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画图策略 丰富模型认知

2018-07-12 08:26陈慧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模型认知画图策略人教版

摘 要:画图是探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教师应该鼓励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画图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人教版”;小学数学;画图策略;模型认知

作者简介:陈慧,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风景区华侨城小学教师。(湖北 武汉 430014)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2-0060-0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小学一年级上册第 98 页例6。

教材分析:“20以内的进位加法”包含口算方法和解决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解决问题有2个例题:例5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例6是一道“求原数”逆向加法问题,情境复杂抽象,加法模型隱蔽,仅仅靠前面数数或是阅读的信息摘录方式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笔者对本册解决问题进行了梳理比较。一年级上册一共出现了6次解决问题,每一次的编排体现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通过比较发现,在第6单元解决“排队问题”时,学生已经尝试过用数数、画图、推理等策略解决问题,于是在本课中,教材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再次体会画图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重要策略。

为了更好地了解教材对解决问题策略的编排,笔者对一年级下册和二年级上册进行研究,发现教材对作图策略的编排并不停留在对前面已知方法的重复,图示模型发生了变化:符号的摆放位置从一排丰富到了上下两排,渗透了一端对齐、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为学生后续学习“比多少”“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做好方法铺垫和作图知识的储备。

教学目标:

1. 学生通过“画一画、指一指”等活动,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结合情景理解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计算。

2. 学会独立思考,体会到画图是分析问题的重要策略。

3. 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

教学重点:借助画图策略,进一步体会加法含义,理解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计算。

教学难点:在不同的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加法意义的体会。

教学准备:课件、糖盒及糖果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引出新知

师:(出示糖果盒)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糖果盒,里面有一些糖,现在我从盒子里面拿出3颗糖,(边说边从盒子里拿出3颗糖)同学们猜一猜盒子里面原来有多少颗糖果?

生:(多名学生猜)4颗,8颗,7颗……

师:看来同学们都认为盒子里原来的糖比拿走的3颗要多,同意吗?

生:同意!

师:那你们能确定盒子里原来有多少颗糖吗?

(学生出现分歧,部分学生认为可以,部分学生认为不行)

师:谁来讲讲道理?

生:我认为不能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几颗糖,因为我们不知道盒子里还剩几颗糖。(这个学生的发言得到大家的认同)

师:看来我们要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几颗糖,不光要知道拿走了几颗糖,还要知道盒子里原来有多少颗糖。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像这样求原来有多少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思考:通过“猜一猜”的游戏,把“原来”“拿走”“剩下”,这样的静态文字用动态活动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并初步感知三者之间是有一定关联的。】

二、画图策略,探究新知

1. 知道了什么(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1)

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叔叔领走了7个口哨,还剩5个,原来有几个口哨?

师:你能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这两条数学信息吗?“领走了7个口哨”怎样表示?“还剩下5个”又怎样表示?

(学生独立尝试用画图的方式表示数学信息后,全班交流)

生1:我用左边的7个三角形表示拿走的7个口哨,右边的5个三角形表示剩下的5个口哨。

生2:我用五角星表示口哨,左边7个是拿走的,右边5个是剩下的。

生3:我用圆圈表示口哨的(边指边说),7个是拿走的,5个是剩下的。

【思考: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作图经验为新知识的学习服务,抽象的语言信息(“拿走”和“剩下”两部分)变成了各种直观的图形符号,在动手操作和语言交流中,他们借助几何直观充分理解了题意,明确了拿走的部分和剩下的部分。】

师:同学们画得真好,把拿走和剩下的两部分口哨表示得清清楚楚。我们数学书上的小朋友也画了一幅图。仔细观察:他的图和你们画的有什么不同吗?(见图2)

生1:他是分上下两排画的,我是分左右画的。

生2:他画得很整齐,一个对着一个,在前面我们学习比多少时,数学书上的图就是这样画的。

生3:他的图看起来很清楚,我只要数出上面7个,一眼就知道下面是5个。

师:我们以后在画图时也可以试一试他的方法,让我们的图变得更整齐、更清楚。

【思考:画图策略作为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本套教材贯彻始终,从一开始的情境图到半抽象的符号图再到完全抽象的线段图,学生的识图和作图能力,正是通过在不同年段逐步对学生点滴渗透,慢慢形成和提高的。让学生感知画图中一端对齐,一一对应思想,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做好数学活动经验的累积和铺垫。】

2. 怎样解答

师:原来有多少个口哨呢?能在图中找出来吗?指给同桌的小朋友看一看。

生:(同桌交流后,全班交流)

师:(指着黑板上的图)谁能上台来指一指哪些是原来的口哨?

生1:(左右手分别指着图示的左右两端)它们都是原来的。

生2:(用手指做出将图示中两部分合拢的手势)它们合起来,就是原来的。

生3::还可以用我们前面学过大括号把它们合起来。

师:你真聪明!请你在图上画一画。

(生3在图示中画出大括号,将拿走的和剩下的两部分合起来)

师:怎样列式计算出原来的口哨呢?

生:7+5=12(个)

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生:因为要把拿走的口哨和剩下的口哨合起来,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师:你们能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字代表的含义吗?

生:7表示拿走的7個口哨,5表示剩下的5个口哨,12表示原来有12个口哨。

【思考:手势动作是一种重要的肢体语言,它可以辅助口语意义的表达,对于儿童而言,更容易表象新知。形象的动作还唤起了学生对旧知大括号的记忆,在图示上加上大括号,熟悉的加法模型再一次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加法意义的体会就在孩子“指一指”“画一画”的操作活动中不知不解中慢慢深化了,帮助孩子轻松突破教学难点。】

3. 解答正确吗

师:我们的解答正确吗?怎样检查呢?

生1:我是用数数的办法来检查的。(指着图示,点数总数)1、2、3……12,所以12是正确的。

生2:我是用剩下的5个加拿走的7个,5+7=12,所以12是对的。

生3:我是用减法检查的,用原来的12个减去拿走的7个,还剩5个,所以12是正确的。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检查的好方法。希望大家以后都能养成检查反思的好习惯。

【思考:解决问题的最后一步是回顾与反思(“解答正确吗”),鼓励学生采用各种方法检查答案是否正确,培养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体会画图策略的重要性。】

三、练习巩固,运用新知

1. 基础练习,见图3

师:这两题大家为什么都要用加法计算?

生:要算一共有多少人,就要把游乐场里面玩碰碰车的小朋友和外面等着的小朋友合起来,7+6=13(人)。

生:把两个小朋友剪的窗花合起来就是他们一共剪了多少个窗花。8+8=16(个)。

2. 拔高练习(课件出示情境图,见图4)

师: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生1:我从图上看到了小猴摘下了4个桃,树上还剩7个桃。

生2:我提的问题是:树上原来有多少个桃?列算式是:4+7=11(个)

师:同学们学会了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它,真棒!

3. 游戏活动(拿出开课时的糖果盒)

师: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这个糖果盒吗?课前老师拿出去了3颗,现在我请一个小朋友来数一数盒子里还剩几颗?

生:(指名学生上台数出盒子里剩下的糖果颗数)盒子里还剩8颗。

师:你们能算出盒子里原来有多少颗糖了吗?怎样计算的?

生:8+3=11(颗)

【思考:基础练习,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情境来丰富学生对加法意义的体会;拔高练习,放手让学生自主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游戏活动,解决课前的疑惑,再一次让孩子在现实情境中体会加法的含义。】

四、小结收获,总结新知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以后遇到困难时,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让问题变简单。

生2:我学会了画图时用圆圈、三角形或者小棒来代替口哨这些复杂的东西,这样很方便。

生3:我知道画图时上下对齐了画,就像书上那个小朋友一样画,图看起来更清楚。

师:在以后的生活中,小朋友们还会遇到一些稍复杂的问题,希望大家用心思考,遇到困难时,别忘了画图这个好方法!

【思考:画图是探讨、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有效方法和策略,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除了在课堂上,更要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画图等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帮助学生养成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猜你喜欢
模型认知画图策略人教版
人教版11.1功-教学设计
化学教学中引领学生模型认知的思考与探索
电解水微观过程示意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模型认知”素养的妙用
化学核心素养之“模型认知”能力的测评研究
江苏省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
“半成品”式的辅助学习要得吗
建构画图策略 提升数学思维
人教版必修四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
人教版选修八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