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2018-07-12 08:26曹红军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转化成因学困生

摘 要:当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小学数学学困生已成为学校的一个弱势群体,值得数学教师重点关注。鉴于新课改的要求,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分析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转化,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

作者简介:曹红军,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双柳街陈路小学教师。(湖北 武汉 430000)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8)12-0133-02

隨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数量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如果不设法转化学困生,那么数学课程的基础性、工具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就无法体现。此外,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也必须对每个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因而有必要找出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当前,对于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研究不在少数,笔者的研究并非先例,但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教师、不同家长、不同学生的重视程度不一样。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应该弄清学困生的概念、成因,才能对症下药,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转化小学数学学困生。

笔者认为,学困生简而言之就是学习困难的学生,教育界对此的概念众说分纭,不同立场、不同角度,也就有不同的概念。例如,有的概念重内部原因,将学困生分为学习障碍儿童、发展落后儿童、智力发展落后儿童、情绪困扰儿童;有的概念重行为结果,将学困生分为学业不良学生、差生(学习成绩差、学习能力差、成绩品行差);等等。本文研究的是在小学数学中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一、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新课改强调,小学数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在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提高和发展。

从中不难看出,小学数学具有生活化、灵活化的特点,而且基础性较强,对学生也有一定的要求。随着年级的不断升高,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久而久之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甚至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最终成为数学学困生大军中的一员。特别是在偏远和落后地区学困生比较明显,因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因素的限制,与发达地区的教学差距逐渐拉大,导致学困生数量逐渐增多。笔者通过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广泛调研、查阅各种文献,发现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类:

1. 学习目的不明确。这种原因在低年级和高年级都有,小学时期是儿童长身体、学知识的阶段,也是义务教育的起始阶段。低年级的小学生刚经历幼儿园的学习阶段,还保持一颗爱玩儿的心,在生活、学习方面不太适应如此有规律的训练,必须有一个适应期。到了高年级,部分学生由于升入重点初中无望,准备到职业学校或普通初中学习,认为学好数学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常常把数学学习当做一种巨大的负担。因此,这部分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讲,甚至干扰其他学生学习。课后不好好预习、复习,做作业时敷衍了事。

2. 缺乏自信心。由于学困生长期被教师、同学遗忘,都有很强的自卑心理,总认为自己太笨、学不好数学,对数学教师缺乏信任,或者怀有敬而远之 、敬而怕之的心理,也很少向教师请教。再加上平时积累的失败心理,使学困生常感到数学既无聊又枯燥,情绪非常低落、沉闷,心理上敏感、脆弱,以至于对学好数学缺乏自信心,于是偶尔出现一些极端的行为以引起他人注意。

3. 学习方法不当。一般情况下,学困生没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总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习数学只重视结论,对数学原理的推理过程或应用环境没有认真把握,习惯于生搬硬套,容易形成强烈的思维定势,有疑问也不及时弄清楚,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升。此外,还呈现出反应慢、表达能力差、思考问题表面化的特点,特别是遇到实际问题时常常不知所措,不能做到活学活用。还有一点就是依赖心理强,上课靠老师,课后靠同学,把数学学习寄托在他人身上,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缺乏创新和变通能力,影响了学习效果。

诚然,造成小学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很多,除了上述内部因素之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其一,家庭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虽不像学校那样系统、有规划,但对小学生来说却有极为明显的教育和影响作用。父母文化程度、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氛围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其二,学校教育失误。有的学校受教学质量指挥棒的影响,采取留级或是迫使学困生转学的方式,放弃了对学生的转化工作。有的学校为了评优,给小学生高强度的学习,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等等。

二、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在分析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的基础上,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归纳了以下转化策略:

1. 树立学习信心。这是转化学困生的关键环节。对学困生的首要任务是消除自卑,建立自信。小学数学教师要尊重学困生,让他们坚信自己也能学好数学。每个学困生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卑心理,教师首先应常鼓励学困生,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其次,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用“放大镜”寻找他们的优点,如乐于助人、书写工整等,哪怕是点滴的进步,也要把握机会及时表扬。

2. 激发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①在课堂上,多关注学困生,多提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让学困生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他们觉得学习是一件很容易、很轻松的事情,逐渐消除恐惧感;②对学困生多给予爱心和耐心,尊重他们,平时以鼓励为主,减少负面评价;③让学困生参与数学试题的编写,帮助他们消除对考试的神秘感及引起的焦虑感,调动学困生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把握教学节奏。众所周知,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数学教师应深入研究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做到因材施教,特别是课堂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共性,又要兼顾学生的差异。学困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持续听课的时间也很短,因而教师应该尽量在前半节课讲授重点内容,把不太重要的内容放在后半节课。这就需要教师备好课、备学生,上课时才能言简意赅,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尽可能将重难点讲慢些,让学困生跟上教学节奏,选择的例子力求通俗易懂,让学困生减轻心理压力,更集中注意力听课,提高课堂效率。

4. 教会学困生学会学习。学困生认为数学既抽象又枯燥,往往花了很多时间却收效甚微,如此容易丧失学好数学的信心,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方法不得当。因此,数学教师要帮助学困生弄清数学的思维规律和知识结构,或者邀请优秀学生介绍学习方法,然后让学困生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由教师提出改进措施,并进行个别辅导,让学困生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数学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之一,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无论是数字记忆还是公式演算,都需要经历重复记、反复练的过程,容易使小学生对数学产生抵触情绪。从笔者的观察来看,对于某些群体而言,已经形成抵触数学——不认真思考、学习——成绩不理想的恶性循环,数学教师应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来提升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特别是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这也是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文霞.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型的战略分析[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4,(6).

[2] 刘晓阳.让数学在学困生眼里变得多姿多彩——试论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问题[J].新课程研究(下旬),2014,(9).

[3] 徐娟.迟开的话儿也鲜艳——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28).

[4] 王朝,王春霞.小学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新课程研究(上旬),2011,(4).

[5] 杨莉亚.沟通心灵,激发兴趣: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J].成才之路,2013,(36).

责任编辑 易继斌

猜你喜欢
转化成因学困生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浅谈学困生的转化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