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恤典”到“漏泽园”
——古代的丧葬优抚和救助制度浅探

2018-07-12 02:17弋戈
中国社会保障 2018年4期
关键词:滑县朝廷墓地

文/弋戈

河南滑县出土的“漏泽园”铭砖记载:“甲子七十一字号不知姓名军人尸首,年约二十七八已來,政和五年十二月十二日葬”

我国的丧葬礼制历史悠久,古代朝廷尤其重视对战死沙场的军人予以丧葬方面的优待。《管子·入国篇》记载朝廷为死难的军人“接绝”,不仅在安葬死者时给予厚葬,对没有子嗣的死者,朝廷每年还出资为其祭奠,以体现对为朝廷捐躯者的敬重和优恤。《汉书》记载,汉高祖刘邦曾制令:“军士不幸死者,吏为衣衾棺敛,转送其家。”当时,棺椁价约3000钱,衣衾(即死者敛服)价约400钱,即每名军人安葬费为3400钱。此后,这一制度称为“恤典”。“恤典”主要内容包括:对去世的官吏和死亡军人赠印绶、赠谥、赐祭、追封、赠冢地、赠绣、赠衣物、赠葬具等。

古代丧葬救济抚恤制度以宋朝为盛,《宋史》记载:“又置漏泽园”。“漏泽园”是由朝廷出资设立的专门安葬战死士兵、无主尸骨的公共墓地,亦称“义冢”“义阡”,萌始于宋朝元丰年间,形成于崇宁年间。其名源于《汉书·吾丘寿王传》中称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旦等“圣人”的统治为“德泽上昭天,下漏泉”,《宋会要稿》中记载,皇帝屡次下诏说“居养、安济、漏泽为仁政”,后来便以此命名。北宋时期,宋与元、金战乱频仍,人民饱受战争之苦。战乱中多有客死他乡无人认领的尸体,也有因家贫而无力丧葬者。为安葬这些死者,北宋朝廷专门设置“漏泽园”,集中埋葬。“漏泽园”的建立,对防止疫病流行亦具有积极意义。“漏泽园”与“居养院”和“安济坊”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三大制度性官办慈善救助机构。

1967年,在河南省滑县八里营公社(现改为乡)沙波寨(现名万集村)修避水台时,当地农民发现了一个占地面积较大但是形制简陋的古墓群,其中出土了一些带有文字的方砖,后经文史专家搜集考证,推断这片墓地为宋代卫南县的“漏泽园”墓地。存世的15块墓砖上出现的墓葬死者身份有军人、百姓以及贼人三种,表明这些死者基本属于社会下层人员。铭砖的记录以军人居多,可以推测解决士兵的丧葬问题是“漏泽园”设立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带有文字的铭砖是“漏泽园”管理规范化的体现,是“漏泽园”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从已经发掘的“漏泽园”墓地考证情况分析,“漏泽园”是由朝廷选择高旷不毛之地置园,将其划分为若干小面积区域,规定墓坑深度,然后把死亡军人和无人认领的尸骨埋在其中,另刻两块石砖记录死者编号、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等信息,其中一块埋在墓中,另一块竖于地表,再命僧人负责管理,并加派有关部门定期对墓地的规格和数目进行核查监督。

通过“漏泽园”的实物史料和相关文献,可以更为深入地考证“漏泽园”“安济坊”“居养院”三者之间的关系。例如铭砖文字显示,军人士兵重病送“安济坊”治疗,死后从“安济坊”送往“漏泽园”安葬,却没有军人士兵死者从救助贫民的“居养院”送往“漏泽园”葬埋的情况。原因是军人经济上一切由朝廷负责,生前不入“居养院”所致。

目前在我国有8个省市的19个地点发掘了“漏泽园”墓葬近千座,出土铭砖400多块,大致分布于河南的洛阳、三门峡、滑县、南阳,河北的磁县,山西的吕梁,山东的兖州、日照,陕西的岐山,四川的绵竹、郫县,重庆的云阳,江苏的丹阳等地,其中以三门峡市郊北宋陕州“漏泽园”墓地规模最大,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这里共发掘墓葬849座,铭砖300余块。古代“漏泽园”的管理除了朝廷建制出资以外,还离不开寺院僧众的支持,其墓园瘗埋活动、维护管理,僧众发挥着突出的作用,为古代社会慈善事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猜你喜欢
滑县朝廷墓地
滑县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续写千年大运河的滑县新篇章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最大坟场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