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2018-07-12 02:56黄小梅朱俊红陈英李玉兰杨琴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黄小梅 朱俊红 陈英 李玉兰 杨琴

【摘要】目的: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在白血病化疗治疗中的应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5例)和分析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分析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的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偏激、仇视与人际关系紧张情况。结果:化疗后分析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偏激、仇视与人际关系紧张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讨论价值。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采取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关键词】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心理护理;有效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071-02

白血病作为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化疗是当前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是化疗药物的毒副反应、对治疗费用及疗效的担忧往往给患者带来了极大地精神压力,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愤怒等不良心理反应,甚者拒绝治疗或极端的采取自杀,对患者及其家属的身心健康都造成极大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综合医学模式的发展,发现心理治疗可能有助于提升白血病患者躯体健康和心理社会功能,对减少家庭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1]。为此,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70例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临床选择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的干预方式,分析该护理模式对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治疗效果影响,最终护理效果确切,现将此临床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0例白血病化療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无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无严重精神疾病;本人或直系亲属签署知情同意书,能够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完成相关问卷。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分析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其中分析组:男17例,女18例,年龄17~55周岁,平均(36.32±1.87)周岁,白血病类型:ALL8例,AML9例,CLL8例,CML9例,少见类型1例;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8~57周岁,平均(36.48±1.87)周岁,白血病类型:ALL 7例,AML 10例,CLL 9例,CML 8例,少见类型1 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常规基础性护理,如:基础疾病知识介绍、合理用药指导、科学饮食指导、适当活动指导、疑问解答以及一些常见问题处理等[2]

分析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进行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的干预模式,主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观察,缓解患者的不安状况,使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3]。由于白血病患者在长期的化疗治疗之下,极易对治疗丧失信心,产生绝望的心理状态,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对患者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引导患者多参与室外运动,不仅能够强健体魄,同时也能够缓解焦虑以及抑郁的心理状态[4]。患者在长期病痛的折磨之下,极易产生轻生的念头,因此需要医护人员能够向患者讲解白血病的治疗过程,使患者明白,白血病也不是不治之症,使患者重新拾起对积极面对生活的信心。邀请化疗后护理效果良好、并发症少者到医院现身说法,鼓励患者之间相互熟悉,发扬互助友爱的精神,增进了解,使患者从多方面感到温暖,让患者感到生活在友爱中,并指导患者认识情绪障碍对治疗的不利作用,积极抵制不良信念[5];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向其传达患者病情的发展情况,使患者家属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各项工作的开展[6]。

1.3 观察指标 经过护理干预之后,利用《焦虑、抑郁自测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进行测量,同时利用《心理状态自测量表》测量两组患者的偏激、仇视与人际关系紧张情况,分值越低,表明患者状态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对70例白血病化疗治疗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19.0,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偏激、仇视与人际关系紧张情况均选择t检验,以(_x±s)形式表示,P<0.05为在统计学意义上存在差异。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 护理后,分析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分析价值(P<0.05),见表1。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偏激、仇视以及人际关系紧张情况 护理后,分析组患者的偏激、仇视以及人际关系紧张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相对较低,在统计学上差异有分析价值(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白血病作为恶性肿瘤中的一种,由于发病具有突发性以及病情进展迅速并易引发出一系列并发症等诸多特点,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患者在长期的化疗影响之下,极易产生出焦虑、抑郁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患者治疗效果的提升[7]。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分析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以及偏激、仇视与人际关系紧张情况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在统计学上存在讨论价值(P<0.05)。张晋碚等[8]研究发现,54例首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白血病组的总分、总均分、阳性项目数、阳性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和其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王欢等 [9]研究认为,对于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与本研究结论相符。临床研究[10]表明,慢性压力通过β-肾上腺素能信号加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进展。因此,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良好的心理护理以及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患者的紧张心理状态,患者信任医护人员,并树立起战胜病魔的信心。在此过程当中,患者精神压力能够得到释放,紧绷的神经逐渐放松下来,开始积极面对生活。医护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患者展开心理治疗,并运用有效护理手段,使患者感受到温暖,与医护人员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使患者认可医护人员各项护理工作的展开。

综上所述,化疗可增加白血病患者心理压力,而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采取心理护理结合有效护理的干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冒雷明,周春英.成人白血病患者心理问题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7 , 37 (1) :62-66

[2]王思思.健康教育在白血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医学信息,2015,28(42):167.

[3]江月红.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22):308-309.

[4]李双,林晓霞.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7(26):78-79.

[5]郑娟璇,吴惠蝶,张燕玲. 优质护理服务对白血病化疗患者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2017,7(23):66-68

[6]辛延,姜华,刘美娇, 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白血病患者化疗治疗的重要性[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4(8):1559-1561,1568

[7]南沛.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健康前沿,2017(9):36-37.

[8]张晋碚,周英,关念红,等.急性白血病病人心理状态调查[J].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10(4):301-302.

[9]王欢,纪艳青,王金梅, 等.个体化心理护理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17(38):154.

[10]LAMKIN DM, SLOAN EK, PATEL AJ, et al. Chronic stress enhances progression of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via β-adrenergic signaling[J]. Brain Behav Im-mun, 2012, 26(4):635-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