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2018-07-12 18:14卢得钢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婴幼儿

卢得钢

【摘要】目的:评价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效果,为乙肝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卫生院2014年1-12月的50例接种乙肝疫苗婴幼儿,总结不良反应、乙肝抗体滴度、表面抗体阳转率、表面抗体反应情况。结果:婴幼儿不良反应未经特殊治疗情况下均耐受,不同年限乙肝抗體滴度对比P<0.05,不同接种时机表面抗原体阳转率对比P<0.05,不同年限产生的表面抗体反应占比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年疾病预防价值最高,建议推行。

【关键词】婴幼儿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不同年限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hepatitis b vaccination. Methods: 50 cases of hepatitis b vaccine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2014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summed up the adverse reactions, hepatitis b antibody titer, surface antibody positive rate, surface antibody reaction. Results: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infants were tolerated without special treatment. the titer of hepatitis b antibody in different years was compared with p <; 0.05. the positive conversion rate of surface antigen in different inoculation time was compared with p <; 0.05. the proportion of surface antibody in different years was compared with p <; 0.05. Conclusion: the prevention value of hepatitis b vaccine in infants is the highest in <; 2 years after vaccination.

keywords: infant hepatitis b vaccine hepatitis b different years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67-02

乙肝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流行性强,为了保证儿童的健康成长,婴幼儿阶段做好乙肝防控工作尤为重要[1]。基于此,此次实验就200例接种乙肝疫苗的婴幼儿作为实验对象,总结乙肝预防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对象选自2014年1-12月1年期间,均为婴幼儿。男28例,女22例;月龄介于6个月-18个月,月龄均值(9.50±3.50)个月;纳入标准:监护人对接种方案知情同意,婴幼儿无接种禁忌症。排除标准:婴幼儿存在免疫缺陷,合并急性疾病以及恶性疾病[2]。

1.2 方法 乙肝疫苗均选用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婴幼儿上臂三角肌为疫苗接种部位,肌肉注射。新生儿出生24h内,接生医院完成乙肝疫苗首次10μg接种,HBsAg阳性母亲婴幼儿行乙肝免疫球蛋白接种,禁止同一注射处、注射器肌注。新生儿出生15d,HBsAg阳性母亲婴幼儿采取乙肝免疫球蛋白2次接种,新生儿出生3、6个月,行乙肝疫苗2、3次10μg接种。

1.3 观察指标以及检测方法 总结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乙肝抗体滴度以及表面抗体阳转率、抗体反应情况,行真空静脉采血法,空腹抗凝静脉血(3ml),血清分离基础上检测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3]。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1.0进行50例疫苗接种婴幼儿观察指标计算。计数指标以%形式展开,进行x2检验;计量指标(乙肝抗体滴度)以_x±s形式展开,进行t检验。P<0.05,统计学意义结果。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情况 50例乙肝疫苗接种婴幼儿中,上臂三角肌局部红肿、硬结者1例,轻微吐奶1例,总发生率4%(2/50)。无特殊治疗情况下,均在婴幼儿耐受范围内。

2.2 乙肝抗体滴度变化情况对比 接种1年、2年、3年乙肝抗体滴度结果见表1。经进行计算,不同年限指标差异明显,P<0.05。

2.2 HBsAb阳性率对比 接种不同时机HBsAb阳性率占比结果见表2。经统计学计算,接种后4周、12周、24周HBsAb阳性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2.3 HBsAg反应情况对比 全程免疫后不同年限HBsAg反应情况占比结果见表3。经统计学计算,婴幼儿全程免疫后3年HBsAb无应答、低应答、阳性占比均低于1、2年,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乙肝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母婴传播(约占1/3)、性接触传播(唾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医源性传播(输血、血制品、医疗器械感染等)、非肠道外途径传播(唾液-口途径、吸血昆虫传播等)[4]。预防包括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接种成功避免了乙肝病毒入侵情况。

实验结果显示:婴幼儿乙肝疫苗接种不良反应轻微,疫苗注射不同时机以及不同年限相同指标差异明显P<0.05,其中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年疾病预防价值突出。

综上所述,以0、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在增加体内抗体含量的基础上提高了抗病毒能力,避免乙肝病毒入侵。

参考文献

[1]王选中.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对乙型肝炎的预防效果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25):145-146.

[2]韩磊.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评价[J].饮食保健,2016,3(3):240.

[3]朱桂新.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8):144-145.

[4]黄泽琼.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用于预防乙型肝炎的临床价值分析[J].饮食保健,2017,4(19):341-342.

猜你喜欢
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婴幼儿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乙肝疫苗接种预防和控制乙肝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无创吸痰法在婴幼儿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已经打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为什么还会感染乙肝病毒?
家政服务员应如何发现并应对婴幼儿异常情况
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