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吸细胞学检验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2018-07-12 20:55李燕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乳腺癌

李燕菊

【摘要】目的:针吸细胞学检验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附属医院就诊的的乳腺癌患者的针吸细胞学检验标本总共980例,按照FNAC检验标准进行分级诊断,比较针吸细胞学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率以及FNAC的阳性检出率。结果:针吸细胞学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率分别是:Ⅰ级62.1%、Ⅱ级78.2%、Ⅲ级72.4%、IV级100%,总计635例,占64.8%,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显著差异(P>0.05);FNAC的阳性检出率为15.3%。结论:针吸细胞学检验在乳腺癌诊断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值得深化研究。

【关键词】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验;乳腺癌诊断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136-01

乳腺癌是危害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据报道,从20世纪70年代末全球乳腺癌发病率就一直呈上升趋势,在欧美国家的女性中的发病率更高,达到了12.5%。目前中国虽然不是乳腺癌高发的国家,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生率也一直呈上升趋势,引起了医学界的高度重视[1]。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重要器官,软腺癌是发生在乳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容易脱落,可以随着血液向全身扩散转移,危及生命。而许多女性基于一些保守的心理,不重视乳腺癌患者的前期诊断,往往是病情恶化才会被发现,失去最佳的治疗时机。所以乳腺癌的前期诊断对乳腺癌的预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乳腺癌的诊断主要有近红外线照相 、导管造影、针吸细胞学检查等方法[2]。本次我院选择来我院就诊的98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分析针吸细胞学检验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价值,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来附属医院就诊的的乳腺癌患者的针吸细胞学检验标本总共980例。本次研究的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75岁,平均年龄42.3岁。患者的肿块直径0.6-7.5cm,平均直径2.4cm。患者左侧乳腺有510例,右侧470例。

1.2 操作方法 ( 1)消毒:对要取样的部位以及周围进行消毒。( 2)取样:医生首先用左手固定住患者的肿块,左手用一次性的注射器(5ml)迅速插入肿块,然后换左手固定住注射器,右手将注射器的芯抽至4ml处,确保注射器保持一定负压,然后缓缓地减小针管内的压力,然后快速抽出針头。(3)涂片:将抽取的样品均匀地涂抹在2~3张玻片上,放在95 %酒精中固定10min,再做HE染色。染色完成后用显微镜观察结果。对结果不能确诊的,可以重新穿刺复查 。

1.3 诊断标准 细胞学诊断标准:针吸细胞学(FNAC)诊断乳腺癌的标准可分为4级,分别是Ⅰ级、Ⅱ级、Ⅲ级、IV 级。其中,Ⅰ级:腺上皮细胞分化良好,细胞排列呈乳头状,结构整齐,良性裸核细胞多,细胞属于良性病变。Ⅱ级:腺上皮细胞撤呈现轻度异型,排列出现重叠或片状,良性裸核明显细胞减少,细胞属于不典型性病变。Ⅲ级:腺上皮细胞呈现中度异型,可以明显看到核分裂及坏死,细胞排列大部分呈现重叠团块,细胞的黏附性差,极少的良性裸核细胞,细胞属于可疑恶性病变。IV级:腺上皮细胞呈现明显异型,出现大量的核分裂与坏死现象,细胞排列成不规则团块状,细胞松散,无良性裸核细胞,细胞属于恶性病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进行x2检验。当P<0.05 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针吸细胞学诊断结果以临床分期的关系,如表1所示,980例乳腺癌患者中,其中Ⅰ级有327例、Ⅱ级有403例、Ⅲ级有124例、IV级有26例,针吸细胞学检查与临床诊断相符率分别是:Ⅰ级为62.1%、Ⅱ级为78.2%、Ⅲ级为72.4%、IV级为100%,总计635例,占64.8%,经过多组的x2检验,当P<0.05,表明针吸细胞学检查诊断符合率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无显著差异 。针吸细胞学(FNAC)的阳性检出率为15.3%(阳性检出率=III级+IV级)。

3 讨论

随着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也在一步步增强,乳腺癌的前期诊断也被大家所熟知认可[3]。本次研究采用针吸细胞学检验来诊断乳腺癌有很大的优势;(1)采用FNAC分级标准更加的科学严谨,统一了诊断术语,便于临床医生的掌握理解,也利于医生根据不同的分级,给出合适的治疗方式。(2)乳腺癌针吸细胞学检查的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安全性高、检测数据可靠。(3)针吸细胞学检查不需要特殊设备,检查费用低,适用性广,诊断的符合率也高于多数的诊断方法[4]。综上所述,在乳腺癌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用针吸细胞学检验可以有效地提高检出率,对早期诊断乳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长期的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才秀,王海平. 乳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在乳腺癌定性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 健康研究,2014,34(01):37-39+42.

[2]贺才标,吴涛,朱娅萍,叶红,胡志勇,王林,陈勇,魏贝. 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质量控制[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4,35(14):1923-1924+1927.

[3]彭芳,王建,张功亮,钟斌. 细针穿刺细胞块的制作和免疫细胞化学在乳腺癌诊断和术前化疗中的意义[J]. 实验与检验医学,2015,33(06):765-767.

[4]白晓英,邱泽兵,钟曜岭. 针吸细胞学检查对乳腺肿瘤诊断的可靠性[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0):47-48.

猜你喜欢
乳腺癌
高龄女性仍需排查乳腺癌
MRI多序列成像技术对乳腺癌的鉴别诊断分析
乳腺癌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
不开刀治疗乳腺癌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2021年我国乳腺癌患者或达250万
男性也应注意乳腺癌
太干净的女性易患乳腺癌
男人也会得乳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