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

2018-07-13 01:12龚玉洁
高教学刊 2018年21期
关键词:实效性策略

龚玉洁

摘 要: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是学前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核心课程,但课程存在着目标与内容滞后于当前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教学过程实践性不足等问题。文章通过原因分析,提出找出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了解幼儿园美术教学实际及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美术教育改革发展要求,调整充实美术教学法课程内容、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环节、在亲身教学实践中体验与提高、优化美术教学法学习评价,从而提高学前专业美术教学法的实效性。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实效性;“鹰架”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8)21-0107-03

Abstract: The teaching method of painting is a compulsory course for preschool majors. However, the curriculum exists some problems, for example, its goal and content cannot satisfy the requirement of current preschool education development and it lacks practical teaching process. According to the reason analysis, this thesis proposes that teachers should find ou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area of the students firstly. Then based on the actual needs of kindergarten art teaching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 the current art education, teachers ought to adjust and enrich the teaching content, increase the practice opportunities in teaching process, optimize the study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art teaching, in this way,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course and teaching method of painting can be improved.

Keywords: preschool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 of painting; effectiveness; "Instructional Scaffolding" strategy

一、問题的提出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是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内容之一,是学前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念,具备从事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但目前学前专业学生依然不能通过课程学习完全掌握幼儿园美术教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开展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时对美术教学法运用仍然非常陌生。研究者发现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课程目标与内容滞后于幼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当前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的课程目标和内容过于理论化,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第二,教学过程与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实践脱轨。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需要了解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掌握幼儿听得懂的美术教学语言,但学生人数众多,无法充分开展美术教学实践,导致学生所学内容难以转换为真正的教学能力,使美术教学法课程缺乏实效性。第三,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的学习缺乏兴趣。学生与幼儿接触较少,难以产生热爱之情,对幼儿美术作品缺乏探究兴趣,认为会画画就能上美术课,因此把更多精力放在美术专业技能上而非美术教育教学技能上。

针对以上问题,研究者认为应在职前教育阶段,提高学生进行幼儿美术教育教学的专业能力,进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提升的策略研究。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的策略

(一)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中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的重构

《指南》指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的课程目标应针对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进行设置,这是培养合格的幼儿美术教学人才的前提,也是提高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例如,江苏武进遥观中心幼儿园进行了“开发创意美术,创建美术特色教育的行动研究”,旨在寻求充分激发幼儿审美情趣和创作快乐的途径和方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因此,研究者认为美术教学法课程目标可以被调整充实为培养审美情感,体验美术快乐。同时增设提升审美素养的课程,培养学生具备对美的感受和欣赏能力,以及对审美文化的鉴别创造能力,使学生在未来的幼儿美术教育中,帮助幼儿形成正确、良好的审美情感;其次学生的美术技能着重体现创意性,注重美术材料的灵活运用,而非单纯地强调美术技能和僵化的模仿;此外还要让学生学会启发幼儿审美想象的方法,增加符合幼儿美术教学实际的课程内容,如幼儿园环境创设、幼儿园LOGO、宣传版面设计、创新幼儿舞台美术、废旧物品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的创新与利用、幼儿园美术区角设置等等。

(二)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堂活动实施的“鹰架”支持

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实效性,最终要在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中得到体现。研究者认为,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可通过“鹰架”支持提升美术教学法课堂的实效性。“鹰架”理论源于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人类高层次的心理活动在社会互动过程,起初是由透过他人的调整,即社会协商,而渐渐内化为自我调整的过程。当学习者的语言、社会文化技巧、认知技巧和情绪的发展,经由教学引导达到最近发展区的目标时,教师的支持性协助将逐渐减少直到完全撤离。再次引导过程中,教师所采取的支持性协助即为鹰架策略。[1]可见,鹰架理论认为,教育者应衡量学生的发展需求,提供适当的协助但不超过所需,这样的“鹰架”能促进学生的学习。那么如何为学生搭起学习鹰架呢?首先评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评估学生在教师协助之下的表现和自己做的表现之间的差异。其次,了解学生的成熟度、起点行为、先备知能之后,根据教学目标,安排适当、可行、有用、有趣、多元的教学内容与活动,协助学生获得最佳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构建起学生锻炼的“鹰架”,让学生及时进入幼儿美术教学实践环节,是保证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的重要原则。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摒弃“填鸭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以引导者的身份去感受、体验学生的思想认知,抓住教育契机;注重教学互动,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让学生、教师和整个课堂活动成为一个整体;[2]另外要增加学生们的实践环节,加大实训课程的份量。可以通过多种活动,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加深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锻炼其实际组织能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美术教学法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具体来说,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堂活动实施的“鹰架”策略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 设计活动方案。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活动方案分为美术教学活动方案和美术主题活动方案设计,是学生应掌握的重要职业技能。学生掌握美术活动方案设计可以从 “抄、练、改”三个层面进行,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互动学习。“抄”即是参考优秀教师的美术活动设计并详细抄写下来;“练”即是根据优秀方案进行模拟教学;“改”是指模拟教学后师生共同评价分析,再次进行美术教学方案的修改设计。

2. 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可以是课堂上的美术教学片断模拟,或运用幼教模拟室进行完整教学过程的模拟。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美术教学片段的模拟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美术教学法实际运用能力。 例如围绕幼儿园中班美术活动“我的妈妈”,把导入环节的几种方式“谈话法”、“故事法”“观察法”“表演法”“欣赏法”等写在纸条上,然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出一人模拟老师,其他人模拟幼儿,按照抽到的题目组织美术教学导入环节模拟教学,最后进行讲评。还可以使用幼教模拟室进行幼儿园完整教学过程的模拟,根据课程拟定讲课题目,提前让大家备好课,确定好模拟教学人员。学生进行模拟教学后,大家交流各自的听课感受,讨论发现的问题,分析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脉络,解剖每一环节中的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质疑、并讨论解决方案。模拟幼儿园美术课堂教学是以教学内容与环境为展示的载体,不脱离教学环节,达到一定教学效果,让学生展示出成为一名合格美术教师的潜力。通过模拟美术课堂教学的锻炼,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

3. 观摩点评。观摩点评主要包括组织学生观摩名教师的视频并记录,进行分析评点,以及组织学生观摩模拟教学后的点评。在课堂教学中,观摩名教师的上课并点评是学生学习美术教学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次是学生观摩模拟现场教学活动后点评。学习步骤包括观看记录、发表看法、问题解析。学生边看教学视频边把观看教学活动的感受、活动的优点、不足与建议等,用简短的文字写在纸条上。等教学视频看完之后,要求学进行归类整理,选取关键问题,分组进行互动式研讨,最后由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点评。观摩点评旨在促进学生把握幼儿园美术教学特点,认真思考幼儿美术教学,注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关注教学中的细节,达到提高幼儿美术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三)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中学生实践环节的提升锻炼

教师职业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这使得实践性与教师教育课程之间具有了胎生关系。教师教育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准教师深入理解、掌握相关的教育理论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教学教法知识等专业理论知识,并在实践中予以领会、运用,从而实现教育教学能力的获取与提升。[3]学前专业美术教育的价值,最终要在幼儿园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实效性最终也要在幼儿园得到检验,实践课程在美术教学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让学生们走进教学一线,在亲身教学的实践中获得体验与提高,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具体来说,在美术教学法的实践环节中,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1. 完整开展一个美术教学活动。每个学生在家附近的幼儿园完整地开展一个美术教学活动,并邀请所在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业务园长听课,并在课后进行点评。学生互相拍下教学录像,以便回到学校后进行展示和评析。学生在实践教学中不仅锤炼了美术教学技能,还能促进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促进教学反思能力的发展,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的形成。

2. 设计一个美术区活动。美工区的创设需要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创设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绘画、操作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是幼儿园教师需要掌握的美术教育教学重要技能之一。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美工区活动时,主要引导学生关注幼儿的需要和兴趣,提供哪些材料、如何分层次提供材料、如何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适时适当地鼓励支持幼儿活动。

3. 设计布置班级主题墙。幼儿园主题墙包含重要的美术元素,同时又是幼儿园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幼儿与环境、幼儿与幼儿、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家长之间交流的中介和桥梁,呈现幼儿的学习、再现教师的教学,能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学习过程和在整体中的发展水平。学生参与主题墙创设,经历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过程,不仅追求美观,而且要听取幼儿的想法和需要,如实物的搜集、照片的布置等,让幼儿亲手所为才能成为主题墙的主人。学生学习设计班级主题墙,发现自己掌握美术技能是其次,关键要会教幼儿如何表现与创造,与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课程目标相吻合。

此外,还应增加学生有关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经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指出,作为履行幼儿园教育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幼儿园教师应以能力为重,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坚持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不断提高专业能力。[4]“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真正信奉的,并在其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的認识。”[5]教师为学生架构学习实践性知识的鹰架,可以大大提高美术教学法课程的实效性。

学生应带着学习任务进入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现场接触幼儿,亲身感知美术在幼儿园的实际运用情况。例如,科学投放各类美术材料、美术创意与幼儿知识经验相容、以幼儿为本巧妙布置幼儿园环境、解读儿童美术作品、科学设置美工区等,学生增加对美术教学法课程的感性认识,明确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关键能力,强化学生的学习目标意识。

(四)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中教育评价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评价主要以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为目的,重视评价等鉴定的功能。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个人的才能被赋予更大的价值,评价不应只是发挥鉴别和选拔功能,而是为教育而评价,强调评价的目的在于诊断和改进当前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促进教育活动的参与者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6]现代职业教育评价观认为,职业教育的评价应由功利性向人本性转变,从结果性评价向过程性评价转变,从同一性评价向特质性评价转变,从终结性评价向发展性评价转变。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使评价本身成为学习者学习、诊断、改进和逐步完善的过程,因此,要转变传统的学前专业美术教学法评价方式,以有利于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扬长避短。

首先,在评价内容上,美术教学法的评价无法像测量跳远的距离那样规定一个精确的标准,它既有科学性、知识性的一面,更有艺术性、表现性的一面,[6]因此,在评价时,应根据学生将来从事幼儿园美术教育教学的可能与需要,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美术教学理论知识考核外,还应该包括学生美术教学实践水平测试。美术教学实践水平是学生指在教学实践中表现的学习习惯、思想品质、沟通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表现,教学实践水平的测试不仅能让教师看到学生各有所长,而且能较大限度增强学生的学习目的性,达到真正提高美术教学法课程实效性的目的。

其次,评价主体多元化。除包括教师评价外,学生自己、学生同伴等也以进行评价,通过教师测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以及来自幼儿园的评价等多个评价主体体现学生的美术教学法实际水平。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发展的、动态的,通过评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自评主要锻炼学生对自己学习情况和成果的认识;学生互评则是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看问题,在评价同伴的同时,自己也加深认识,甚至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来自幼儿园的评价完全是从职场角度看该学生是否符合职业要求,与学校的师生评价角度不尽相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既看学生学校表现,也看其在幼儿园工作的表现,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详实。

最后,建立合理的评价方式。由于教育活动极其复杂,使得任何一种教育评价方法都不可能是万能的。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自己的特点、长处和缺陷,都有特点的适用范围和界限,因此,在评价方式上,可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模式,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如质化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使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公正。就学前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评价方式而言,可具体分为书面考试、教学实践测试、美术教学活动的观察评价等,渗透于平时课堂、课后作业、教学实践等学生学习过程中,使评价充分发挥导向作用。

总之,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法课程要培养出合格的幼儿园美术教师,应以幼儿园美术教学实际需要为导向,根据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观念,在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上积极探索,让学生的知识获得、能力发展、个性释放在教学中协调整合,不断丰富和调整美术教学法的内容,及时改进方法,为培养优秀的幼儿园美术教师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张雪.鹰架策略之故事结构教学对学习困难儿童口语叙事能力之干预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4.

[2]阮素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效教学的研究与实践[J].儿童发展研究,2014(1).

[3]刘天娥.高校本科学前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5.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EB/OL].[2011-12-12].http://old.moe.gov.cn.

[5]陳向明.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4-112.

[6]彭俊英.幼儿美术创作发展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3.

猜你喜欢
实效性策略
篮球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的实效性探究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