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分析

2018-07-12 06:18吴越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18年5期
关键词:老年患者

【摘要】目的:分析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进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降低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改进护理;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8)05-210-02

静脉输液是将患者所需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的方法输送至患者体内。近年来,患病人数逐渐增多,导致输液现象明显增加[1]。在输液过程中也产生了较多问题,进而导致医患关系极度紧张。随着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患者逐渐增多,且均患有其他慢性病,进而导致输液并发症的增多[2]。本文针对使用改进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输液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老年静脉输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在55~65岁之间,年龄均差(62.1±4.5)岁;参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龄在57~73岁之间,年龄均差(67.8±5.9)岁。所有患者经检测后均符合临床治疗标准,且均无其他特殊疾病,患者在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输液护理;研究组患者采用改进护理措施。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其中包括健康教育、舒适护理等。在输液室、走廊等显著位置张贴输液须知,使患者有效掌握输液前的相关内容;另外患者在进行输液前,护理人员需要耐心与其沟通,并将其带到输液室进行妥善安置,依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调整输液进度,并且向患者讲述输液的种类以及输液原因。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科学、有效、敏捷的扎针手法,并且在穿刺过程中保持敏捷、规范、高效的穿刺效率,进而有效避免出现穿刺失误问题。在患者输液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巡视,以保证患者输液期间不会出现不适感。患者的输液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无菌操作,从而有效预防药物变质问题出现,同时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效调节输液的快慢,对比需要避光保存的药物及時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叮嘱患者在输液期间避免过度活动。

研究组患者在参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改进护理措施,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指导;患者年龄较大导致其机体功能均下降,护理人员要耐心向老年患者普及输液注意事项,并及时了解患者需求,解决患者出现的问题。(2)舒适护理;为老年患者提供较安静舒适的输液环境,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情,避免因输液时间过长而产生烦躁心理。若患者情况特殊,可使用穿刺针,减轻患者痛苦。(3)随时访查;依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置警示性标志,例如病症较为严重的患者用药粘贴红色标签,每10分钟进行一次巡视。(4)并发症;保障患者用药的清洁和卫生,且对输液室进行消毒,患者若输入两种药物则在中间进行冲管,防止其发生不良反应。避免患者输液中出现意外要求其在输液前排净肠道。(5)知识普及;护理人员应定期向患者普及并发症知识,并对已发生情况进行分析研究,指导患者进行紧急解决措施,减少输液期间并发症的发生。

1.3 评测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患者的输液并发症包括静脉炎、血肿、过敏等,严重者还会出现胸闷、气短等其他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对本次研究的者所有数据进行处理,其中两组计量资料对比用均数±标准差(_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用率(%)表示,进行x2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P<0.05时,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情况 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情见表1。

2.2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情见表2。

3 讨论

老年患者的机体机能较弱,不利于静脉穿刺,进而导致输液过程中出现问题。随着近年来老年患者输液情况增多,其并发症发生率也逐年增长。因此,优质的护理服务在老年患者输液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3]。

经本文研究发现,采用改进护理措施对老年患者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7.5%,显著优于参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一步缓解了紧张的 医患关系,提升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通过改善患者的输液环境,进而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进而有效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4-5]。老年患者由于长期穿刺,对其血管壁产生严重刺激,为改善这一问题,应使用5.5号针头进行穿刺工作,尽量减少穿刺入皮肤后的阻力,并且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应提前做好沟通,使患者对穿刺缓解进行有效了解,大幅度降低医患之间的不良关系[6];另外可以减少双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纠纷问题,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大幅度提高。

综上所述,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情况明显减少,降低了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升了护理满意度,缓解了紧张的医患关系,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高宏琰,何玉琴.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4):405-407.

[2]袁莹.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患者的护理措施改进及效果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7(1):64-66.

[3]孙玉梅.探讨手术室护理中安全隐患问题及护理措施[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9):174+180.

[4]孙玉粉,赵光玲.老年患者静脉输液的护理问题与解决策略[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6,2(6):207-209+212.

[5]李亭霏,徐小琴,魏传芝,等.门诊输液大厅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风险及干预对策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5,33(13):155-156.

[6]高宏琰,何玉琴.改进护理措施降低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并发症[J].西南国防医药,2017,27(4):405-407.

作者简介:吴越,女,1979年10月出生,本科学历,护师。

猜你喜欢
老年患者
老年糖尿病患者抑郁与治疗依从性分析
老年患者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临床病例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内固定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探讨
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两种麻醉方法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腹腔镜治疗老年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