖尿病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跟踪导练(一)(5)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
Ending teen smo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