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学生情绪“脱敏”的三剂良方

2018-07-11 07:28吴娟
中小学德育 2018年6期
关键词:脱敏消极情绪木棍

吴娟

【案例描述】

京京是一名9岁的男生。一年级时,他各方面表现都不错,后来有一天他突然捂住眼睛,说自己的眼睛疼,然后像盲人似的,双手扶墙一点点移到座位上,连一条两厘米的缝隙都不敢跨过去。从此以后,京京的脾气越来越暴躁,扔书包、掀桌子的情况屡屡发生。哪怕是芝麻大点的事,比如红领巾解不开,生字不会写,同学不小心“打”了他一下,他都会发脾气,而且一旦发起脾气来,任何人劝说都无济于事。

京京的“突变”背后一定存在着诱因,经过多方了解,我得知京京的变化始于父母关系的恶化。京京的父母工作繁忙,陪孩子时间较少,母亲在家庭中过于“强势”,脾气暴烈,“一言不合”就动手。京京幼年曾亲眼目睹母亲拿文具盒将父亲的额头砸出血。

【辅导过程】

在和京京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十分害怕自己被暴力对待,在犯错时只能学着妈妈的暴脾气,来为自己设立保护层。潜意识中的“极度恐惧”逐渐延伸为害怕解决学习生活中的问题。比如不愿写作业、学习低效,易分心、害怕被老师批评、害怕与同学交往等。当面对突发事件时,京京常常会产生畏难心理,无法稳定情绪。

一、理性情绪疗法:转化消极情绪

基于以上认知,我首先运用理性情绪疗法纠正京京对意外事件的不当评价和消极认知,帮助其摆脱负面的情绪体验。情绪ABC理论指出:诱发个体情绪的直接的因素往往并非事件本身,而是个体自身的信念以及他对事件的评价和解释。那些让京京情绪失控的事件,其实很多都是易解决的。京京的消极情绪是他对事件的不当认知引起的。

在京京又一次因没戴红领巾而嚎啕大哭时,我给他递上纸巾与温水,待他的情绪平复后,我尝试着与他沟通:“忘戴红领巾并不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能告诉老师为什么要哭么?”京京怯生生地看着我说:“我害怕同学以后都不愿意跟我玩,老师也会批评我。”我笑着安抚他:“京京,今天除你之外还有两位同学忘戴红领巾,班上的同学有因此而嘲笑、孤立他们吗?”京京思索片刻,缓缓地摇了摇头。我接着提问:“老师有严厉地批评他们吗?”京京再次摇头,紧绷着的表情渐渐放松下来。于是我笑道:“京京,忘戴红领巾不要紧,关键是要想办法解决。在遇到类似的难题时,可以向同学、老师或家长求助。我相信大家都会乐意帮助你的。”说着,我将备用的红领巾为京京系上。通过这种温和的沟通方式,我逐步扭转了京京对事件的错误认知,使其消极情绪得到很大改善,他开始表现出对我的信任。

二、结构性家庭治疗:促进情绪稳定

在疏导京京消极情绪的过程中,我发现在涉及家庭、亲情的话题时,京京的情绪往往变得低落。如当我提及可以让家长将红领巾送来学校时,京京连连摇头,表情十分抗拒。我意识到,家庭因素是导致京京情绪波动和行为异常的根源。要想帮助京京实现情绪“脱敏”,就必须改变京京的家庭结构与环境。一个家庭为了维护自身的稳定性,需要某种形式的内部组织,来规定不同家庭成员独特的位置、角色、权利和义务,这就是家庭结构。结构式家庭治疗即以家庭成员为治疗对象,通过对治疗对象的行为进行观察,改变家庭的固有结构、情感等级、行为模式来帮助家庭内部扩大沟通、建立有效的互动方式,促进家庭功能的完善。

一个正常的家庭,应当是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坚固的三角,而在京京的家庭中,这个结构显然错位失衡。母亲在家庭中过于强势,常有暴力行为,父亲逆来顺受,既不敢怒又不敢言。这种不平衡的家庭结构以无形的方式隐藏在京京及其父母的行为反应、言语表达及情感态度中。内在矛盾使京京产生了暴躁情绪,一方面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引起家人的关注。

为此,我与京京做了一个游戏:先让他在纸上写下他最爱的五个人的名字,京京写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姐姐。然后我让他依次将名字划去,并且告诉他,被划去的人你将永远也见不着了。最后,京京留下了“爸爸”和“妈妈”。当我又要求他划去一人时,他轻声抽噎着说:“我舍不得划去他们,我爱爸爸、妈妈,就算妈妈常发脾气,我还是爱妈妈。”我赞许道:“京京,你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你能理解妈妈的爱,妈妈一定非常欣慰。”此后,我在班内举行了一系列亲子活动,如亲子游戏、亲子阅读等。每次活动我都会邀请京京的父母过来,京京的父母也由一开始的抗拒到逐渐接纳,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意识到和睦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京京的情绪渐趋稳定。

三、体验式团体活动:建立积极情绪

除了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我也努力帮助京京扩大交际圈,改善其与同学间的关系,为此我设计了“体验式团体活动”,通过游戏活动让京京与同学建立友谊。如“合站报纸”的游戏规则是在班级内放置一份铺开的报纸,由学生自主想办法,争取让更多的同学能站到报纸上。起初,京京总是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外围,看着同学反复尝试各种站法。为此,我笑问:“京京,都说旁观者清,你一定看清了同学们站姿中的問题,老师想听听你的想法。”京京犹豫了一阵,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建议,同学们依照京京的方法,终于成功地站稳了。这时,大家自发地给京京留出了一个位置,“小智多星”终于成为了集体中的一员,与大家一同站上了报纸。“坐地起身”的团体活动则要求学生手拉手、背对背坐在地上,尝试双手不着地站起来。这个活动要求学生团结一致共同用力,并且要进行有效的沟通。一开始京京表现得有些沉默,随后在组员的带动下也开始积极研究策略,游戏成功后,京京主动的表现赢得了同学们的称赞。在“木棍同降”的团体活动中,学生 10人为一组横向列队站好,每人伸出右手食指,将长木棍置于食指上,按要求将木棍上移或下移。在木棍移动的过程中,任何一名学生的食指都不得离开木棍。这一团体活动同样考验着学生的默契,并进一步增进了京京与同学间的了解。经过一系列的体验式团体活动,京京开始学会心平气和地与同学相处,团结向上的班级氛围也让京京逐步建立了乐观积极的情绪,不再因小事而“发怒”。

【案例反思】

京京的情绪突变源于其父母关系的改变,因为潜意识的恐惧,京京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常常因小事而发怒,这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教师在面对情绪“过敏”的学生时,要正视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背后的深层缘由。而在此案例中,我牢牢把握事件认知不当、家庭结构失衡、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采用理性情绪疗法、结构性家庭治疗、体验式团体活动帮助个案实现情绪“脱敏”。

(作者单位:仪征市张集小学

江苏扬州 211423)

责任编辑 吴 琼

猜你喜欢
脱敏消极情绪木棍
激光联合脱敏剂治疗牙本质过敏症
变应性鼻炎行标准化舌下脱敏治疗的护理体会
削短的木棍
静心
量高度
小木棍的无限联想
图形前线
例谈小学体育教学对学生消极情绪的调节策略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研究
孩子的消极情绪需要用心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