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

2018-07-12 02:18王舒平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

王舒平

【摘要】目的:分析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应用宫腔镜检查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均选应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分析其在实际应用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此次研究的51例患者中,有慢性子宫内膜炎的6例,宫颈腔粘连的10例,子宫内膜息肉的有18例,子宫内膜增生有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的有1例,子宫一切正常1例。同时经过与病理检查诊断相比较可知,利用宫腔镜能够准确诊断出子宫粘连、总共内膜息肉以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等,综合准确率达到了95.5%。结论:应用宫腔镜技术进行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和诊断中可知,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检查准确率相依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宫腔镜检查;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54-02

在妇产科疾病中,异常子宫出血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之前的诊断过程中,均是利用B型超声和诊断性刮宫进行确诊的,但是在科技时代的影响下,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其也逐渐应用在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中,其有直观、准确的优势,能够准确地对病变部位以及病变程度和其性质加以剖析,在实际的应用中其结果和病理诊断的符合率相对较高,同时还能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辅助作用[1-2]。本文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均选应用宫腔镜进行检查,分析其在实际应用诊断中的作用。现将具体内容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5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均选应用宫腔镜进行检查,结合病与临床病理检查结果分析宫腔镜检查准确率。全部患者的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72岁,平均年龄为(42.5±1.5)岁,其中,有28例患者的经期延长,13例患者经量过多,6例患者不规则出血,4例患者绝经后出血,患者病程在3个月至11年间,平均病程(2.5±0.2)年。

1.2 方法 在患者实施宫腔镜检查之前均进行了阴道超声检查,宫腔镜的具体检查内容如下:在检查之前的一晚,需要展开阴道冲洗工作,完成此项工作后,需要进行宫颈插管环节,从而是患者的宫颈达到扩张的目的。在进行检查的时候,体位应该选择膀胱截石位,之后选择进行常规消毒并进行铺巾工作,主要的消毒范围为患者外阴、阴道展开消毒处理,使用碘伏棉签对患者的宫颈口消毒;其主要为应用2%的利多卡因棉签插到患者的宫颈口,进而实现浸润麻醉,时间约为2分钟,如果发生棉签无法插入或插入困难的患者而言,则需要在其宫颈两侧注射剂量为5mL1%的多利卡因,以完成麻醉。另外对于绝经后的患者而言,其需要在进行宫颈检查以前,便口服予米索前列醇0.6mg,同时使用5%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液,将宫腔的压力控制在20~30kPa中;待宫颈口张开以后,缓慢的将宫腔镜放入,仔细观察患者的情况并进行记录;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应该从宫颈口开始,由远及近展开观察,观察宫腔的整体形态,之后将宫腔镜插入至宫底,依次仔观察患者的子宫前壁、左宫角、左输卵管、后宫壁、右宫角、右输卵管等。如果在观察过程中找到异常,则需详细记录下来。待检查后,把宫腔镜缓慢取出,同时,将观察到的异常利用常规方法进行定位取材,便于日后的病理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建立相应的研究数据库,借助t和x2检验分析数据,当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宫腔镜检查分析 在此次研究的51例患者中,有慢性子宮内膜炎的6例,宫颈腔粘连的10例,子宫内膜息肉的有18例,子宫内膜增生有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的有1例,子宫一切正常1例。

2.2 宫腔镜检查准确率分析 经过与病理检查诊断相比较可知,利用宫腔镜能够准确诊断出子宫粘连、子宫内膜息肉以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等,综合准确率达到了95.5%。

3 讨论

所谓的异常子宫出血指:女性的月经持续时间过长,过量或者二者兼有的症状,女性在非月经或在月经间期子宫也会发生出血;另外妇女在绝经之后出血即绝经期时末次正常月经后出血时间若是长达半年均被称为异常子宫出血[3-4]。若是发生异常子宫出血现象时女性需要重视起来,及时到医院就医,进而检查出异常出血的原因,及时进行治疗。若是延误,极大可能会因为妇科肿瘤的不及时检查,造成病灶恶变现象,进而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5]。

经过研究可知:本文51例患者中,有慢性子宫内膜炎的6例,宫颈腔粘连的10例,子宫内膜息肉的有18例,子宫内膜增生有9例,子宫粘膜下肌瘤6例,子宫内膜癌的有1例,子宫一切正常1例。同时经过与病理检查诊断相比较可知,利用宫腔镜能够准确诊断出子宫粘连、总共内膜息肉以及子宫粘膜下肌瘤等,综合准确率达到了95.5%。

综上所述,应用宫腔镜技术进行异常子宫出血的检查和诊断中可知,宫腔粘连、子宫内膜息肉及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检查准确率相依比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智霞. 经阴道超声及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7, 23(10):1590-1592.

[2]姚璇. 宫腔镜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医疗, 2017, 36(20):76-78.

[3]王莹, 徐彩临, 曹艳花,等. 宫腔镜技术在异常子宫出血病人的诊断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5, 21(4):527-529.

[4]柴雅琴, 赵君丽. 宫腔镜检查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0, 42(4):496-497.

[5]戴云先. 宫腔镜联合彩超检查在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诊断中的临床价值[J]. 安徽医药, 2016, 20(1):154-155.

猜你喜欢
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断
宫腔镜检查在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宫腔镜下刮宫术诊治异常子宫出血的效果
探究内镜检查对缺血性结肠病的诊断价值
细小病毒患犬病例的临床诊断与治疗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下肢静脉血栓诊断中D—二聚体定量检测的应用价值评析
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应用分析
宫腔镜电切手术用于子宫内膜息肉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阻抗控制系统与温控系统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