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效果

2018-07-12 18:14赵宇飞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鼻内镜外科手术

【摘要】目的:探析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方法及手术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37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上颌窦牙根异物者、因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松懈术、摘除下颌骨囊肿术应用鼻内镜的手術方法与术后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收治的37例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短,术中操作精准,治疗效果良好。结论: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鼻内镜;口腔颌面;外科手术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65-02

鼻内镜技术是鼻科手术的有效术式,也是鼻科手术的重要革命性变革,在耳鼻喉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鼻内镜技术应用至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视野清晰、病变可彻底清除、术中创伤小、术后鼻功能可恢复正常,且患者术后恢复快,复发率低[1]。鼻内镜技术具有诸多优势,在外科技术领域鼻内镜得到进一步应用,使得临床诊疗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现今,鼻内镜在口腔颌面外科中的应用也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课题[2]。因此,本次研究对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中均采用鼻内镜进行辅助治疗,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37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在鼻内镜指导下完成手术,纳入患者知情自愿下签署知情同意书,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并获得同意,其中女性患者11例,女性26例,年龄20~54岁,平均年龄为(31.26±3.25)岁,其中上颌窦牙根异物者12例,因骨性颞下颌关节强直行松懈术治疗者10例,摘除下颌骨囊肿者8例,摘除上颌骨囊肿者7例。

1.2 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德国WOLF公司生产的鼻内窥镜手术系统,直径为4mm,内镜度数分别为0°、30°与70°,选取由杭州福澳公司生产的冷光源系统。纳入的37例患者均采用微创切口,切口大小以可同时置入手术器械与鼻内镜为佳。行上颌窦牙根异物取出患者无需另做切口,仅对原有口腔上颌窦瘘口内槽骨适量去除即可;松懈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于二屏前作小切口;上颌骨与下颌骨囊肿摘除患者则需在口腔前庭黏膜移行处1.0~1.5cm处做一微创切口。

鼻内镜手术方法:①上颌窦牙根异物取出术:纳入的12例患者均因拔牙时,出现口腔上颌窦瘘,牙根置于上颌内所致。术中位于瘘口处将适量牙槽骨去除,将瘘口适当扩大,于瘘口处将鼻内镜置入,并根据位置差异,分别将0°、30°或者70°镜观察。鼻内镜引导下,在同侧上颌窦处自然开口,并调整患者体位,从上颌窦自然口处将生理盐水冲入,使牙根从拔牙创口冲出。对于牙根不易冲出者,可用生理盐水将牙根冲到瘘口处,再用手术器械取出,然后进行对位缝合,使瘘口关闭。

②颞下颌强直关节松懈术:依据骨组织病变范围采用乙状切迹下截骨。将下颌升支截断后,在鼻内镜阴道下顺着骨断面向上去骨,靠近原关节凹部应用球钻对骨断面进行修整,然后进行关节窝再造。术中去骨、再造关节窝成型的情况,也可利用鼻内窥镜插入再造关节窝进行查看。在查看过程中若存在无法直视观察部位,则需根据术中情况改用30°或者70°鼻内镜进行查看,并指导手术操作,利用常规方法对颞下颌关节畸形重建。

③上颌及下颌骨囊肿瘤摘除术:首先,位于口腔前庭黏膜移行处将1.0~1.5cm处作一切口,将前庭黏膜切口分离,针对囊肿表面存在骨质覆盖患者,则需用小骨凿开骨窗,直径约为1.0cm,并在鼻内镜视野下完整摘除囊壁,并针对性选择不同角度的鼻内窥镜对腔内情况进行查看,检查是否存在囊壁残留,保证彻底摘除囊壁。若上颌骨囊肿范围过大时,可采用鼻内镜鼻窦外科治疗方法,操作过程中尽量将窦内正常黏膜保留,使鼻腔功能可早日恢复,然后采用常规处理方法对创口进行处理。

2 结果

本组患者行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局部肿胀反应较强,颞下颌关节强直患者术后切口在2.6~4.2cm左右,创伤小,术后随访1年期间均未出现关节强直复发征象;上颌窦牙根异物均顺利取出,术后愈合时间短,愈合效果良好;上颌骨囊肿摘除术患者均已完整、彻底将囊肿摘除,且术后随访1年期间均未见复发征象。

3 讨论

近几年,我国鼻内镜微创外科获得了长足发展,在耳鼻喉科得到了广泛应用,可扩展到颅底外科、眼科等相关领域中[3]。鼻内镜微创术可直达病灶、手术视野清晰,手术角度灵活,可良好显示深部解剖结构,使得医师可直接观察病灶,使手术的安全性与准确度更加精准,且术中创伤小[4]。目前,鼻内镜微创术在颌面外科手术报道仍较为少见,但基于鼻内镜微创术所具有的诸多优势,本组研究将鼻内镜应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手术治疗效果[5]。在术中鼻内镜与传统手术方式相结合,使得手术创口有效减少,局部肿胀反应发生率降低,且手术时间与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根据术后1年随访调查结果提示,患者术后1年内均未见复发征象,获得了临床医师与患者的一致认可。

综上所述,随着鼻内镜微创术的发展,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大,对鼻内镜微创技术的潜在价值进一步加以挖掘,是现今临床与科研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也是为临床与患者提供更好医疗手段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喻建设,刘迎飞.鼻内镜下口腔颌面外科手术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6(1):141-142.

[2]柏正群,李曼,吴丽芳,等.鼻内镜辅助取除颌面部异物15例临床体会[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14(4):369-371.

[3]李新鹏,张纪军,李花,等.软质激光气管插管引光器用于口腔颌面部手术经鼻插管42例[J].天津医药,2017,45(3):320-324.

[4]李世豪,黄子贤,黄志权,等.内镜辅助手术治疗牙源性边缘性下颌骨骨髓炎5例报道[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14(6):553-556.

[5]白果,杨驰,邱亚汀,等.内镜辅助开放性手术治疗颞下颌关节滑膜软骨瘤病36例临床分析[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16,14(4):328-331.

作者简介:赵宇飞,男,44岁,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本科学历,主治医师。

猜你喜欢
鼻内镜外科手术
腹腔镜手术应用于泌尿外科的临床效果分析
创伤性进行性血胸的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研究鼻内镜手术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
外科手术治疗颞叶脑挫裂伤的临床价值分析
鼻内镜鼻前庭囊肿手术疗效分析
支撑喉镜联合鼻内镜下射频治疗会厌囊肿疗效观察
鼻内镜下鼻中隔手术致鼻中隔穿孔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