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 有中创新
——广州南沙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延伸管窥

2018-07-12 02:17刘洪清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4期
关键词:南沙经办网点

文·图/本刊记者 刘洪清

2018年1月9日,红海瀚洋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经理莫晓莹来到建设银行广州南沙开发区支行办理社会保险参保证明查询打印业务。银行为何能够办理社保业务?她为何不去南沙区社保中心?在银行能办理哪些社保业务?带着好奇和疑问,记者来到银行一探究竟。

逼出来的路

在建设银行广州南沙开发区支行营业厅内一隅,一个比较独特的服务网点吸引了记者的注意,该网点的柜台上立着一块服务牌,上面清晰地标示:“广州市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服务编号:A092017001,服务热线电话:12345”。建行工作人员李虹静正在电脑前处理莫晓莹的业务。

“来这里办事方便快捷,我们公司和建行只隔了一条马路。”莫晓莹告诉记者,以前她到南沙区社保中心办事,不仅距离远要坐车,而且排队等候也会消耗不少的时间。在莫晓莹的印象中,排队等候最长的一次花了三四个小时。莫晓莹的公司主要负责劳务派遣、社保代理等工作,社保业务量非常大,每次打印参保证明都有五六百份之多,每个月有三四千的社保业务需要上门办理,非常不方便。

“现在过一条马路,就能在银行办理社保业务,真的是比过去方便快捷多了。”莫晓莹打心底里为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这项创新工作点赞。

南沙区人社局副局长周英姿向记者介绍了这项创新试点工作的由来。2005年国务院批准同意设立广州市南沙区。按照行政管理机构人员精简高效的原则,南沙区社保中心人员编制数仅10人。2012年9月30日,国务院又批复同意将广州市番禺区的东涌镇、大岗镇、榄核镇划归南沙区管辖。随着管辖区域的扩大,社保服务辐射距离更远,社保经办窗口压力更大。数据显示,目前南沙区总面积803平方公里,下辖6镇3街,总人口70多万人。区内共有2.4万家参保单位,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8万余人。社保经办大厅拥挤不堪,参保单位、参保人员是“等、等、等”的焦虑,工作人员是“忙、忙、忙”的超负荷运转。如何破解难题,南沙区开始创新寻找出路。

2013年广州市推行事权下放和服务前移工作,南沙区将部分社保业务下沉到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平台,部分业务推广到社区、行政村。但仍难以满足大量的参保单位、参保人员的服务需求,特别是近年来社保参保证明应用的日益广泛,购房、买车、子女入学、出境等都需要提供社保参保证明,南沙区将拓展经办服务的目光锁定到金融机构,周英姿说:“金融机构网点多,与社保基金收支业务合作紧密度高”。

创新辟蹊径

为推动南沙区“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服务”的改革工作,南沙区积极探索依托银行强化社保经办服务工作。一方面,南沙区具有国家赋予的自贸试验片区和新区“率先探索、率先实践,力图突破”的使命,还是全国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在利用市场机制和社会力量提高政府服务质量与效率方面具有先行先试的职责。另一方面,银行的业务经办服务流程及后台监管均与社保较为相似,建立社保银行服务具有可行性,且区内银行营业网点众多,便于进一步延伸服务范围。周英姿综合分析以上特质后指出,南沙区具有率先进行社保经办服务体系改革创新的优势。

2017年9月,广州市社保中心、南沙区社保中心分别与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建设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签署了《广州市社会保险南沙银行服务网点合作协议书》和《广州市南沙区社会保险银行服务业务委托协议》,正式启动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南沙区试点。

“作为金融机构首先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建设银行在2015年就首开了与政府单位合作的先河。当社保提出与银行业务协作的需求时,我们是一拍即合。我们力争把银行网点打造成为便民服务的平台、资源整合的新平台。”建设银行广州南沙开发区支行副行长叶炳林认为:“多开一扇门,多一项业务,也就多了一个增加银行客户的机会。”

在社保银行服务试点工作中,南沙区社保中心向区内9个建设银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网点开放包括非敏感资料变更、参保情况查询及参保记录打印、还原网上查询密码等28项社保业务权限,区内社会保险参保单位(人)可在银行享受便捷、优质、免费的社保经办服务。

服务新格局

南沙区社保中心主任赵新高介绍,为保障社会保险银行服务工作的顺利运行,南沙区通过建立配套制度、搭建安全可控平台和组织业务培训等工作,确保社保银行经办服务的规范性、准确性和安全性,着力打造“政企联动、四层辐射、立体多维”的社保经办服务体系。

制度落实是业务办理、风险防控的基础。为保障有序、高效地推行社保银行服务试点工作,南沙区社保中心制定了《广州市南沙区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广州市南沙区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及经办人员工作守则》《广州市南沙区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社保业务信息系统操作号管理制度》《广州市南沙区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沟通联络制度》等7项配套管理制度,对社保银行服务的业务印章、业务操作号、业务档案、业务协调各方面进行了合理规范和科学优化,加强对社保业务经办操作规范的控制管理,规范经办业务操作流程,严格层级管理规定。

同时,为了实现银行经办与社保经办在同一系统平台,南沙区加强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打造安全高效的档案查询平台,实现全新影像化档案管理模式;建立内控监督可视化模型,扩大智能监控范围,实现涵盖经办风险监控、道德风险监控、工作效能监控的全流程风险监控系统。建设全流程监控可视化系统,实现社保业务监控可看、可办、可控。

业务培训及办公配备是业务经办的保障,南沙区社保中心副主任苏水雄介绍,为提高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南沙区社保中心多措并举,紧密联动。一是为建行广东自贸试验区分行各银行网点制作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视觉识别标识和配备业务印章及社保系统操作账号;二是针对性地为建行23名社保业务专员进行了有关社保政策理论知识和信息系统实操的全方位专场社保业务培训;三是建立社保银行服务工作微信联络群,及时传达最新的社保政策和操作指引,对银行社保工作人员进行即时的业务指导,详细解答各类疑难问题,切实提升社保经办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目前,随着社保银行服务网点的开通,南沙区已将154项社保经办服务中的123项下放至9个镇(街),26项下放至163个村居,28项下放到9个银行网点,建成覆盖全区共计182个社保经办点的社保服务圈,在全市形成 “一个平台、两级管理、三级经办、多元服务”的社保服务新格局。区内参保户平均10分钟内即可到达最近的社保经办点。2017年共为办事企业和群众节省约25.2万小时的时间成本。据南沙区社保中心的工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群众对南沙区社保经办体系建设工作的满意度高达100%,认为能就近办事是政府的一大便民举措。下一阶段,南沙区还将着力加强智慧社保建设,逐步扩大到其他银行网点和拓展服务项目,并在银行网点设置社保服务自助终端,形成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匹配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

广州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主任陈健明认为,与银行机构携手合作建设社会保险银行服务网点,改变以往单纯依赖政府部门经办的模式,通过将部分社保业务委托银行办理,结合银行工作特点,给办事群众极大地提供了便利,开创了社保公共服务体系的新领域,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个性化、定制化以及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广州市将着力构建统一的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加强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实现全系统业务流程的再造,促进经办规程的统一规范。建立大平台、掌握大数据、实现大协同,从而提供统一高效便捷的社保服务。进一步运用智慧终端服务、网上办事系统等,构建多元化、立体式的社保服务体系,将社保服务延伸到参保对象身边,让参保对象能够享受到更方便快捷的服务,构建低碳、智慧经办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南沙经办网点
快递网点进村 村民有活儿干有钱赚
基于“互联网+”的汽车养护网点服务体系
推进社保经办服务标准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聚焦“能打胜仗”全面提升网点竞争力
丁力:南沙未来“兵家必争”,南沙枢纽引领大湾区开创融合新格局!
扩宽眼光才能认知更多 拜访南沙区前辈发烧李
基于EVA-BSC的农村银行网点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互联网+社保经办:用便捷提升幸福感
医保经办管理期待创新
南沙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