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分析

2018-07-12 02:06
关键词:泌尿系统血尿鳞状

李 春

(白城市医院泌尿外科,吉林 白城 137000)

鳞状细胞癌SCC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好发部位是口腔、食管、皮肤等被鳞状上皮细胞覆盖的身体器官[1]。但是发生在泌尿系统的鳞状细胞癌却较少,发病率很低。目前对其诊断和治疗尚无明确的统一规范。本研究希望通过多例泌尿系统SCC患者,总结出泌尿系统SCC的一般临床和病理表现,并提出适当的治疗手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原发性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患者7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临床资料。其中膀胱鳞状细胞癌3例,肾鳞状细胞癌3例,输尿管鳞状细胞癌1例;男5例,女2例。患者年龄37~79岁,平均63.4岁。

1.2 方法

收集19例泌尿系统SCC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表现、肿瘤位置及大小、肿瘤病理及分期、并发症、治疗方法等。

标本均在中性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固定,并进行包埋。切片后HE染色,并采用Envision免疫组化实验法。

2 结 果

2.1 膀胱鳞状细胞癌

膀胱SCC患者共3例。患者年龄43~76岁。3例患者均为非血吸虫性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主要表现是血尿,3例患者出现血尿;2例患者出现尿频尿急症状;1例患者出现腰痛、盆腔梗阻等症状,提示可能为较晚期的SCC;3例患者都伴有泌尿系统感染;2例伴有结石1例出现淋巴转移。眼观:为实体性肿瘤,黏膜上出现白斑,多发于三角区和侧壁。主要表现为浸润和溃疡。病理结果:T1分期1例,T2分期1例,T3分期1例。治疗:2例采用根治性膀胱切除术,1例采用部分膀胱切除术。

2.2 肾鳞状细胞癌

肾SCC患者共3例。患者年龄37~79岁。包括1例肾实质和2例肾盂鳞状细胞癌。临床表现:3例患者均腰痛并伴有血尿,有结石或结石病史。1例出现淋巴转移。眼观:2例可见明显肿物;1例肾盂SCC患者出现肾盂扭曲变形增厚。病理结果:T1分期2例,T2分期0例,T3分期1例。免疫组化:3例HCK、p40、p63均呈强阳性,LCK均阴性。

治疗:行患侧肾脏切除术。

2.3 输尿管鳞状细胞癌

输尿管SCC患者共1例。患者年龄65岁。临床表现:全程血尿,伴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无结石,右肾积水。有淋巴转移。影像学表现:右输尿管上段实质性占位,界限模糊不清。治疗:行右输尿管切除术+放疗。见表1。

表1 7例泌尿系统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资料(n)

3 讨 论

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极为少见,由于泌尿系统鳞状上皮结构较多,因此可发生于任何泌尿系统器官。研究显示肾鳞状细胞癌占肾肿瘤的0.5%~1%,膀胱鳞状细胞癌占膀胱肿瘤总数的5%,输尿管鳞状细胞癌占输尿管肿瘤的5%[2]。SCC发病在男女比例上以男性居多,约为3:1。

膀胱SCC临床较为少见,其发病可能与结石、炎症反应、尿潴留等有关。主要临床表现是血尿和尿频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多数膀胱SCC为浸润性肿瘤,且侵及肌层。早期的镜检对于检验出膀胱SCC有重要作用。研究显示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的患者预后生存率较高,生存时间也得到了延长[2]。

肾SCC包括实质SCC和肾盂SCC,以肾盂SCC为主。主要病因可能是结石或炎症作用等。临床表现主要为血尿和腰痛,一般施行患侧肾脏切除术。对于患结石的病人,如果术后伴随长期血尿,应注意可能有SCC的风险。肾SCC发现时一般多为晚期,发展迅速,术后生存期也较短。

泌尿系统鳞状细胞癌是一种罕见病,结石和炎症反复刺激可能是其致病原因。多数泌尿系统SCC恶性程度高,发现较晚,诊断极其困难,预后很差。因此应研究找出有效的诊断方法,尽量选择根治性切除方法,杜绝复发和转移。术后对患者随访,并给与一定的生命支持和治疗,以提升生存时间。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血尿鳞状
关于子宫颈鳞状上皮细胞异常ICD-10编码的建议
端粒酶相关蛋白1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的表达*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血尿:断断续续要当心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口腔鳞状细胞癌中PD-L1的表达与P16、HPV感染以及淋巴结转移关系分析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联合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应用于宫颈癌筛查的价值分析
微生物检验泌尿系统的病原菌结果探讨
祝您健康处方(10)血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