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

2018-07-12 21:37李小云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探讨分析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李小云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择取我院妇科确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借由随机方法等分为两组,每组各52例,为参照组行米非司酮药物治疗,针对研究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结论:为妇产科临床医学实践过程中确诊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相较为其实施单纯性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控制和降低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可能性,值得关注。

【关键词】桂枝茯苓胶囊;米非司酮;子宫肌瘤;治疗效果;探讨分析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156-02

子宫肌瘤是一种在女性生殖新系统中较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疾病类型,其病理组织结构通常借由平滑肌组织和结缔组织共同构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子宫肌瘤在育龄女性患者群体中具备集中高发特征,其报告发病率测算数值通常占据全部育龄女性的20.00%-26.00%之间,且在年龄阶段介于40.00-50.00岁的成年女性患者群体中具备集中高发性。子宫肌瘤患者在病程发展过程中,通常会发生子宫异常出血症状、盆腔组织压迫症状,腹部疼痛症状,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给成年女性的生育能力造成不良影响。本文以我院收治的部分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实施了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将我院妇产科10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等分两组,每组各52例,参照连年龄介于26-53岁,平均(39.2±2.6)岁,研究组年龄介于27-52岁,平均(39.4±2.5)岁。研究组与参照组在年龄等资料方面无差异(P>0.05)。

1.2 临床治疗处置干预方法 为参照组行米非司酮药物治疗,针对研究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桂枝茯苓胶囊的每次服药剂量为3粒,每日给药次数为3次。米非司酮的每次服药剂量为25.00mg,每日给药次数为1次。

1.3 临床评价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以患者子宫肌瘤病理組织体积缩小且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视为治疗有效,以患者子宫肌瘤病理组织略有减小且临床症状初步缓解视为治疗有效。以患者临床症状没有缓解或者是发生恶化视为治疗无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择取统计学软件包——SPSS19.0,针对计数资料(n,%)行卡方检验。若P<0.05,则证实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指标显著高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

表1:

2.2 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比较 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详情参见表2:

3 讨论

子宫肌瘤有时也被部分研究人员称作纤维肌瘤或者是子宫纤维瘤,是因女性子宫器官平滑肌组织构成细胞病理性增生而引致发生的良性肿瘤疾病类型,是妇科临床实践过程中的常见肿瘤疾病表现类型,能够给患者的实际生存质量和生育能力造成显著破坏[1]。

基础性临床观察实验室病理分析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属于较为典型的激素依赖性肿瘤,且雌性激素是临床中引致子宫肌瘤患者病理组织持续生长的物质性和生理性基础。也有部分临床医学研究学者阐释,生长激素类物质也与子宫肌瘤患者病理组织的生长过程具备直接相关性,且该种激素类物质极有可能在促进相关组织细胞发生有丝分裂过程中促使子宫肌瘤病理组织持续生长扩大[2-3]。

药物治疗方法是临床中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治疗干预过程中运用的基础方法,切实选取和运用适当种类的药物制剂,对于确保患者获取到最佳临床治疗结果具备重要意义[4-5]。

本文基于分组对比的调查研究方法,直观且鲜明地揭示了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患者群体中的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结语:

为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药物治疗,能获取较好临床结果,适宜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元成,崔志丹,沈伶.子宫肌瘤患者外周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子宫肌瘤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15):1728-1730+1738.

[2]张新庄,萧伟,徐筱杰,等.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和盆腔炎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J].中草药,2016,47(01):81-94.

[3]韩兆忠,刘茜,郑伟然,等.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系统性评价[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6,18(03):543-551.

[4]柯志鹏,张新庄,丁玥,等.桂枝茯苓方治疗痛经、盆腔炎以及子宫肌瘤的活性成分和分子作用机制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06):999-1004.

[5]陆宏,刘佳,王晓彬,等.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妊娠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12):102-106+111.

猜你喜欢
探讨分析米非司酮子宫肌瘤
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状态检修的探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中药汤剂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临床观察
研究B超在妇女子宫肌瘤鉴别诊断当中的临床应用
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观察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子宫动脉灌注栓塞术在中央性前置胎盘引产中的安全应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法探析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