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业实践的苏北城市绿地乡土景观营造

2018-07-13 01:19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24000
大众文艺 2018年19期
关键词:城市绿地乡土景观

(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224000)

一、隐藏在城市中的农业景观

城市农业是指将大规模的乡村农业模式分散于城郊各个角落,利用土地与人、土地与建筑、土地与水体的关系,用现代农业的方式种养各种农产品,并让市民参与进来的一种农业文明的新风。简单来说,也就是在城市里种地,城市中的乡土景观营造,利用农业元素,将城市和乡村紧密联系在一起。提供一处能够体会农业生产意义的空间。

苏北属长三角地区,临近黄海,雨水丰富,有大量的农耕用地。但近几年来,城市经济发展需要,港口的开发,沿海滩涂湿地的退化,空气质量也有所下降。基于此,在城市中发展农业景观,可以让城市居民接触到作物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同时,也成为人们户外休闲娱乐集中的绿色场所,场所内可以一定区域种植绿色蔬果或其他农业植物,这些随处可见的农业景观能够使人们参与到社会自然活动中,体验大地与农民的精神,培养人们可持续的观念,了解人与自然的重要关系。

二、发展城市农业景观的利好条件

伴随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自身健康及精神追求的期待越来越高。不仅要吃的绿色、健康、个性,更要享受饮食的环境、过程及体验、能够感受到乡俗风情。将农业区延伸到城郊及社区内,利用先天优势,发展城市景观,是一个较为不错的选择。

首先,为了满足中高端客户群体的需要,生产优质、安全、绿色、鲜活的农产品,都市有机菜园生产基地为城市提供了自产自销的良好渠道。

其次,生态的农业景观体验,成为城市中一处别具特色的乡土体验。原本位于农村或郊外的稻田、麦浪成为城市中美丽的一道风景,公园中的湿地景观展现了独特的地域特色。这些原生态的田园景色、原汁原味的乡土风情,也成为都市人们“乡愁”的一丝寄托。

最后,互联网时代促进了农业发展的新业态。将农业与企业相结合,提升农业的增值空间,利用一些副产品进行产业融合,实现深度加工。

三、农业实践中乡土景观的更新与发展

(一)优化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

乡土景观的持续发展需要一定的产业作为支撑,特定的产业结构也相应的促进了对应的景观形成。我们需要充分的分析和挖掘地区的地域特色和优势资源,规划和发展与当地最契合的产业。因此,探索乡土景观的更新方式的前提,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优化发展产业结构。

城市景观实践乡土情怀,将农业景观引进城市,首先需要调整农田布局。伴随生产技术与设备的完善,集约化农业生产方式的推进,为了适应新的现代化生产模式,对传统的农田规模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从规模化的转向利用废弃地或建筑界面或室内等空间。其次需要优化农产品结构。合理配置农林牧副渔业的比例分配及种植业季度分配,综合考虑农业生产季度性的变化,使得农业景观在不同的季节均趋于协调美观。

(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首先,改善居住条件,尤其是城市中的老城区部分,大拆大建是不可取的,居民长期生活的场所所遗留下来的痕迹都蕴含着地方文化、岁月印记。需要在保留这些有纪念价值的城市肌理的基础上,对生活环境进行改造与完善,美化城市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其次,完善城郊结合区域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城市中心相比,城郊区域的基础设施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修建道路,增加医疗、教育、商店、住宿、餐饮等设施,才能保证城市与乡村自然的连接,也有助于乡土景观的完整连续。

最后,在城市中,利用新的形式去展现乡土材料,赋予一个新的空间特殊的符号,形成具有乡土韵味的环境。

四、乡土景观中的农业元素

农田,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现代农业景观元素,可以利用分区域种植或者分色彩片区种植的形式,选择一些适应当地土壤的农作物。形成具有观赏价值及经济价值的农田自然景观。比如种植油麦菜、向日葵、玉米、南瓜、野菊花等。

农田的规模可大可小,可以选择一块平地,也可以位于某个住宅或高楼的屋顶。其优势是从横向及纵向上更加充分的利用空间,突破了地区及位置的限制,集约式的种植方式,吸引更多的人们参与进来,也利用微气候改善了环境,有效的缓解了城市中的“热岛效应”。例如,根据植物学家的科学实验分析,红薯阔叶大,红薯本身还有一定的蒸腾作用,可以形成天然的降温效果。若在屋面种植有类似功能的植物,不仅能够提供附近人们的生活需要,还能有效的降低室内的环境温度。

林地,是指集中在一个片区、大面积种植苗木、树木的植物群体。在苏北的盐城,就有一个国家4A级的生态林园——黄海森林公园,这里负氧离子充足,景色宜人,是一个度闲的好去处。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面积不断的往周边扩张,也可以适当的选择一些土地,用来作为林业用地开发,缓解城市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

科技农业或果园,发展科技农业,建设社区生态园,选择一些闲置或废弃的空间重新进行开发利用,为人们提供一个兼顾展览与旅游一体的绿色农作物生产基地,不仅有一定的科普价值,展示无土、立体、水培栽植技术,同时也可以定期举办一些文化活动,丰富市民的日常活动,增加市民相互交流的空间。

比如,在室内空间中,利用一些先进设备,模拟自然环境,将种植环境、温度、湿度等控制在最为科学的范围内,种植一些有机蔬菜、水果等。让人们在工作、学习、疗养之余,享受室内田园乐趣,调节人们的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很大的改善。

湖塘,城市绿地的持续开发离不开水体、溪流。在沿海地区,溪流的景观环境主要可以靠湿地、水生、沼生植物等,利用不同的植物造景形式,营造乡土植物景观,比如种植一些睡莲、荷花、菱角等,养殖一些小鱼、小虾等生物,本着低成本的原则,尽可能的形成一个和谐、多元的自然生态圈。

五、农业景观对城市绿地规划的意义

(一)保持乡土地域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有的城市风貌,城市特色可以通过一个街区街巷的肌理、建筑立面特色等呈现出独有的气质形象,也可以通过一些乡土特色的植物,营造出符合气候环境的景观,并把所在区域的人文、历史、生态在景观设计中有所体现。而农业景观是最直接、最经济的方式,能够最直接的拉近人们与环境的距离,不同的土壤适宜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在特定的地区种植人们熟悉的植物,增强人们的地域认同感。

(二)以人为本的设计

绿地景观是一个动态、生长、变化的容器,农业景观是最具“原生态” 的景观营造方式,相对于人工化的自然,农田、林地、农作物等可能出于人们生活所需,更能为人所用。基于农业实践的城市绿地生态性景观设计,不仅仅是止于理论研究层面,更是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出发,真正从当地人的角度考虑,让人们成为空间的主人或是参与者,保持城市绿地空间的活态化,而不只是像雕塑一样静态呈现的作品只能欣赏,不可触摸,真正实现人与环境的相互塑造。

(三)实现情感的共鸣

城市化进程愈来愈严重,旧城改造,拆旧建新,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深切的体会着城市的变迁,很多记忆中的景观都已不复存在,那些带有记忆的乡土元素,愈发显的珍贵。而原有建筑肌理的再现,还需要与当下现代环境相融合,受规划、经费、开发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稍显困难。城市绿地的乡土景观营造,则能够克服一些不利因素,营造实实在在被感知的自然景观环境,农业景观的呈现也更能触动心灵的情感交流。

六、结语

农业景观拥有独具特色的生活气息与地域田园文化,备受城市居民的青睐。在农业景观中,城市绿地不仅成为观光美化、可持续生态的功能,还能够成为经济生产的主体,是承载地域特色的有效载体。因此,农业景观在城市绿地生态性发展设计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猜你喜欢
城市绿地乡土景观
虚拟公共空间中的乡土公共性重建
基于长时序Landsat数据的城市绿地定量遥感监测研究
景观别墅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基于LID的不同类型城市绿地特征分析及措施设计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阅读《乡土中国》的价值
乡土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景观平面图》