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

2018-07-12 02:06洋,黄
关键词:呼吸衰竭关怀通气

陆 洋,黄 玲

(四川德阳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四川 德阳 618000 )

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的急重症,患者十分容易发生呼吸困难症状、缺氧症状等,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对症处理,则容易造成死亡。临床结合呼吸衰竭患者的疾病特点,以采取机械通气治疗为常用治疗手段,而若临床护理不当,则容易诱发多种并发症,危及生命[1]。本次研究工作旨在探讨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行人文关怀护理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100例为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性别:男32例,女12例;年龄:22岁至78岁,平均年龄(45.65±6.75)岁。对照组:性别:男31例,女19例;年龄:23岁至77岁,平均年龄(45.70±6.50)岁。经对比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均无差异性,组间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与研究组分别使用常规护理、常规护理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1)病情监测干预。护理人员应强化病情监测,以患者作为护理中心,并详细记录其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等。(2)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与患者保持良好沟通交流,给予讲解机械通气治疗的优势及相关注意事项,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以有效缓解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治疗自信心。(3)气道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时清理其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其通畅呼吸。(4)营养支持干预。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营养实况,遵医嘱给予针对性营养支持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①2组护理前后的FEV1指标、ADL评分,②临床护理效果,③护理满意度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 26.0对本研究的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前后的FEV1指标、ADL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前的FEV1指标(0.39±0.13)、ADL评分(85.14±7.20分)均与对照组(0.38±0.15、85.10±7.25分)无差异性,P>0.05;研究组护理后的FEV1指标(0.80±0.12)、ADL评分(93.85±6.05)均高于对照组(0.45±0.11、89.40±8.7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FEV1指标、ADL评分比较(±s,分)

表1 研究组与对照组护理前后的FEV1指标、ADL评分比较(±s,分)

级别 时间 FEV1指标 ADL评分研究组(n=50) 护理前 0.39±0.13 85.14±7.20护理后 0.80±0.12 93.85±6.05 t值 13.3128 5.3204 P值 0.0000 0.0000对照组(n=50) 护理前 0.38±0.15 85.10±7.25护理后 0.45±0.11 89.40±8.70 t值 2.1618 2.0806 P值 0.0344 0.0258 t值护理前P值 0.2894/0.7732 0.0225/0.9821 t值护理后P值 12.3510/0.0000 2.3039/0.0245

2.2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临床治愈率(96%)高于对照组(78%),P<0.05;研究组临床死亡率(4%)低于对照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态度评分(98.20±1.85分)、护理管理评分(93.50±3.85分)、护理技术评分(99.10±0.55分)、护理质量评分(9 6.2 0±2.6 5分)均高于对照组(78.65±6.80分、76.45±5.30分、82.10±3.95分、77.35±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护理效果比较 [n(%)]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分组 n 护理态度评分 护理管理评分 护理技术评分 护理质量评分研究组 50 98.20±1.85 93.50±3.85 99.10±0.55 96.20±2.65对照组 50 78.65±6.80 76.45±5.30 82.10±3.95 77.35±6.80 t值 15.9364 14.9512 24.4872 14.8374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3 讨 论

呼吸衰竭为临床常见的急重症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缺氧症状、二氧化碳潴留症状等诱发而知。呼吸衰竭对机体各个重要脏器以及相关组织代谢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目前临床治疗呼吸衰竭以采取机械通气治疗,从而改善其缺氧症状或者二氧化碳潴留症状等,其中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占据着重要作用价值[2]。

由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作用下,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多伴有较严重的焦虑、紧张、恐惧等负性情绪,对其身体健康及心理状态均造成一定影响。以往临床给予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以采取常规护理为主,但该护理方法的效果不明显[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接受常规护理过程中,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干预,病情监测干预、心理护理干预、气道护理干预及营养支持干预。经实施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相关症状指标明显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死亡率有效降低,且患者对临床护理人员的各方面护理满意度均高。人文关怀护理为临床新兴护理模式,护理人员依据患者作为护理中心,给予优质科学临床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被尊重及被关心的感受,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及配合度,促进疾病早日康复[4]。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ICU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疾病特点及身体状况,在给予积极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过程中,联合运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提高其FEV1指标,明显提高其ADL评分,且临床护理效果确切,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推广及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关怀通气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感悟关怀厚望 立志跟党前进
浅析无创呼吸机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患者的凝血功能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无创正压通气在慢阻肺急性发作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呼吸湿化治疗仪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致呼吸衰竭序贯通气中的应用
不通气的鼻孔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