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性”谈高考备考思想行为

2018-07-12 02:39钱桂荣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四性联姻学科知识

钱桂荣

(辽宁盘锦市高级中学 124010)

高考备考是一个近三年时间所完成的系统工程.它起始于高一的第一节新课,终止于高三综合复习后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讲评.期间工程重点所在是知识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即文题的“四性”.下面就四性一一对应地谈谈备考思想行为.

一、基础性

三维正交复习方法图示基础性是指将学过的知识点达到牢牢的记住、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心理水平.若没有达到这个水平,必须采取补救行为,在即时教学后的延时教学中解决.如采取补课、辅导、作业练习等教学手段,做到知识点点过关.这种做法我们把它叫做点思想点行为.对教材进行扫描透视,应如图所示:oy轴是纵向递进有序发展的单元知识体系,由o1y1到onyn构成学科知识的整体.各个单元中的知识点的整体.各个单元中的知识点由1到n的有序递进发展排列,且第一节课的知识点是第二节课知识的基础,同理n-1节课是单元知识终结课n的基础,由此说来,新课教学时必须做到节节清账,不欠账.否则,有如砌墙,若有一行砖不牢固,你偏要硬着头皮往下砌下去,结果只能是倒塌.所以教学时要有夯实前点发展后点的思想行为,高考要考察学生学科知识的基础性,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以一本资料为主,注意各科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在“实”中求活,在“实”中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重视学法指导,重在夯实基础.我们要用电思想点行为的效应迎接考察.

二、综合性

高考要考察和评价用学过的只是综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实际问题时不可能是一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多个知识点元参与的只是群体.无论是从学而至用还是从高考备考的哪个角度讲,知识的综合是必须所需.

如图所示在某个单元的某个知识点势必与其它单元的某些知识点有联姻关系,我们吧这些有联姻关系的点连成一条线,叫做横向联姻知识线.挖掘教材,可画出若干条与ox轴平行的线;这些横线中的某一条线中的某一知识点还会有与其它横线上的某个知识点有联姻交汇,再把这些有联姻交汇的点连成一条纵线,把它叫做纵向联姻知识线.挖掘教材后可以画出若干条与oy轴平行的线;这些线纵横交汇就形成了学科知识平面网,网是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表征.这就是有点思想发展再到面思想下的综合行为.综合就是织网,是瞻前顾后横纵交融再确认教材的行为.若基础不过硬,织成的网不是缺陷就是断线,是一张有洞的网,用时会把高考试题这条鱼跑掉.

各学科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构建学科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知识网络.要着重抓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抓综合学科考试方法,技巧的培养与提高,复习是以专题讲座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高,重在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

三、应用性

应用性是指将学过的知识用于解决社会的生活、生产、科技及文化的实际问题,即如图所示,oz轴与平面知识网正交,用平面知识网中的知识解决oz轴上的问题,应用时应具备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及根据原理做实验的能力.

高考试题中的实际问题是从社会中选择教材,不与教材中任何材料重复,高考命题只有思想,没有规律,因此不要猜题和搞什么所谓的预测,只有多训多练多讲评才是硬道理.也就是说一木为木,二木为林,三木为森.训练过程中要积累良好的阶梯思想方法,将其堆放与=于记忆仓库之中,备高考答题时再现.

在高考复习中,对于试题,最重要的是去研究、去体会,做多少题、做多少次并不是重点,体会解题思路更重要.比如历年真题,并不是做一遍就可以它放一边了,一定要反复看.看得多了,就会发现知识点会以什么角度命题,哪些是陷阱,哪些是难点等等.现在,就可以有意识地开始总结,对高考题的命题思路、解题方法等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

四、创新性

创新是为经济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而提出的一种教育理念.对于高考命题和中学物理教学各自有不同创新行为.

1.高考命题创新

高考命题不断改革,试题也在不断的创新.试题创新主要体现在考察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看其是否能够自觉运用批判性和创新性思维方法.试题通过增强情境的探究性和设问的开放性,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对同一问题或现象得出不同的结论,使学生能够从标准答案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发展个性,增强创新意识.如卷面结构的调整、试题结构的变化、实际问题材料的选择、实验题不是机械重复原教材的原实验等等.

2.教学创新

教学创新主要是指培养学生有创新意识,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形成学生有创新的欲望且有创新的行为.如对教材中学生实验,学生能自己另设一种或几种其它方案,探究性地学习.再如解体时所用的物理思想及方法自己可别具一格……

从命题的角度而言,虽然提倡创新,但它不是考察重点,只是在命题时体现创新的韵味而已,如实验不机械重复原教材原实验,近几年的实验题好像一道大的综合能力测试题(全国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在命题时并没有应创新对试题有过多的调整.既然如此,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从应试的角度而言不要避重就轻,经历一定要放在学科思想方法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综上所述,深刻理解考纲,加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教学,才是有的放矢且有效的备考行为.

猜你喜欢
四性联姻学科知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非遗,与互联网“联姻”
珍菌堂联姻富迪
人大工作要体现“四性”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一种民机四性指标论证辅助系统设计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当文化联姻标准
新材料作文有效教学应把握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