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效果观察

2018-07-09 19:13董宏伟李天妍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

董宏伟 李天妍

【摘 要】 目的:观察整体护理以及规范化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产生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表法将其中31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接受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另外31例患者为一般护理组(接受一般常规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8%高于一般护理组的77.4%,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手术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能够减少患者治疗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是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关键词】

整体护理;规范化管理;手术室;护理治疗

手术室是大部分危急重症患者接受治疗的主要场所,在抢救患者生命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手术室治疗过程中护理质量的高低,可以说直接影响者对患者的救治及时与否以及准确与否[1-3]。只有当麻醉师、手术医生以及护理人员之间的相互协调和配合,才能够提高手术治疗效率,从而为患者预后奠定较好基础。本研究中对手术室治疗患者给予了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分析了这种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于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数字表法将其中31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另外31例患者为一般护理组,其中干预组中男18例,女13例,最小年龄18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51.2±1.6)岁;一般护理组中男15例,女16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3.4±1.7)岁。本组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可比性良好。

1.2 护理方法

一般护理组:31例患者仅接受一般常规性护理干预和管理。

干预组:31例患者在一般护理组患者护理基础上继续接受整体护理及规范化管理,措施为:1)成立专门护理小组:护士术前和患者及时沟通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由于手术室患者大多病情较严重,且手术治疗后恢复耗时较长,为了提高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减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遗漏,应该建立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的专门护理小组。有护理组长带队,通过与组员的共同商议,根据患者病情,设置护理可行的护理方案。2)加强对手术室准备工作的管理:手术室治疗对环境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手术室准备工作的管理。一是对手术间的管理,手术间应该做到每天使用紫外线消毒,上下午各1小时,空气消毒机进行定时消毒,确保手术间的无菌状态,定期检测菌落,达标。此外,每次手术治疗结束后,要及时对手术用具、器械进行消毒,尤其是在进行了具有感染性的手术后,做好消毒处理才能够减少交叉感染出现的概率。二是对手术室中所用器材、设备的科学管理,手术用具要做好分类管理,同时对新进的器材和設备要做好统计工作,以便于开展手术治疗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为每一位手术治疗患者准备好相应的手术器械。对于常用器材,应该放在容易获取的位置。此外,手术器材具有损耗性,因此要定期对器材的状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必要时及时对其进行更新[4]。从工作制度和行为上面对手术室的工作环境等方方面面进行规划化的管理,从而为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3)加强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教育管理和队伍建设:由于手术室护士一般以患者之间进行接触的时间较短,所以护患良好关系的建立要更加困难,鉴于此,要对护理人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指导护理人员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同时对护理人员的日常用语、穿着、礼仪等方面进行培训。使护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患者情况,用亲切的话语和患者交谈,从细节处对患者给予全面关怀,从而为形成良好护患关系奠定基础。4)手术期间不良事件的预防:手术室护理工作内容繁杂,环节众多,稍有不慎就容易导致各种医疗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护理时必须提前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预防的内容包括正确准备手术器械,避免因为器械功能陈旧导致的医疗事故的出现;合理使用药物,严格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以及术后安全护送患者回房等,避免患者出现从病床上坠落或者是各种引流管从身体上脱落等情况的出现。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对本次护理措施的满意度情况,包括十分满意、很满意以及不满意,总满意度=十分满意度+很满意度。并统计护理过程中发生不良事件的次数。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所有的数据,采用SPSS 20.0的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其中包括计数资料,采用平均数%表示,以t检验,P<0.05表示两组间的数据具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8%高于一般护理组的77.4%,且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一般护理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详情见表1。

3 讨论

手术室护理工作随着当前护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手术室护理人员既要能够为医生顺利开展手术治疗工作做好配合工作,及时为患者提供必需的物品和设备,同时还要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其给予足够的人文关怀,从而不但提升自身的护理质量。

为了更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本院对手术室治疗患给予了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通过对手术室中准备工作等的细节化管理,使得手术室护理工作逐渐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也就大大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过程中漏洞和失误的出现。此外,还针对性定期对护理人员开展培训教育工作,通过提升他们的工作技能,帮助他们形成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理念,同时从穿着、言行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培训,都为之后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和谐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也就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总之,对手术室治疗患者给予整体护理和规范化管理,可以提高手术室治疗工作的协调性和配合性,并大大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从而能够使手术室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得到极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武朝辉.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河北医学,2015,27(06):1015-1017.

[2] 姚丽辉.整体护理联合规范化管理用于改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作用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5,24(06):596.

[3] 赵政启,赵婷婷,张彪,等.依据质量三维结构模式构建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标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15(05):541-543.

[4] 陈鹏.责任制分组管理对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35(05):523-526.

猜你喜欢
手术室护理人员规范化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重症疾病患者抢救中应用规范化急救护理的价值
规范化产科超声检查对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价值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规范化护理告知在产科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
当代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品质影响因素研究
妇产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对策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我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