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ADL评分的影响评价

2018-07-09 19:13徐艳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神经功能脑梗死评分

徐艳

【摘 要】 目的:探究老年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护理质量及ADL评分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观察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ADL评分。结果: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因子(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心理疏导、训练疏导)评分及护理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1.51±2.49)分,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16.45±3.21)分,ADL评分为(68.36±5.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38±5.83)分,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本院护理质量,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老年脑梗死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护理质量;ADL评分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严重脑血管疾病,是由脑部缺血、缺氧引起的脑组织缺血性坏死,可导致患者出现心理、语言、认知、运动等障碍,且病死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1]。此次研究我院针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对护理质量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展开探究,总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老年脑梗死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患者经临床诊断和颅脑CT、MRI或CTA检查均符合全国第四屆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诊断标准,确诊为脑梗死,均为初次发病,排除有严重意识障碍及精神性疾病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对照组)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62~83岁,平均年龄(72.86±2.56)岁,平均病程(7.39±2.18)h;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2.45±2.70)岁,平均病程(7.48±2.21)h。

1.2 护理措施

对照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2],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3~7d后,安排患者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于患者入院当天便开始进行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心理护理:对患者存在的负面心理予以深入细致的剖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3],安抚患者恐惧、焦虑、绝望等心理,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使患者积极参与到临床康复治疗工作中。2)功能康复训练:①感觉功能康复:与家属取得合作,多于患者进行交通,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刺激患者听觉功能;通过看图片、视频等方式刺激患者视物辨别能力;通过按摩、拍打患者肢体提高患者感觉输入,根据患者恢复情况给予患者中医针灸治疗。②认知功能康复:采取多种训练方式相结合的方法对患者的记忆力、注意力、思维能力等进行训练,根据患者情绪变化调整训练时间,提高患者认识和识别能力[4]。③语言能力训练:采取多种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语言功能进行训练,如手势、图片、发音训练、沟通训练等。④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患者病情平稳48h后安排患者进行肢体功能康复训练,首先加强患者体位护理,勤翻身,每2h更换一次体位,通过按摩等方式积极预防压疮和静脉血栓的发生;指导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训练,遵循健侧带动患者的原则保证患者双侧肢体功能都能得到有效的恢复;然后安排患者进行坐位、站位、步行及日常生活能力训练,训练过程遵循先易后难、先被动或主动的原则[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总分,观察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改善情况。

1.4 数据处理

将实验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所得结果使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算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分析。以P<0.05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由表1可得: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各因子(服务态度、护患沟通、心理疏导、训练疏导)评分及护理质量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NIHSS评分和ADL评分比较

由表2可得: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和ADL评分较治疗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为(11.51±2.49)分,显著低于进行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的(16.45±3.21)分,ADL评分为(68.36±5.7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48.38±5.83)分,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老年患者常见疾病,具有病程长、病情重、致残及致死率高等特点,对患者的健康及生命造成严重威胁。有研究显示:及时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对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通过早期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恐惧、绝望、失落等负面心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使患者积极参与到临床康复治疗工作中;通过早期功能康复护理,促进患者感觉功能、认知功能、语言功能、肢体功能的恢复,减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生存质量[6]。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本院护理质量,降低老年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促进患者生理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 贺霭瑶.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医药前沿,2015,05(09):201-202.

[2] 韩彦姣.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04):162-164.

[3] 程丽平,赵海云,王世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17):151-152.

[4] 蓝小玲.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质量及生活能力的改善作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08(20):66-67.

[5] 吴凤芝.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09(02):229-230.

[6] 薛芬,杨付莲,胡玉兰,等.早期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03):107-108.

猜你喜欢
神经功能脑梗死评分
依达拉奉联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脑梗死怎样治疗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